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造经营特色:规范经营的优化方案

创造经营特色:规范经营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画廊是一个以代理与零售为主的商业点,它是中介,必须靠经营运作以分成、佣金或其他的方式取得收益,才能生存发展,何况画廊的收益在各时间段上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收入丰盛,有时可能十分惨淡,经营者对于这一行业的经营特点必须有应对措施和资金方面的准备。我们曾在2005年举办“艺术上海—76名家展”,当时有机构送来一幅吴冠中的原作。规范体现在经营的各个方面。各方遵守合约就是契约精神的持续。

创造经营特色:规范经营的优化方案

经营一家现代画廊最主要有五项基本条件。一是经营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与艺术细胞,最起码要对艺术有一定的感受,不是认识几个画家、手中持有一些艺术作品的人都可以入行做生意的。二是必须具有商业经营的理念,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画廊是一个以代理与零售为主的商业点,它是中介,必须靠经营运作以分成、佣金或其他的方式取得收益,才能生存发展,何况画廊的收益在各时间段上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收入丰盛,有时可能十分惨淡,经营者对于这一行业的经营特点必须有应对措施和资金方面的准备。通常来说,租金、人工、库存、流动资金是画廊的四大压力。具备了市场运营能力,就能以盈利对付压力。三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与人脉资源,资本与资源是商业支撑点,是持续发展的要素,而且,需要不断地拓展。特别对客户群的扩充和服务,有利于扩充和增强实力。四是必须以诚信为要,遵守契约精神,这是艺术经纪的核心与基础,也是现代文明社会市场良性运作的基础。市场运作无非就是关注供求与守约经营。五是公共责任性和服务意识,作为商业机构,作为艺术平台,必须有社会责任感,否则,商业之路无法行远。艺术品的性质决定进入这一行不同于一般商品买卖。文化产业的从业者、经营者一定要有文化品质和文化良知。志高才能行远。

在谈到定性时,已经说明上海剧院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就是艺术经纪代理,即所谓的代理性画廊,画廊以签约形式代理艺术家作品,推广艺术家,以艺术家的名声和艺术为传播内容,以艺术品买卖做生意。有人概括代理性画廊主要功能为“Discover and Develop”,就是“挖掘发现与开发推广”。萨拉·桑顿(Sarah Thornton)在她的《艺术世界中的七天》一书中引用了一位苏格兰画家的话:“艺术家是以视觉思考文化的人,有时是以任何手段思考文化,但其根底扎在视觉之中。”作为代理画廊经营者就是发现以不同的视觉语言或手段思考文化的艺术家,解读他们的语言和手段,挖掘他们表述或意图诉求的文化。

画廊可以有多种经营管理形式和不同的商业定位和艺术定位,但是,一般代理画廊往往是作为艺术家走向市场运行的第一平台。竞争处处有,而且,无时不向你挑战。实力更强的画廊往往可以从被第一平台推广成功的艺术家中再进行选择,以更优越的条件、高层次的收藏家资源和运作手段吸引在第一平台显露潜力的艺术家,这样“挖墙脚”“跳槽”的事屡见不鲜。即使有合约约束,“人才流失”也是常见的现象。一些第一平台的画廊和艺术经纪也可以逐步发展成高档的艺术经纪或国际一流的代理画廊。大剧院画廊坚持安于作为具有相当实力的第一平台,一家独立画廊。它奉行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它突破画廊的狭小的围墙,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与影响,在竞争中求生存发展。

画廊初创时情景

诚信与契约精神是公平市场的基础,艺术经纪亦然,那是画廊与代理艺术家或艺术机构合作的基础。代理制是现代画廊的操作规范,也是艺术家提升市场影响力的一个可靠而常见的途径。契约是代理基本模式,可有多种模式和形式,一般以合同协议形式固定。在签约时规定代理代销范围、细节、年限,作品的交接,是否需要预付款、数额多少,是否需要由画廊买断部分作品,定价、分成和支付结算的阶段与方式,推广渠道与力度,各自税务等,还需明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约等,一经签约,就对彼此有约束。二十年来,我们成功代理的例子无一不说明这一点。大剧院画廊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无论市场如何变幻莫测,无论面对的大环境如何起起落落,我们都坚持诚信和坚持契约精神,如果缺乏契约精神,代理代销的关系就无法维持或良性运行,艺术经纪的名声就会受到损失。诚信是生意场存在的基石。

