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避免过度保护孩子

如何避免过度保护孩子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母的这种过度保护方式,只能是妨碍孩子的自立能力与正常成长。小塞德尔兹不满七岁就完成了小学教育,这当然是值得骄傲的事情,然而他自己认为他在学校的经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塞德尔兹知道儿子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且从不服输的人。于是塞德尔兹进一步开导他:“虽然你现在是最后一名,但我想这并不能表明你的体育不行,因为这完全是因为你的年龄造成的。我敢肯定,等你长到十一二岁时,一定会比那些孩子跑得快的。”

如何避免过度保护孩子

“任何事情总不会一帆风顺。”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没有暗礁的海洋,不会激起美丽的水花。”

美国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他指出,那些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其实,“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就是锻炼孩子的好机会,因为孩子早晚都要自己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自己以后的生活。父母也得换种正确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孩子。可是许多父母迟迟不敢把孩子放出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怕他们经验不足,怕他们上当受骗,怕他们在外面受委屈,什么都不敢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越来越脆弱,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就可能让他们再也爬不起来。

我们做父母的想一想,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是害了孩子还是在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如此糟糕,真是一种让人寒心的结果。我们该扪心自问,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是不是爱孩子的方式不对。我们应该换种方式爱孩子。

有一所学校在刚开学的时候,组织学生去参加夏令营。一位学生的父亲怕孩子受不了,自己向公司请了假,骑着车远远地跟在学校队伍的后面。到了晚上,辅导员老师查铺,发现床底下竟然还躺着个人。这位老师心里一惊,拿手电筒一照,这才发现这位躺在床下的人是床上学生的爸爸。这位爸爸看到老师,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我儿子第一次出远门,以前晚上睡觉不老实,总是蹬被子,有时候会从床上滚下来,我担心啊。您别声张,明天天不亮我就偷偷回去,您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老师哭笑不得。

父母的这种过度保护方式,只能是妨碍孩子的自立能力与正常成长。

父母往往轻易地否定孩子的能力,认为“孩子还小,不足以应付这件事”。事实上,孩子的潜能往往出乎父母的意料!当孩子想做什么时,就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吧!要想训练孩子自己出远门,可以叫他独自去拜访远方的亲戚。父母先送他到车站,让他自己上车,然后再和亲戚联系好,请亲戚到目的地接他。如此反复地训练,孩子很快就能自己出远门了。

当孩子主动提出做某件事情时,父母千万不要说“你还不行呀!”或者“不可以,太危险了!”而应该持“试试看”的态度。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爱有一种叫放手,大胆放手让孩子一试。即使失败了,也可以作为下次的参考。让孩子反复尝试错误,对孩子是有利的。当孩子退缩时,父母应该在一旁打气和鼓励;孩子求助时,尽力给予帮助;若是孩子不曾开口求助,父母不要主动帮忙,只需暗中观察即可。

有的父母也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本来是赞成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以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结果却被孩子说成“爸爸妈妈不关心我,别的同学的爸爸妈妈都会帮助自己的孩子”。孩子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父母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如果出现问题,父母将及时帮助”的缘故。培养孩子自立,需要父母的鼓励,以及适当的建议。当孩子求助于父母时,父母不能袖手旁观,必须给予帮助。

太过或者不及,都不能培养自立的孩子,父母不能过于保护孩子,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打击。作为父母,不应该只是竭尽全力帮孩子逃避困难和挫折,而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困难。父母应该尽力帮孩子把挫折变成财富,而不应该让孩子养成自怨自艾的坏习惯。

俄国著名教育家塞德尔兹是这样帮助儿子面对挫折的。

小塞德尔兹不满七岁就完成了小学教育,这当然是值得骄傲的事情,然而他自己认为他在学校的经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在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中,小塞德尔兹得了班里的倒数第一名。事后他非常难过,过了一个多星期后依然闷闷不乐。见他这样,父亲认为有必要帮助孩子摆脱这种失意的情绪。(www.xing528.com)

“儿子,你还为体育比赛难过吗?”塞德尔兹问他。

“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竟然得了倒数第一名,我真是太笨了,太丢脸了。”儿子难过地说。

“最后一名是不光彩,但是你想过其中真正的原因没有?”塞德尔兹问。

“什么原因呢?”

“你想想看,你的对手都是比你大的孩子,这个很正常,是由于年龄或者体质的不同而造成的……”

“可是我不能因为年龄小就比他们差呀,”儿子不服气地说,“虽然我比他们小,可我的功课比他们优秀,只是体育一样不行,这多丢脸啊。”

“不,你这样说并不正确。智力是能通过教育和勤奋得到发展的,但年龄却是任何人都不能改变的。他们跑得比你快完全是因为他们年龄大、个子高。他们的腿比你的长很多,如果跑得还没你快,那不是太糟糕了吗?”塞德尔兹说。

“这是有道理,可是我毕竟是最后一名,同学们都在嘲笑我。”小塞德尔兹还是很难过。

塞德尔兹知道儿子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且从不服输的人。

正因为如此,固执的他才会经常钻牛角尖。于是塞德尔兹进一步开导他:“虽然你现在是最后一名,但我想这并不能表明你的体育不行,因为这完全是因为你的年龄造成的。我敢肯定,等你长到十一二岁时,一定会比那些孩子跑得快的。”

“真的吗?”儿子问。

“当然。因为那天我问过你们的体育老师。他说你的失败全是因为那场比赛对你不公平,他说你的体育成绩在同龄的孩子中是很不错的,他还专门给我看了成绩单,年龄与你相仿的同学在哪一方面都不如你。”

小塞德尔兹似乎明白了这个道理,顿时从失意中走了出来。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是否也能像塞德尔兹那样与孩子耐心地谈心,帮他战胜困难走出阴影呢?千万不能因为解释不清而放弃,让他一直无法从阴影中解脱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