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是基金产品的掌舵手,基金的业绩较大限度取决于管理人的投管能力。我们在投资基金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某基金的历史业绩非常突出,但是在不久之前更换了基金经理,这个产品还能不能买?或者持有的某只基金突然更换了基金经理,是否选择继续持有?
因为基金经理是决定基金投资策略和持仓组合的关键人物,所以产品的历史业绩只是呈现出来的表象,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才是真正的内核。买基金,说到底买的是基金经理为你管理资金的服务,所以如何评价基金经理的水平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对于基民而言,“明星基金经理”的抢眼程度几乎可与足球明星相媲美。骄人的过往业绩、卓越的业内口碑都成为基民中“追星族”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当业绩表现较差的时候,他们也会遭到无情的吐槽甚至被抛弃。
这一现象并非国内独有。笔者走访英国的基金公司期间,有资产管理同行就介绍称,鉴于基民对于明星基金经理的狂热,他们一度干脆在广告中将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包装成他们的特工“007”基金经理。基金经理人数及管理规模变化情况如图2.2所示。
那么,我们如何从这1669位基金经理中,做出精准判断和评价呢?
以权益型基金经理为例,笔者选了3个维度作为参考指标:任职时间、年化收益率和累计收益率。
从图2.3可以看到,虽然任职期较短的基金经理不乏高收益率的情况,其中某位4年期基金经理平均收益率超过33%,但这毕竟属于个别情况,不少基金经理的收益率依旧为负,可见“鲜肉会更香,但姜依旧还是老的辣”。从基金经理群体整体表现来看,任职期越长,其整体平均年化收益率越高。
图2.2 基金经理人数及管理规模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www.xing528.com)
而且,20%的基金长期年化收益率,或许是权益型基金经理的一个标准。我们向朋友推荐基金产品时,不太了解行情的朋友总会惊讶,觉得20%的收益率太低。我们从图2.3中可以看到,其实并不然。整体而言,平均年化收益率可达10%的基金经理已是行业前20%水平;任职9年以上,年化收益率稳定在10%以上的老将,更是少之又少;而有20%以上的平均收益率,真的是凤毛麟角。毕竟基金经理短期找对风格从而获得20%以上的收益率并不难,但如果想要长期保持这样的收益水平,对他们的投资管理能力就是非常高的要求了。
图2.3 任职3年以上主动权益型基金经理(在任)表现
注:1.任职3年内基金经理考察期较短,所以剔除考虑,仅对主动权益型基金经理考察。
2.图标中每一个气泡代表市场上每一位主动权益型基金经理。
3.气泡横坐标为基金经理任职年限,左侧气泡为任职年限较短者,越靠右侧代表任职时间越长的老将基金经理。
4.气泡纵坐标为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下方气泡代表基金经理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负,越上方的气泡代表基金经理平均年化收益率越高者。
5.气泡面积为基金经理任职总收益(以任职年限和年化收益倒推,仅供参考),气泡越大代表该基金经理任职累计收益越高。
6.颜色较深的重叠气泡部分为近似任职期的基金经理的集中表现,颜色越深代表有近似表现的基金经理越多。
7.虚线为不同任职期的基金经理整体平均收益表现。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数据截至2018年5月28日。
拓展阅读
美国基金经理群画像
国内基金管理人的现状,与美国已经较为成熟的资产管理市场中的基金管理人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美国共同基金经理约7700人。从基金数量来看,美国共同基金自2000年以来数量变化不大,在8000~9000只之间浮动。初步统计,美国共同基金经理平均每人管理1.2只基金,平均资产管理规模约20亿美元。同时,笔者在彭博(Bloomberg)上查到600多个有公开年龄的美国公私募基金经理样本,大部分年龄分布在4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9岁,从侧面说明美国基金行业还有许多活跃的资管老将。
美国的基金经理跳槽率高吗?比我们国内略好些,根据晨星资讯一份截至2013年年底的报告,其所统计的近800家基金公司中,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时间在3年以内的约290家,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时间超过9年的有160家左右。当然,这与美国资本市场历史悠久也有一定关系。
通过中美基金经理的简单对比,中国的基金经理更年轻,管理的产品更多,管理的资产金额更少,而跳槽率更高。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他们似乎也更加幸运,因为置身于中国飞速发展的资本市场,未来有机会创造更多的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