在20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开始与一些国内画家建立了代理关系,当时我们发现个别画家在签约后,竟然将画廊展示作为自己的“广告牌”,然后自己仍在家里出售作品,破坏了合约。我们感到很困惑。其实,他们不了解在现代社会,画家缺乏现代的代理关系和系统推广的意识,要自产自销,希望得到所有的利益,那么,你就很难走出“家门”。时至今日,这个现象已经有了比较根本的改变。代理和市场分销原则得到不少圈内人的认可,包括艺术家和买家。当时还出现过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画家是否愿意将精品力作交给画廊经营,这也是一个对双方的考验,其实在协商时就可以提出讨论,予以规范。缺乏契约精神的合作普遍让画廊头疼,特别对于起步不久的新画廊或实力不强的画廊。因为一时“得罪不起”画家。我们的态度就是一经发现,先进行沟通,如果无法杜绝,要么不再合作;要么,就“冷藏”,不再动用自己的资源加以力推。俗话说“画品好,人品更重要”,对于合作,说的就这层意思,作为中介,画廊自然也必须以诚信兑现协议中的承诺。所以,我们也一度将代理重点放在海外艺术家身上,因为他们已在比较成熟的市场上历练过,契约精神良好。签约画家会自觉遵守合约,按时交给画廊原定数量、保证质量的作品,画廊在推广销售方面也按合约执行。我们曾与十几个国家的数十位艺术家合作过,至今保持良好关系。几十年运作下来,目前终于绝大多数艺术家与中介都尊重了“一纸文书”对双方的约束,尊重签约内容成为良好的现实。画廊视契约精神为生命线,终于获得成果。

说到当时艺术市场中的诚信问题,可以举一个小例子,可见那时市场之混乱。我们曾在2005年举办“艺术上海—76名家展”,当时有机构送来一幅吴冠中的原作。因为当时吴冠中正在上海美术馆办展,我们特地请其大儿子吴可雨来画廊甄别,他认真看后,说了一句:“我父亲签字不是这样的”。我们考虑再三,决定将该作品从展览上撤下。想不到,没过多久,这张假画竟然出现在一家拍卖行,并拍出高价。又过了几年,它竟然又再次现身于另一家更大的拍卖行,价格更高了。可惊可叹。但是,我们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

“艺术上海—76名家”艺术展览

诚信确实考验着我们的良知。有没有对方违约造成画廊经济损失的?也有。但是,总体而言,艺术家与画廊的合作促进了双方的获利。

规范体现在经营的各个方面。契约精神首先体现在合约规范化,它可以比较简单明了地显示画廊的水平。规范的合约是代理合作的良好基础。各方遵守合约就是契约精神的持续。大剧院画廊属于上海滩在改革开放后最早以国际版本合约与艺术家签约的画廊之一。合约是双方合作的书面约定,越规范周到,双方守约程度就越高,纠纷就越少发生。即使发生情况,也有据可依。上海滩上知名画家中少有画廊没有展览过、合作过,或推介过的。但是,不可解决的矛盾却没有发生过。

画廊规范操作的平台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比利时、韩国等几十位国外艺术家,他们常常是主动找上门,要求与我们合作。意大利画廊,荷兰已有200年历史的经典老画廊,德国经典油画画廊,日本画廊等都与我们有过成功的展览合作。当一份规范的英文合同交给国际艺术家、海外画廊合作机构时,他们感到合法合理合规范,比较顺利地为合作打开了一扇门窗。有些合作长达十余年。

上海大剧院画廊内景

记得美国著名雕塑家麦克唐纳(Richard Mac Donald)来画廊参观时说:“你们介绍艺术如此充满激情,说得如此合情合理,我一定和你们合作。”法国雕塑家李能迪(Jacques Le Nantec)首次来画廊参观,先带来了一件雕塑,来后经过短暂交流,他说:“先不用给我合同,就这样开始合作吧。”艺术家是性情中人,许多合作是在沟通后马上开启的。古根海姆的主管为在纽约举办《中华五千年》展览,先来上海考察,经人推荐来到我们画廊参观,看后她感叹地说,“在上海我终于看到了一家真正的画廊,你们的展示让我感到专业和舒服”。“感受真善美,请来我们画廊”,长期以来我们专业化规范化的运营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成为一个对外展示上海艺术与市场的窗口。

