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讨论一个问题,如果你帮助过一个人,你会因此而更喜欢他吗?
虽然这个问题并不符合逻辑,但答案很有可能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倾向于不改变原有印象或意见,因而,当我们帮助过一个人以后,会倾向于收集这个人的正面信息以证明这个人是值得帮助的。
事实上,美国独立战争的领袖、杰出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曾经巧妙地运用这一点。当他还是费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时,他希望得到某个重要人物的垂青,于是经常设法请那个人帮他一些小忙,比如向那个人借一本书。一段时间以后,那个大人物果然更加欣赏和信任富兰克林了。因为帮助富兰克林这一行为本身就暗示着“赞许”之意,使富兰克林在他心目中树立了正面的印象。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确认偏误”,也被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称为“避免不一致性倾向”——人们更可能寻求对已知证据的确认而避免考虑相反证据,就像当我们对一个人产生了“第一印象”的时候,往往不愿意轻易推翻它。更极端的例子是,许多辩护律师或者其他观点的鼓吹者最后会相信他们从前只是假装相信的东西。
在投资领域,避免不一致性的现象同样屡见不鲜。比如,当判断市场会上涨时,如出现了负面消息,很多人所做的不是立刻反思,而是选择性地对某些证据视而不见。又如,当你买入一只股票或基金时,看到同样看好该股票或基金的文章时会格外兴奋,哪怕写文章的人是一个你平素不太喜欢的作者。
坚持己见当然不是理性的做法,而且可能导致糟糕的后果——坚持错误的观点,更糟的有如法官对罪犯的印象特别好等。事实上,由于避免不一致性倾向可能引起糟糕的后果,我们不得不在很多场合采取特别措施来对付它。比如在法院,法官和陪审团必须先聆听辩方的长篇大论,让辩方列举证据为自身辩护,然后才能做出决定。这有助于防止法官和陪审团在判决的时候犯“第一结论偏见”的错误。同样地,其他现代决策者通常要求各种团体在做出决定之前考虑反方的意见。
在投资中,我们也需要同样的机制来避免自己形成“思维定式”——不断检查自己的投资决定,推翻自己的错误想法,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新观点和新证据。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4](George Soros)就曾坦言,自己在投资领域的过人之处,不是能多次地判断准确,而是能比大多数人更为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加以修正或干脆放弃。而这种做法,正是成为一名“理性投资者”的前提。
那么接下来,笔者想和你们讨论的问题就是:如果你已经买入了一只基金,而且短期内并不急需用钱,那么如何判断是换仓还是赎回呢?以下几个信号对你有帮助。
基金赎回信号一:股市泡沫破裂
市场震荡年年有,每当市场下跌,总有客户在后台提问:是不是该赎回了?其实,可承受范围内的短期调整并无须过于担忧,真正需要注意的是类似2008年及2015年股市泡沫破裂后的暴跌风险。
由于基金合同中通常对于最低股票仓位有所限制,即使是最专业的基金经理面对市场确凿的暴跌信号时,对于基金净值回撤也无法完全避免。以代表全市场偏股型基金平均表现的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作为参考,2015年股市暴跌叠加熔断导致沪深300指数跌幅超46%,而同期中证偏股基金指数跌幅也几乎与沪深300指数持平。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在亏损时其实比赚钱时更不愿意赎回。虽然提前“割肉”或许会错过后续“回血”的机会,但将过去的收益落袋为安也不乏是个好选择。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前面说到“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对于基金也是一个道理,千万不要在市场泡沫破裂前跟风入场。
此外,投资者也可以提前关注专业机构对于未来或风险的判断,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在定期报告或交流中的警示也同样值得注意。如果良心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劝赎”,投资者再不舍也应考虑咬牙赎回。
基金赎回信号二:投资团队信任危机
投资有好年份也有坏年份。即使是巴菲特,他的投资也不总是百分百正确的。据伯克希尔-哈撒韦最新季报显示,公司2018年一季度就亏损11.4亿美元。[5]但投资者对伯克希尔未来信心依旧,2018年上半年公司股价依旧保持上涨态势。
如果基金的长期表现始终跟不上基金经理对市场和股票的判断,那投资者就应注意了。我们分析了全市场近5年期表现排名后1/4的混合型基金,发现这类基金通常有3年以上的单年度回报都处于行业后1/4,甚至还有一些基金出现连续年度较大幅度的亏损。所以,如果你的基金连续3年收益都排名市场后1/4,还是投资一只长期表现更靠谱的基金为妙。
除了市场因素及基金表现以外,基金公司自身职业操守也是投资者需关注的因素之一。2014年基金业协会就发布了《基金从业人员执业行为自律准则》,从基金运作合法合规、客户利益至上等12个方面对从业人员进行约束。如果基金公司出现一定道德风险,或内部风控、管理出现较大失误,投资者应注意。此外,基金经理变更也值得重视,但基金公司多是大投研平台团队“作战”,所以投资者可以考察投研平台的整体实力。
基金赎回信号三:基金风格严重水土不服
这一点以热门主题基金最为显著,当投资者关注此类基金时总是在该主题股票暴涨之后,而随着投机性资金的退出,市场也会相应冷却,这类基金往往会面临较长时期的“坏年份”。与其盼着遥遥无期的下一波风口到来,还不如尽早“割肉”,选择一只表现稳定且长期可战胜市场的基金持有为妙。
