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外包有两层含义:狭义的软件外包是指需求方将单纯地围绕软件而进行的设计、编码、测试、后期维护等业务委托给外部服务接包方;广义是指包括信息服务在内的信息技术外包(ITO),包括IT系统部件的采购、安装、集成与交付使用,IT系统构架、性能评估、更新策略和升级,应用软件系统的策划、开发、测试和交付,IT及软件系统的维护、评估、更新策略和升级,业务所需的数据服务、格式转换、维护与更新,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开发、更新与维护等。
(一)中国企业国际软件外包的发展现状
1.从产业层面看,发展速度很快。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承接国际软件外包项目,到2003年前后开始出现快速发展。根据IDC的研究报告,中国的软件外包从2004年开始,一直以每年5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合同金额达到了238.3亿美元,占世界离岸服务外包市场的23%。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 404.1亿美元,执行额1057.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1%和9.2%[11]。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正向增长。
2.软件出口以日本市场为主,欧美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日本当前是中国软件产业的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无论是软件出口额,还是从事软件出口企业的数量,对日出口占主导地位。由于日本企业自身管理的特点,很少有最终项目整体发包到中国,发包的一般都是其作为总承包方进行系统设计、架构分析之后,分解出来的子模块,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尽管中国企业很难进入日本市场的总承包商序列,多数进入日本市场的中国企业在日本软件市场的位置是二级承包、三级承包,甚至是四级承包,主要涉及编码和测试业务,明显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欧美对我国的软件发包速度正在加速发展,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超过4万家,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81 616亿元,同比增长13.3%;软件出口487.7亿美元,同比下降2.4%[12]。
上述地区的共同特点是拥有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基础,拥有当地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大批通晓外语的软件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软件企业形成了群体优势,并已拥有较为完整的软件产业链。近年来国家在促进软件出口方面的扶持力度有所增强。经发改委、商务部和信息产业部批准,在北京、深圳、上海、天津、大连和西安等城市设立了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创造了良好的政策、人才、技术、资金、市场和出口条件,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形成了以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中的国际化软件企业为龙头,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全国软件出口的产业格局。
4.本土软件企业规模比较小,研发实力有待提高。
微软、IBM、0racle等跨国软件企业由于资金实力雄厚,发展十分迅速,研发人员规模基本都在3 000~5 000人。但是我国本土研发型软件企业一般都处于1 000人以下,很难开展战略性的长期基础研发项目。即便是企业规模发展迅猛的纯粹软件外包企业中,出现中讯、文思、博彦等一批员工达到3 000人左右、出口超过千万美元的企业,相对印度的TCS、Infosys等员工超过5万、经营规模达到5亿美元的大型外包企业而言,中国软件外包企业规模还是比较小,难以承接到大型软件外包项目。
5.离岸服外包业务结构有所优化。
2019年,中国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执行额为2 894.3亿元,同比增长9%,占比44.1%;离岸业务流程外包(BPO)执行额为1 183.9亿元,同比增长30.4%,占比18.1%;离岸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2 477.6亿元,同比增长7.6%,占比37.8%。与2013年中国离岸服务外包结构相比,知识流程外包占比提高6.4%、信息技术外包占比降低10.51%[13]。由此可见,我国企业服务外包的主要业务在向注重研发、设计的知识流程外包转变,但仍然具有较大的结构优化空间。
(二)印度国际软件外包的现状(www.xing528.com)
1.印度在全球软件外包市场中的地位
在目前软件外包的承接市场上,印度、中国、爱尔兰、加拿大、菲律宾、墨西哥、俄罗斯等是主要的软件外包承接国,其中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数据显示,2018年,软件产业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达到7.7%,创造的就业岗位近397万,其中2018年新增10.5万。2018年印度货物出口总额达3 246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1 840亿美元,而软件出口就达到1 360亿美元[14]。
印度软件产业是出口导向型的软件产业。20世纪90年代,印度IT行业(包括IT带动的服务)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印度的国内市场要比出口市场小很多,2018年,其国内规模仅为280亿美元,占印度软件总收入的17.08%。印度软件及相关服务出口额在产业销售总额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减,2000年财政年度为24.9%;2018财政年度该比重已经下降到了17.1%;2018年,印度软件出口收入1 36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8.8%[15]。2019印度IT服务收入占IT行业总收入的51%,市场规模达924.9亿美元,其中超过81%的收入来自出口;业务流程管理收入约占IT行业总收入的20%,市场规模达362亿美元,其中87%的收入来自于出口;软件产品和工程服务约占IT行业总收入的19%,市场规模达343.9亿美元,其中超过83.9%的收入来自出口;硬件收入占IT行业总收入的8%,其中7%~8%来自出口。这一方面说明印度的软件服务外包市场发展较为均衡,另一方面说明,印度软件产业的收入主要由出口贡献。
2.软件人才丰富
据科尔尼咨询公司报告披露,每年印度的教育系统都要培养出200万熟练掌握英语并同时拥有很强的技术与定量能力的毕业生。除去大学电脑教育外,印度大约有7万家私人电脑培训学校,每年可供给约100万人才。截至2018年底,印度拥有45~50万数字技术人才,占全球数字人才的75%,前十家信息技术公司内共有136 546名工程师。2019年,印度IT行业从业人员近397万人,从业人员不仅熟悉工作内容,还深谙大型国际客户对工作质量的期望。印度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还推出了一个在线平台,在提高2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的同时,再培养200万名潜在员工和学生[16]。
3.政府支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历届政府都将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置于优先地位。把电子工业视为“国家神经”的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1984年提出了“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1986年12月印度政府出台《计算机软件出口、开发和培训政策》。1991年,拉奥总理继续奉行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的方针。1998年5月瓦杰帕伊总理执政后,明确提出:“要把印度建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信息技术超级大国”。
为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印度政府投入巨资加强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政府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成功地实施了以电信港(Teleport)计划为基础的“软件技术园区计划”。1991年6月,印度政府在印度著名的科技中心班加罗尔(Bangalore)建成了全国第一个软件技术园区。之后,印度政府又将软件园区由南向北推进,形成了全国性的软件技术网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印度已建成了包括最著名的印度南部软件业的“金三角”——班加罗尔、马德拉斯、海得拉巴等在内的18个软件产业园区,园区内注册公司超过7 500家,软件技术园区的出口额已占印度软件业总出口额的68%以上[17]。
根据以上分析,现将中印两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对比如下,见表6-2:
表6-2 中印两国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对比
资料来源:中印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尚庆琛,20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