画廊经营者自然要对艺术家风格和作品的市场需求有一定独特的见解和判断力,但是更需要有艺术修养和对艺术有一定感受,专业人士经营自然有这方面的优势,普通人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研究和广泛的参观增进对艺术史和艺术的了解。可是,我们知道画廊面临的艺术群体十分广泛,如今艺术作品风格之多,艺术形式之多元,绝非画廊经营者能全部掌握的,除了本身学习进修,还要靠虚心讨教。优秀艺术家和艺评家形成了我们的咨询群体。其中有两位值得一提,一位是原上海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上海著名艺评家朱国荣;一位是曾担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的凌启宁教授,她也是位曾经获得全国美展大奖的著名画家。他们为人中肯,眼光独到,长期以来,是画廊艺术方面的主心骨。他们的眼光和评论为我们的专业运作掌舵。在他们推荐下,我们接纳了一批青年画家,办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展览。在举办展览时,我们也常常虚心向画家本人和来参观的专家讨教。到我们画廊来展览或参观的艺术家和专家们都是我们的顾问和老师,他们对我们的布展和展示,代理画家的风格特色都发表过中肯的积极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画廊工作人员的水平也随之得到稳步提升,画廊也提高了经营水平。

大部分代理艺术家的展览或研讨会是由画廊和顾问策划自办的。但是,一些大型展览或文化活动,我们也会实行外聘。对于学术性研讨会我们一定会与知名艺术评论家合作。有时会请资深策展人或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作为主要顾问。比如,“象外山——仇德树的裂变艺术”,我们聘请了策展人黄剑。为庆祝上海大剧院七周年院庆扩建后的画廊举办“艺术上海——76名家作品展”,我们特别聘请了著名画家张自申教授一起赴京邀请北京的一批中国最知名的艺术家参展,还南下浙江杭州聘请著名画家参展。参展者为美术馆收藏界关注的或正在崛起的现当代艺术家,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海外享有名声的艺术家,参展的有朱德群、靳尚谊、全山石、冯法祀、吴冠中、闻立鹏、崔开玺、王路、曹力、肖峰、刘秉江、袁运生、张祖英、詹建俊、张钦若、李秀实、朝戈、徐维辛、尚扬、罗中立、何多苓、陈逸飞、丁绍光、廖炯模、王劼音、张自申、凌启宁、徐芒耀、夏葆元、甘锦奇、周长江、邱瑞敏、俞晓夫、殷雄、李磊、章德明、徐学初、姜建忠、张华清、奚阿兴、戴恒扬、何小微、李朝华、魏景山、陈逸鸣、金纪发、鲍加、卢东明、李华英、柳毅等,还有15名上海著名的国画家林曦明、徐昌酩、张培础、张培成、张雷平、卢辅圣、施立华、谢春彦、杨正新、杨宏富、毛国伦、施大畏、车鹏飞、任国雄、陆春涛等,一共展出173幅作品。同时陈列了旅美画家甘锦奇为上海大剧院贵宾室创作的《艺术的春天》小稿。年过90高龄的冯法祀,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张祖英,和作品《工棚》荣获第十届美展银奖的画家徐维辛等参加了汇聚京沪浙三地画家、艺术评论家、新闻界的研讨会,就中国绘画走向世界和中国绘画中的民族情结进行了热烈探讨。这次画展轰动一时,传为美术界盛事。一个画廊能在诸多艺术家、评论家支持下举办如此规模的高规格、高水平艺术展览,并举办引起关注的研讨会,作为经营者实在是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我们一个深刻的体会是,中国老中青艺术家人才济济,一旦市场打开,气势必然汹涌,艺术经纪前景无限。后来十几年的发展证实了这一点。

作为代理性画廊要做好艺术经纪工作,最重要的是有效地系统性地宣扬艺术家的艺术精神及其作品,还要下大功夫营销。在签约中画廊对此一定有承诺的。不同的画廊因为资源与人脉不同,所以推介自己代理的艺术家时都会形成一套独特的操作方式。我们在长期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全方位推介与展示的模式以及宣传展示渠道。