当然,我们更希望基金持有人不但可以在长期持有中获得基金回报,更能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自有资金需要时选择较好时点赎回基金,真正赚取基金的投资回报。(www.xing528.com)
拓展阅读
中国台湾股市泡沫
投资时间长一点儿的股市投资者,会对2015年的股市震荡有深刻的印象;时间更长一点儿的股民,可能记得2008年的情况。大量的散户在赚钱效应的驱使下涌入市场,他们对自己的投资标的了解不多,但是又有很大的信心。有些散户甚至通过网络或者客服电话指挥基金经理操作,说“应该买入××股票”,或者“××股票不行了,你赶紧卖出吧”。
“行情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这是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约翰·邓普顿的一句名言,他所说的这个循环在许多国家的股市中都多次上演。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年参与中国台湾市场的一位基金经理——美国人江平[6](Steven R.Champion)在亲历了台湾股市跌宕起伏之后,写了一部《台湾股市大泡沫》(Great Taiwan Bubble),回顾了台湾的股市大泡沫。
其中的一些场景,经历过2008年或2015年的A股市场的投资者应该会似曾相识。书中描述,在某些交易日里,台湾牛市的力量似乎只能被交易的涨停规则限制。在11月的某一天,市场上涨了590点,也就是6.5%。全部的185只上市交易的股票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达到7%涨停限制的就有175只。“处于这样的市场中,你买什么股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参与了这个市场”,泡沫膨胀的速度之快,使得股市成为一个不具有产生实际价值和合理配置资源功能的名副其实的大赌场。
快速的赚钱效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在台湾大牛市的顶峰时期,每一天有超过200万人,也就是台湾总人口的10%,穿过大街小巷来到他们喜爱的交易大厅买卖股票。这些人当中有家庭主妇、出租车司机、大学生、酒店舞女、老师、和尚、退伍军人。“如果有人受不了压力,需要休息一会儿,他可以到楼下的餐厅里买一些饼干,幸好有电脑和电话的普及,即使在楼下的餐厅,这些投资者还是可以下单买卖股票,而并不会错过任何的交易时间。”
极端时期甚至出现这些情况:政府机构在交易时间空无一人;公共住房部、工人保险局、台北环境保护局在交易时间里直接停止服务,在交易结束后,员工才会陆续回到办公室;小学老师随堂小测的题目是学生家长购买的股票;出租车司机因为害怕错过交易时间而拒绝载客;那些被称作“茶水女孩”“小妹”的年轻办公室助理们,为了能够去交易所交易股票而辞去工作。
书中还记录到,当时有一位高级政府官员对此有所思考,他认为,“股票市场的估值已经远远高出了世界标准,而且崩盘已经不可避免。伤得最重的会是那些欠缺专业知识、较晚进入市场而且逃得还不够快的散户。一次市场崩盘也许会成为一场清偿危机的导火索,甚至波及银行”。
无论有多少做多的理由,任何市场都摆脱不了自然规则。1990年2月,台湾股市从最高12682点一路下跌,一路跌到2485点。大盘在8个月内跌去了10000余点,跌得只剩下了零头,跌幅超过80%!但直到大崩盘来临的那刻,许多投资者才真正认识到股市风险的巨大。
笔者在亲身经历了A股市场的急速下跌之后,回头看台湾的这段历史,更加感同身受。
拓展阅读
投资中的“拿锤综合征”
查理·芒格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理论——“拿锤综合征”,讲的不是《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剧情中各位英雄谁能提起大力神锤比试的问题,而是阐述了工人拿着手中的锤子时,只专注于眼前的钉子,对周围其他问题一概不知道的现象,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015年的牛市泡沫,上证综指在短短的10个月从2000点跃过5000点,投资者对于市场的热情也随之狂热起来。如果将锤子理论类比今日的投资者和他们手中持有的股票,也颇有一番道理。在上一个“拓展阅读”中,我们也将2015年的牛市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股市进行了对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许多情况都如出一辙。
何时是市场顶点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只要顶点未到,无论何时投资,都是买入良机;而对于已在市场中的参与者,无论何时提前卖出股票或赎回基金都会吃亏。而且,这些市场参与者相信顶点未到时,只要市场每次大跌或调整,股市就必然会迎来报复性上涨。芒格也引用了众所周知的巴甫洛夫实验理论[7](Theory of Pavlov's Experiments)来解释这一现象。投资者在大跌后不计后果地买入,更刺激了价格高位时的剧烈波动。然而绝大数情况是,如果投资者意识到这是顶点,股市就已经走到了“右侧半山腰”。而且,投资心理学也发现,当股票价格位于高位时,投资者买入的冲动不仅高于卖出的冲动,甚至远高于低价时买入的冲动,当然,随之而来的错判率也会越高。
再狂热的牛市终会有终结的一天,由于以上几种常见的现象所产生的误判,也难免使得下跌更“腥风血雨”。提示风险与泡沫的存在,应当是专业投资者在泡沫破裂前最关注也是最应做的。但是赚钱往往是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唯一关注的问题,凌驾于理性及专业之上。
拿锤者,盯着眼前的一枚钉子很难顾全大局。因此,芒格建议以寻求投资顾问的方式,对自己可能存在的误判加以纠正。他同时也建议,即使这样,也应该对于经济市场的基本原理了解一二,抛开短期暴涨暴跌的表现,以更多维度来审视自己的投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