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的咒骂语是人们表达恐惧、愤怒、指责、沮丧、兴奋等情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咒骂语在语言中长期存在,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并将永远成为语言的一部分,未曾有一个国家或民族语言里没有咒骂语。目前学界对咒骂语的定义较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咒骂语是禁忌语的一种,是说话者用禁忌语表达某种情感或态度的语言,但不具有禁忌语对事物或行为本身的科技术语指称。安德森(Andersson)[53]85认为咒骂语应具备三个特征:
①是特定社会文化所禁忌的;
②一般不被认为指字面意思本身;
③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或态度。
仇伟、张法科认为“诅咒语是特定文化中对特定的行为或物体的侮辱(stigmatized)词语。与生殖有关的词语(如fuck,balls)、宗教上的术语(如hell,damn)和涉及排泄的词汇(如piss,shit)是诅咒语的主要源泉。当然,这些行为或物体也可用科技术语或委婉语表达。咒骂语多出身于诅咒语,不过丧失了对现实世界中物体或行为的指称,只保留了粗鲁的语力”[54]25-27。(www.xing528.com)
长期以来,咒骂语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禁地,学者们很少涉及,作者不愿意冒犯读者或出版商是显而易见的原因。例如,fuck一词“在1926年以前,在美国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上未曾以任何形式出现过,直到1998年才在《纽约时报》上第一次出现”[55]46。随着社会、语言、文化的变迁,学界开始关注咒骂语的研究。杰西·薛洛尔(Jesse Sheidlower)在The F-Word一书中,用了228页的篇幅论述了该词及其变体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近三十年来英语语言国家对于展现于众的东西的禁令已大幅度地减少了。不论在词汇方面,视觉形象方面,还是题材方面,都不像从前那么严格了……20世纪60年代的‘言论自由’运动打破了对一些话题的禁忌。人们不再回避这些话题,从而也开始使用与之相关的一些禁忌语。诅咒语随处可听可见。”[56]55-56
影视作品中,咒骂语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大量反应人物性格特征的咒骂语往往充斥着整个影片。根据List Of Films That Most Frequently Use The Word“Fuck”,高居榜首的是2005年的Fuck—A Documentary On The Word。据统计,在本片中fuck一词总共出现了857次。影片时长93分钟,平均每分钟出现9.21次。
咒骂语在影视作品中随处可见,但对影视翻译者来说,咒骂语的翻译绝非易事。因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模式,有不同的传统和规范。咒骂语的字幕翻译不仅受到目的语社会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宗教、政治环境、赞助商、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受到时间和空间等技术因素的制约。国内学者在影视翻译领域很少涉及咒骂语的字幕翻译。下面以描述性的研究方法,探讨影视作品中咒骂语的字幕翻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