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调查结果:很多父母去逛玩具店,打着孩子的旗号,实际上买的玩具不是孩子喜欢的,而是自己喜欢的。这是为什么?孩子喜欢的玩具太贵,还是孩子喜欢的玩具不是太好?这些原因都有,但最主要的是这些父母买玩具,是为了弥补自己童年时缺少玩具的心理空缺和不足。当孩子长大以后,会不会向他的父母亲学习——买玩具不是自己孩子喜欢的呢?这样的“轮回”还要继续吗?
时下很多父母,特别是年轻的父母,总是想:“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就不多学点知识呢?成为全面型人才是多么好啊,他们怎么就是不理解我的用心呢?”看似这是孩子不懂事造成的,实际上是父母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从而残忍地剥夺和扼杀了孩子自己的兴趣要求,以至于今天的孩子生活上虽然富足了,可是心理上并没有感到幸福和快乐。
就在去年末,有关机构在北京举行了一次营养咨询活动,邀请了全国各地三十多位营养专家,专为“小胖子”“小瘦子”提供咨询服务。
其中有这样一位年轻母亲,领着自己瘦弱的孩子来咨询。她问专家她的女儿为什么这么瘦,并且想让专家帮自己的孩子检查一下,是不是缺少什么营养。这位年轻的母亲回忆起孩子平常的用餐情况,也没发现孩子有挑食的问题,于是越想越害怕: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得了一种怪病?
专家后来发现,这个小女孩身体没有问题,只是一个星期天要上三个“兴趣班”:上午学英语,下午学数学,晚上学美术。小女孩坐在那里,不说一句话,目光呆滞。专家得出结论:孩子太累了,星期天要休息好,不能总是学习。
孩子的母亲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认为的孩子的兴趣班变成了负担班,父母的兴趣变成了孩子的烦恼。
有人说,我们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确实做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效果,可是如今的孩子头上却压着“六座大山”:妈妈、爸爸、奶奶、爷爷、外公、外婆。给孩子的爱多了,把每个人对这孩子的期望值也提高了。我们把这些期望加起来,就成了一种压力。
许多孩子为了圆爸爸妈妈“上大学”的梦,为了不让自己的父母在别人面前“没面子”,他们把家里的书桌变成了课桌,让自己温暖的家庭变成了严肃的课堂。其实这看似乖巧的举止中,却埋藏着种种隐患。
有这么一项调查:“小学生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同学们的答案令我们震撼。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作业太多,玩的时间几乎没有!”无论是学习比较差的,还是学习好一些的孩子,都是这样回答。
孩子们每天的作业真可谓五花八门,堆积如山。有的孩子写到晚上10点,作业还没有写完。因为,除了老师留的作业,还有妈妈的A卷,爸爸的B卷。
我们常看到有的孩子做作业爱磨蹭。为什么会这样?是他的懒散的性格造成的吗?
这个孩子对他的朋友说:“我不能赶快写,写完了老师的作业以后,还有妈妈爸爸的作业在等着我呢!我就得磨,如果一篇作文能让我从早上写到晚上,他们就没办法啦!”
曾有份材料对“家庭课堂”做了极为生动的描述:
孩子看书看累了,想出去玩一玩,妈妈就说:“没出息,傻玩能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不会有文凭;没有文凭怎么去找工作,又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呢?”(www.xing528.com)
这就是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吗?
孩子如果困了,妈妈就会毫不犹豫地马上递上一杯“雀巢”或一支“蜂王精”,鼓励孩子要连续作战,一定要奋战到底。
孩子想看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妈妈的脸立刻会拉得很长:“不行,全家人为你都不看电视了,你还好意思看?”
就这样,在妈妈的统一调度下,全家人始终处于“一级战备”状态,整天做事轻手轻脚,说话小声小气。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非要孩子爬上象牙塔尖不可。
一天两天,孩子可以接受;一个月两个月,孩子忍了;如果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压、压、压,悲剧最终会在孩子身上发生。
一个年仅5岁的男孩,因母亲逼着他学弹钢琴而把自己的手指弄断。是自己本来就讨厌钢琴,为了躲避弹琴,还是借此方式来反抗父母的做法?
还有更悲惨的一个事例:有一名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可是就在过22岁生日那天,他用皮带勒死了自己的妈妈和爸爸!是什么让他对自己的父母产生如此狠毒的想法,并有如此大不孝的行动呢?悲剧发生了,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家长都应该好好反省。
这名大学生的妈妈爸爸都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夫妇俩一心想让自己唯一的孩子出国深造,于是从小学到大学,天天看着儿子学,逼着儿子学,不给儿子一点自由。儿子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忍无可忍,终于犯下大错。
失去的梦,是找不回来的。
我们不能用自己过多的欲望,去扼杀孩子的童年。失去了童年,会给人的一生带来许多不幸。
那么,到底是谁剥夺了孩子们的童年?
我们当父母的,是不是应该认真想一想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