最基础和首要的是有关艺术家及其作品材料的收集整理,做到知其人。除了收集现成资料外,一般我们都会多次采访画家,深入了解艺术家的艺术观点,创作意图,创作手法,风格,主要作品,以往的售价和拍卖价格,曾经参加过的重要展览,甚至了解其家庭和人生经历。我们画廊对代理过的画家如丁绍光、朱德群、仇德树、赵尔俊、甘锦奇、杨宏富、薛俊华等都采访过,写过专门的报道或评论。即使是对于借场地的展览,我们也在宣传方面助一臂之力。这样,画廊的专业性就得到了持续的展示。

总结以往的经验,我们在签约时往往会与画家讨论以下几个方面:

(1)画廊常规展示展销。包括定期个展和联展。画廊有不同的区域,区域安排也按代理性质有所不同。通过在画廊的常规展示、年度个展、群展等,让越来越多的人目睹作品越展越好,靠人气口碑相传,提升艺术家的名声。

(2)到合作的机构展示或展销。我们画廊有一些合作的艺术机构和展示场地,他们有展厅或空间,可以组织展示销售,扩大影响和客户群。(www.xing528.com)

(3)媒体宣传与网络传播。电视报纸杂志的新闻报道,艺术专刊的采访报道,专题报道,报刊电视和网络广告等,包括网络媒体的公众号传播等。

(4)举办艺术研讨会座谈会,主题讨论会或专题研讨会等,在艺术圈扩大影响。

(5)组织在美术馆展览,提升专业认知度。我们为多位画家在美术馆举办了个展,取得良好的效果,艺术家也都十分满意。

(6)出版画册,论文集,文章等。我们曾为不少艺术家撰写文章,出版画册和文集,取得良好的效果。

(7)拍卖,收藏条件等。

为艺术作品定价是一门学问,一种技巧,一种才能,更是一项挑战。定价要考虑作品成本、运营成本、消耗成本和其他开销,再加上经营者的合理利润。利润中相当一部分是要再次作为资本投入运营的。与拍卖行不同的是,当画廊代理一位艺术家时,其作品定位必须首先考虑如何能合适地进入市场,先让作品在流通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有利于较长时期地持续流通。然后,画廊逐渐视市场需求,作品的品质,稳定上升,或保持价格稳定。有时在某些情况下,画廊还可能需要下调价格。许多画廊或艺术家不愿看到价格下降,其实,经济大气候的变动、艺术市场的冷暖、收藏群体的变化、拍卖行的行情变化等等诸多因素,一定会让艺术品遭遇价格下降的情况。画廊和艺术家都要有比较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价格的调整。价格相对稳定是市场得以持续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味追求作品价格的上涨,不是经营良策。恶性的人为炒作可能会导致作品更难流通,形同杀鸡取卵。画廊要及时地与艺术家沟通和交流其作品价格的变动,因为双方达成共识可以使得合作比较和谐。

名家、名作、名经纪、名收藏确实是让人羡慕的艺术交易与收藏现象。这是艺术经纪的理想境界。在《一千二百万美元的充塞材料的鲨鱼——当代艺术令人惊奇的经济学》一书中,作者唐·汤姆逊就揭示了达明·赫斯特的“鲨鱼”如何以高价成交的。据他说,1 200万美元的成交价也可能是虚高的,交易价大约就是800万而已。但是,从赫斯特到高古轩到查尔斯·萨奇,这条路就是名经纪、名画廊、名藏家的价格之路,其中不乏当代泰特美术馆的铺垫作用。书中特别提到,“如果你不想将一件作品收藏20年或30年(这是大多数专家建议的),那么,要认真观察这位艺术家,如果过了一二年还没有主要画廊为其办展,或反而给画廊解约了,或在3个月之内仍然没有其他相等地位的画廊接手,那就赶快出清。”这番话不无启发。作为画廊,自然希望能代理到名家、名作品,但是,作为第一平台的画廊,可以通过用心做好自己新兴画家或雕塑家的代理,获得影响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在艺术市场上,吆喝得最响的作品不一定是卖得最好的,价格最高的作品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艺术市场有一阵子虚假拍卖盛行,人为炒作等因素让市场遭遇到沉重的打击。艺术市场从业者的规范经营有助于推动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当新兴市场艺术品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收藏”最终会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这一切都说明随着经济的繁荣,艺术市场的发展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之所以坚持规范化操作是希望画廊能长久生存下去。为艺术作品定价是规范化操作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除非出现奇迹,画廊不太可能一夜暴富。但以爱艺术的理想和平和的心态经营,画廊获得丰厚回报是可期的。

