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
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意义最早由Burns和Stalker(1961)提出,其最初只应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被定义为“组织成功采纳或实施新思想、新工艺及新产品的能力”。在此之后,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补充和延伸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从能力角度出发,将企业创新能力解构成不同维度的能力。
广义上看,创新能力是有助于目标实现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例如,现代管理学之父Drucker(1998)指出,创新的行为就是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换言之,企业的创新能力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不仅仅是指技术上的创新。Tura和Hamaakorpi(2003)是这样界定创新能力的:在创新活动中,社会行为主体(如个体、组织或网络)所具备的利用已有资源的能力和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
狭义上看,企业的创新能力特指技术创新能力。过去的很多研究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技术创新能力框架,包括研发能力(Guan & Ma,2003;Burgelman et al.,1996;Yam et al.,2004)、决策能力、营销能力(Guan & Ma,2003;Yam et al.,2004)、生产制造能力(Guan & Ma,2003;Yam et al.,2004)和资本能力(Yam et al.,2004)。
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不尽相同。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创新能力包括可利用资源及分配、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结构和文化条件、战略管理能力(Burgelman et al.,1998)。从企业创新的基本性质角度来看,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支持创新战略实现的系统整体功能,由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企业家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组成。从创新资源的要素角度来看分为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激励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林平凡和高怡冰,2006)。
另一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被认为是这样一个过程: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从内部或外部获取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整合起来获得了新的创意、新的思想,最终将这些创意或思想与企业相应的资源组合起来,为市场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产品(Kogut & Zander,1992)。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能力、一种制度和一种文化(李金明,2001)。陈力田(2012)结合创新过程视角和创新内容视角,基于资源观、知识基础观、吸收能力观和动态能力观等理论,将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为:企业搜寻、识别、获得外部新知识,或发现已有知识的新组合,或发现知识的新应用,进而产生能创造市场价值的内生性新知识所需要的一系列战略、组织、技术和市场惯例。(www.xing528.com)
Adler & Shenhar(1990)从市场需求、技术工艺和反应能力角度总结了创新能力的四个特性:(1)生产满足市场需求产品的能力;(2)为生产这些新产品提供相应的加工工艺;(3)生产创造满足未来需求产品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加工方式;(4)对技术变革和竞争对手意外创造机会快速反应的能力。
由此可见,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竞争力的保持以及整体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二)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
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其承接服务外包领域高端业务的基础。服务外包,有别于生产制造外包,是伴随生产制造过程而来的,如生产制造前的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物流、库存管理、财务、客户服务等。服务外包业务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依赖互联网和通信技术;(2)与传统的制造业外包相比,附加值更高;(3)属于绿色产业,低消耗,无污染。
结合企业创新能力的含义以及服务外包行业的特点,本文将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能力界定为“对服务外包业务各创新要素创造性集成和融合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接包方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对创新资源进行的创造性集成,最终形成综合竞争能力。
服务外包企业创新能力既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区别于生产制造外包企业的创新能力,突出地表现为通过创新资源的创造性集成融合而实现的综合竞争能力,推动服务外包业务快速增长,使技术创新成为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并依靠管理创新、创新产出、协同创新和流程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本文将创新要素分为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流程创新能力五个维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