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金融业的风险分类优化

民间金融业的风险分类优化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类的民间融资活动中,借贷是单次博弈,民间金融的信任机制被破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所难免,声誉和社会规范没有有效的约束力,信用风险凸显。从浙江温州蔓延到全国的民间借贷危机和老板“跑路”事件,充分说明了民间借贷的市场风险。

民间金融业的风险分类优化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而不能或不愿偿还借款本金、支付利息的风险。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由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借款人品德问题,借款人故意隐瞒自身的财务状况,构造虚假的资金用途,夸大资金收益,骗取资金;二是借款人偿债能力问题,借款人由于经营环境恶化、经营失策、投资失败等多种因素造成财务恶化,无力偿还借款。

农村民间金融主要局限于向基于血缘、地缘的亲朋、邻居提供融资支持时,贷出方对借款人掌握相对全面的信息,通过各种信息可以较好地判断其履约能力,根据其履约能力提供相应的融资额度。并且,借贷双方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存在着多种重复博弈,还有亲情友情关系的制约,因此,不容易违约,即使违约,也容易采取措施有效地进行惩罚,还可以通过疏离关系淡化感情有效降低违约风险(张前程等,2010)。

但是,随着农村民间金融的异化发展,民间金融的规模不断扩大,民间借贷的参与主体更加复杂和多样,已经突破了原来的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借贷逐渐扩大到陌生主体之间,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严重,融资中介和融资方会有意隐瞒资金的真实用途,而夸大利息收益,广大民众无法对融资方的信用、项目的可行性、偿债资金来源、偿债保障等因素进行审查,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也可能是虚假的信息,无法识别信用风险。在此类的民间融资活动中,借贷是单次博弈,民间金融的信任机制被破坏,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所难免,声誉和社会规范没有有效的约束力,信用风险凸显。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整体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对金融活动所造成的影响,涉及不可预期的价格或费率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以及整个市场范围内爆发流动性违约或链式违约的风险(冯兴元,2013)。就民间金融来说,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政策和法律风险、经济波动风险等。(www.xing528.com)

政策和法律风险主要是指政府政策和法规对民间金融组织和活动的限制、取缔等政策变化而使其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由于民间金融的涉众性,并且,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对民间金融的“非正规性”“非法性”的认识,导致与民间金融相关的政策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政策和法规的非连续性,使民间金融的发展失去稳定预期的基础,加大了不确定性,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大。

经济波动主要是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导致民间金融损失的可能性。民间金融是一种金融活动形式,其业务活动的对象仍然是货币和信用。货币和信用的风险与实体经济和投资的风险紧密相连,而实体经济和投资的风险与经济周期的波动紧密相连。因此,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的时候,民间金融的风险暴露较少,而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民间金融的市场风险就频繁暴露。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链条十分复杂,从资金来源来说,既有来自居民个人的工资性收入、投资性收入,也有来自民间借贷利息收入、其他借贷资金投入,从资金用途来说,可能是生产性用途、生活性用途和投资性用途,复杂的资金链和人际关系,使得民间借贷十分脆弱,某个环节的断裂,就很可能引起整个资金链的断裂(阳晓霞,2011)。从浙江温州蔓延到全国的民间借贷危机和老板“跑路”事件,充分说明了民间借贷的市场风险。

3.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民间金融组织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自身管理的缺陷而出现决策失误、系统失灵、交易错误、欺诈、违规经营等风险。相对于正规金融机构来说,民间金融组织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内控措施不到位,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容易出现决策失误、系统失灵、交易错误等问题,部分民间金融组织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违规经营,欺诈客户,加大了其运营风险。近期迅速兴起的互联网金融,其倒闭速度很快,倒闭数量很多,就是其运营风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