定价是艺术作品销售的第一步,其中有画廊对艺术作品价值的评估,热销的持续期等多方面考量。更与画廊对市场的洞察有关,包括艺术市场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度和期望值。一般我们会与艺术家认真商量价格范围。定价方法在营销学中都有专门的说明。我们的经验是,一看艺术家本身的艺术地位和市场认可度;二看作品艺术性和艺术价值,这包括艺术作品是否为艺术家的精品力作,以及每年可售作品产出量等等;三看整体市场状况,经济大气候和艺术销售、艺术收藏的趋势等;四看客户目前能接受的程度。市场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如上所述,价格的调整要合情合理,切忌急功近利地盲目抬价和大跳水。

我们体会到当艺术家对画廊专业性和客观分析能力认可时,定价合作过程会进行得比较顺利。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会让市场,即营销实际情况来说服画家。偶尔也会因此而坐失销售艺术品的良机。但既然是合作,画廊和艺术家有一个磨合过程。有时候,画家会提出种种理由要求标价高些,比如“谁的价格已经到多少万了,我不能比他低”“我学生的作品已经到多少万了,我怎么能比学生低呢”,所有这一切,作为中介全应该理解。但是,最终还要按艺术市场实际和艺术作品潜在增长能力决定。况且,随着画廊的有效运作,市场销售是会出现良机的。

有两位与我们合作的海外雕塑家再三对我们说:“不要上拍卖,也不必调价”,让我们按商定价格坚持了六年之久,这是由于于他们更在意国际市场的均衡性。有几位我们代理的艺术家,其作品价格在十多年前从三五万元人民币进入市场试水,到最后上涨到四十万、六十万、一百万甚至更高的价位。虽然作品的画幅与创作内容发生变化,但更为重要的是在画廊的推广和宣传下,其市场认可度、知名度大幅提升,获得行业内的充分肯定,美术馆的认可,知名大藏家的跟入。在种种因素的综合推动下终究形成价格比较稳定的上涨。

在商言商,价格关系到代理艺术家和画廊的生存及代理关系的持续。画廊有效地推行与运作是艺术作品价格上涨最为关键的动因。作为专业经纪,我们对于某些艺术人士“自卖自销”的现象并不看好,特别是让少有市场运营经验的配偶或子女操作。中介经纪是现代市场专业化分工成熟的现象。艺术作品不是成批生产的灌装可口可乐,它包含着创意、情绪和才华,让中介“慧眼识人”才是真正的上策。

相信有朝一日终会出现,有重要画廊、品牌画廊和名经纪人代理的画家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高于“自产自销”的结果。寻找重要画廊或经纪将成为艺术家步入市场的职业习惯。

数字营销确实是具有说服力的一种营销手段,即以拍卖价格升值、保值的数字说服客户。但是,更为生动的艺术软性营销是讲好“故事”。所谓讲故事,无非是叙说艺术家其人其事。比如艺术家人生奋斗故事,艺术家创作作品时的思路、背景与细节,作品流传中的收藏故事等。真实生动的故事具有一定感染力,一方面可以拉近客户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让人们从人文角度认识艺术家;另一方面,在故事的渲染下绘画与雕塑作品可以变得更加生动起来,会增添收藏的乐趣。艺术品大多就是感性的产物,生动、真实的故事增添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艺术的传奇性。无论是大师及其作品,还是刚进入艺术市场的青年画家,在推广和推介中讲出他们的好故事都是推销其作品的好方法。客户甚至会津津乐道地传播这些故事,为收藏一件有意义的作品而感到兴奋。我们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时,讲解员也会常常讲解一些非常有趣和动人的故事,让我们对作品和艺术家有更深的了解。有人认为讲故事是炒作。其实,只要诚信在心,不是瞎编乱造,讲好有关艺术家及其创作背后的故事应当成为商业运作的有效手段,就是让艺术家创作激情通过营销传播感染给观众和艺术爱好者。梵高、莫奈、张大千、齐白石等,在显赫声名的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为之加持。

