首页 理论教育 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行为:应给予关爱和陪伴

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行为:应给予关爱和陪伴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解是治疗心情的最好疗药”。宁宁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很安静,学习也很优秀,可是最近宁宁的举动让爸爸妈妈非常担心。第二天,妈妈照常忙她的事情,仍旧让宁宁在一旁自己玩。医生说宁宁的眼睛没有问题。妈妈认为宁宁是在撒谎,把宁宁骂了一顿。可见,这时的妈妈应该理解孩子的行为,并抽时间多陪陪孩子。父母必须理解孩子的心理。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心情和感受,从而造成孩子的反常举动。

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行为:应给予关爱和陪伴

“理解是治疗心情的最好疗药”。特别是那些现在还没有判断能力的孩子,特别需要家长的注意。如果孩子的心情得不到理解,就很容易走弯路。

宁宁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很安静,学习也很优秀,可是最近宁宁的举动让爸爸妈妈非常担心。

有一次,爸爸与同事有事只能通过电话联系,并且通了很长时间的电话。宁宁在一旁,刚开始是大声地说话,后来就使劲地唱歌。爸爸非常不明白宁宁的举动,挂上电话以后把宁宁狠狠批评了一顿。宁宁暂时变得很安静了。

可是安静了几天以后,宁宁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妈妈由于家务比较多,总是让宁宁一个人在角落里玩。一天,宁宁突然奇怪地对自己的妈妈说:“妈妈,我的眼睛看不见了!”妈妈一听,赶紧放下手里的事情,过来把宁宁搂在怀里:“怎么了?我的宁宁,你的眼睛哪里不舒服?说话啊,宁宁,你想把妈妈急死啊?”宁宁看到妈妈着急的表情,过了一会儿,说自己的眼睛突然又好了。这天晚上,妈妈陪着宁宁聊天、讲故事,宁宁的眼睛好像也没有问题了。第二天,妈妈照常忙她的事情,仍旧让宁宁在一旁自己玩。这时宁宁又说自己的一只眼睛看不见了。第三天,妈妈带着宁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宁宁的眼睛没有问题。妈妈认为宁宁是在撒谎,把宁宁骂了一顿。

宁宁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不寻常的举动?为什么在父母关心他之后,变化又是如此之大呢?原因就在父母那里。

其实,宁宁反常的举动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爸爸的那个电话说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半天不理他。宁宁开始不耐烦了。这时的爸爸应该暂时放下电话,对孩子说:“乖孩子,爸爸打完电话就和你玩!”

为什么宁宁会说谎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呢?原因就是妈妈经常让他独自一个人玩。宁宁第一次说眼睛看不见时,可能真的出现了一时性视觉障碍。但是,当他发现自己说眼睛看不见,妈妈就能马上陪着自己时,便用说谎来争取妈妈的陪伴和疼爱。可见,这时的妈妈应该理解孩子的行为,并抽时间多陪陪孩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就比小孩还要小。”这句话看似绕口令的语句,却隐藏着深奥的道理。意思是: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他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特征特点。父母必须理解孩子的心理。(www.xing528.com)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心情和感受,从而造成孩子的反常举动。如果这时父母只是批评和训斥孩子,很容易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一位伟大的诺贝尔奖得主曾这样说过,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他十岁前所学到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所以,父母不应该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而是需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并通过与孩子的沟通让他理解你的想法。不要总是以家长作派对待孩子,而应该时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尊重你,信赖你。

梅梅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就利用暑假时间给梅梅报了钢琴班。刚开始的时候,梅梅很有兴趣,每个周末都很开心地去上课,放学回家也会自觉地练习。妈妈很高兴,可是时间一长,她好像对钢琴失去了兴趣,开始不认真学了,即使已经学会的也不认真弹了。妈妈开始很生气,开始责备她。可是妈妈越责备,她就越不喜欢钢琴了,有时甚至和妈妈争吵起来。

后来,妈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尝试着换位思考,站在女儿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她想:成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会碰到一些让自己不耐烦和不愿意坚持下去的事情,而他们不是都对自己宽容了吗?为什么当一个孩子出现不耐烦、不愿坚持的情况时,我们却要这样严厉地要求孩子呢?女儿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她所想要的只是妈妈的夸奖、支持及对她的宽容。

想到这些,妈妈开始尝试着宽容和鼓励梅梅。一天,妈妈对梅梅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辛苦,妈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妈妈只是想让你明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是不容易的。妈妈有时候也会像你一样,对一件事情变得不耐烦,不愿意再继续坚持。所以现在妈妈不强迫你,由你自己来决定练不练琴。不管怎样,妈妈觉得你弹得真不错,如果你还想练,妈妈还是很支持你的,希望你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如果你实在不喜欢,感觉学习钢琴不是你的乐趣,在你弹钢琴的时候,没有感到快乐,你可以放弃钢琴,但是不要放弃你的兴趣!”

听了妈妈的话,梅梅心里痛快多了,也明白了妈妈的一片苦心,于是又开始认真练琴了。

孩子在一直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也会像大人一样产生乏味、苦闷和不耐烦的感觉。学习也是一样!学习是一个过程,每件事的每一个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高低起伏的。这时,如果孩子出现了低谷,父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仅要给孩子鼓励和支持,还不能责备和训斥孩子,否则孩子的心会很难过。

父母遇事应多从孩子的立场考虑,进行一下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心情;然后用赏识和宽容的态度去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做事的道理,通过这个道理,让孩子自己找到一个心理平衡点,逐渐从苦闷和不耐烦中走出来,去迎接更加有挑战性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