善于挖掘故事(而不是编造),巧于讲故事,足以显示画廊代理的传播能力。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故事可述,更何况以创造力为生的艺术家。我们是一个讲故事的画廊。好故事也并非信手拈来的,这需要经常与艺术家进行艺术对话。采访艺术家是一种富有乐趣的经历,在对话和聊天中常常会发现富有宣传价值的内容。绘画雕塑都是艺术家生命所在。我们的代理、代销,都会多次采访展览的主要艺术家,让他们自然地讲述出与自己创作有关的体悟和感受。有些艺术家十分健谈,但是许多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画廊有责任要挖掘好故事,努力将一个有灵气、有才气、有潜力的艺术家比较全面地推介给大众、客户和收藏家。比如,我们对仇德树、薛建华、甘锦奇和赵尔俊等画家都进行过多次深入采访,最终写出比较有分量的文章。对海外的几位雕塑大师,我们也多次了解和传播有关他们的创作故事,推动了几百件雕塑的销售。有时艺术家朋友也会提供很有趣的材料。如陈逸飞的好友画家吴健常常会谈到与陈逸飞一起创作时的细节故事,会回忆一起参观看画、评画的情景,使我们在介绍有关展览作品时更加生动、充实。

我以对旅美画家赵尔俊的采访为例,说明讲好故事的重要性。赵尔俊的《黑白之间》作品系列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如她自己所说,她期待能借作品激发人们从灵魂深处思索“人从哪里来,又走向哪里”。她常常将作品中的形象命名为亚当或夏娃。经过多次采访,我们了解到她的祖先是清朝正蓝旗皇族,被派遣到四川守戍。她赴美留学时接触到了基督教,这应该是作品中亚当夏娃命名的来源。于是,我们从“格格”到“基督教徒”这两个极大的身份反差中寻找她的人生轨迹。又了解到她乒乓球技术高超,少年时曾经梦想成为一位运动员,但因为家庭出身,终被国家队拒之门外。受打击之余她转而求艺于自己的姐姐。于是,如今我们少了一个乒乓球运动健将,却多了一个杰出的女画家。这些故事细节对宣传艺术家和推进作品收藏都具有极好的推动作用,她的人生故事也揭示了她的画作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氛围的原因。可见,讲好画家故事,对于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更好地宣传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专业团队是在长期的经营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新兴市场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从谈判、签约、展览、布展、公关宣传、媒体联络、客户服务、市场调研、清点库存、财务会计等,画廊工作人员通过实践一步一步熟悉业务,终于掌握了从策划到运行的各种技能。上海艺术市场是在这几十年中形成的,所以,在最初阶段根本无法找到合格的艺术销售人员,只能采取培养的方式。一旦团队形成,无论是大型展览还是大型项目,我们都以自己团队为主。同时我们联络长期合作的资源,让服务对象满意,成为上海颇受好评的画廊。画廊能拥有自己的一支专业队伍很不容易,一个极大的好处是能抢时间办事,配合默契,互补互助。我们这支队伍组建十多年来基本稳定,所有职工的工龄都在十年以上,这在一般艺术公司和画廊是少有的现象。一个画廊拥有超强凝聚力的团队是经营成功的保障。一些工作人员和艺术家、收藏家都成为好朋友。很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几乎人人都收藏了艺术品,真正是做一行爱一行。培养员工的另一个要点,是提升他们的市场洞察力,向不同的客户推介符合其审美的艺术品和艺术家。

为了让工作人员了解和感受艺术,我们常常组织他们参观美术馆和其他画廊举办的重要展览,参加艺术讲座。我们还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不时地让工作人员去其他画廊参观,了解市场实况,甚至集体到国外艺术馆参观访问。我们代理的旅美画家吴健就曾经带领我们团队参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亲自讲解作品。每一次画廊举办的重要展览,在展览前我们都让参展艺术家为大家讲解自己的创作体会,并提供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供参阅。在讨论艺术家艺术定位,艺术特色,作品定价,作品推广时,我们常让大家参与,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共识。展览结束后,我们会及时总结办展心得。久而久之,一支配合默契的专业队伍就形成了。画廊本身就富有艺术氛围,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对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保留优秀的员工都是有利的。同时要给他们有成长发展上升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