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博览会的兴起是与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也与政府的资助分不开的。1993年11月,由政府资助的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广州开幕。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第一次博览盛会,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内外艺术家、画廊、评论家和收藏家的注意。随后艺术博览会蓬勃发展,北京、上海、杭州、大连等城市也相继举办了艺术博览会,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规模最大。尽管这些艺博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它们对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上海艺术博览会创办于1997年,是在借鉴了北京、广州和国际著名艺博会成功经验后建立的,其宗旨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繁荣发展艺术市场”,以“高质量、高规格、高品位”为办展目标。作为当今亚洲规模最大,颇具影响力的上海艺博会,其在十八年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组织机构上讲,上海艺术博览会的发展经历了从政府行为到市场行为的过渡。中国的艺博会在发展初期,都是由政府主办的,例如1993年在广州举办的第一届中国艺术博览会由国家文化部艺术局主办。1994年第二届中国艺术博览会由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由文化部办公厅主办,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承办。1997年,上海艺博会成立,主办方是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政府。这反映了在我国艺术市场发展的初期,艺博会都是靠政府的拨款或是政府的支持才能得以举办。政府不仅在招展、宣传、招商上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同时在海关、公安、运输等各个环节上进行协调,不难看出政府在艺博会形成之初所起到的推动与调控管理的作用。
上海艺术博览会的LOGO
从早期艺博会的定位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主办方对艺博会的模糊理解。政府一方面认定艺博会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又把艺博会视为一种繁荣艺术创作的大型艺术展览活动,正如1993年首届广州中国艺术博览会的开幕致辞中所说:“博览会从繁荣创作和培育市场着眼,改变以往国家拨款举办艺术展览的单一模式……使中国艺术博览会能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艺术创作的繁荣和艺术市场的发展,为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此次不同于以往由国家拨款举办展览的模式,是以向参展单位或艺术家出售展位的方式进行展销。”这像是把当时的艺博会看作是一次不用国家拨款的全国性美展。高天民在《艺术博览会与中国文化战略》一文中指出了这一现象。他认为这种观念不独为主承办者所有,也普遍存在于当时与会的艺术家中。他们或者认为这是一个由文化部主办的又一种形式的高规格的全国美展,这对于大多数缺少机会或能力而无缘于审查严格的全国美展的画家来说,艺博会是圆梦的好机会。相比之下,上海艺博会从1997年创办时就十分在意自己的文化形象和定位,在1997年上海开幕式的致辞上就提出“促进文化交流、规范艺术市场、推动艺术发展、繁荣”的宗旨和“国际化、精品化、规范化、多元化”(1997年上海艺博会画册前言)的目标。
在运营管理上,上海艺术博览会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直接管理。由于文化项目的管理、政策设置涉及很多政府管理部门,例如把关文化意识形态的广播电视局,还有文化局等。这些部门的管理职能划分得很细。为了把这些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就需要成立一个组织委员会,并由副市长一级的领导作为组织委员会的主任。这样做就为举办重要活动提供了方便。2005年以前,上海艺术博览会均是由该组织委员会办公室来进行运营管理,主要是组织委员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操作,其他方面的领导不加干涉。这符合当时所提出的“政府项目、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的理念,是上海市政府确认的方向。上海艺术博览会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办公室是一个组织形态很灵活的机构,一年组委会最多会开三次会议。会议主要是联系政府各方相关部门以及艺术委员会(简称艺委会),以确定该年上海艺术博览会的举办时间、规模、定位、档次、侧重点、未来市场走向等问题。
首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作为上海市政府的重大文化项目,主要是起到活跃文化市场以及把文化艺术带入市场运作的作用,而非单纯牟利的商业项目。上海市政府更关注的是上海艺术博览会的社会效益以及安全问题,并不需要其上缴利润和创收。组委会办公室作为艺术博览会的承办机构与上海市政府没有利润的划分,具体操作模式是组委会首先将场地租下来,然后将除去安全通道之外的面积分割成块分租给展商,除了所收取的展位租金外,其他收益将投入到下一届艺术博览会的运作成本中去。接下来的几届上海艺博会都是照此模式在运行。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对非营利机构功能认识的加深,国家政府部门开始退出主办方,艺博会逐渐走上纯商业化的道路。例如1997年北京第五届中国艺术博览会由国际旅游年组委会和中国文化艺术总公司联合主办,文化部不再担任主办方。2005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上海艺博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成立,全权负责对上海艺术博览会的经营性运作。上海艺博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是一个承办政府项目,并完全市场化运营的私营企业。这为上海艺术博览会真正走上市场化道路写下了关键的一笔。从2005年第九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始,其组织机构转变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上海艺术博览会组织委员会为其主办方,上海艺博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为其承办方。上海艺博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力图以专业化与国际化的运作方式打造上海艺博会的品牌,并成立了由艺术评论家、艺术史家、专业策展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由艺术经营者、艺术家、相关政府人员组成的艺术委员会,由展览策划与营销、媒介宣传与推广、企业赞助与公关、艺术产品设计与维护等几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将艺术、市场、会展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分工合作,使其在操作层面达到专业化的高度。这种以公司化独立运作,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项目运作有机结合这样的组织架构,无论在资本运作的专业度,市场开发与维护,还是品牌化经营与合作等方面,都是官方体制主导下的政企不分的艺术博览会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另外,在经营上,上海艺博会将品牌建设与推广当作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并强化与其他博览会的区别,逐渐成为它的发展策略,这也符合世界艺博会行业的发展现状。
从参展主体上,上海艺术博览会也是经历了从个体艺术家参展到以画廊为主体参展这一过程的转变,这也反映了中国艺术博览会的特色。按照西方艺术博览会的运作体制,参展商一定是画廊,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但在90年代初的时候,当时中国的一级市场还很不发达,真正专业意义上的画廊屈指可数。比如在上海,除了国营性质的百年老店“朵云轩”,真正意义上的画廊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向西方艺博会那样招展高质量的画廊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中国的艺博会发展之初,主办方虽然提出以画廊机构为参展主体,但实际参展主体是由个体艺术家,专业画院、艺术团体、艺术院校和画廊构成,国画、油画、雕塑,传统的、当代的,甚至还有珠宝、陶瓷等,不分类别、不分区域地混杂在一起,使人产生“摆地摊”的感觉,艺博会变成了艺术类产品的大杂烩。可以说至今没有真正意义上“二级市场”式的艺术博览会。有的艺术博览会虽然不接纳画家个体,但是也不全是画廊,而是画廊加“艺术单位”,严格地说,这仍不是以画廊为主体的“二级市场”。既然市场要按“级”设置和管理,那么首先要强调市场的本质。要想建好“二级市场”,那就先要建好“一级市场”。然而现在的“一级市场”状态不容乐观。在80年代一哄而起的画廊业的萎缩不值得可惜,有些名为画廊,严格地说并不具备现代艺术市场的特征。艺博会已经存在八个年头了,能够到博览会来买展位的画廊的数量依然很少,指望以真正的画廊“填满”艺博会的展位,尚待时日。所以,艺博会依靠什么来建立“二级市场”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困难抉择。此外,“艺术单位”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更不能算是“一级市场”形态,参展的专业画院、艺术团体、教学单位、艺术行政机构等从哪个方面说都不具备“一级市场”的性质和功能。在一级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作为二级市场的艺术博览会在品质上很难有保证,更不要说有所提高了。从市场规范的角度讲,不仅个人艺术家不能参展,那些不具备商业身份的机构也不能参展(如院校、画院、非营利艺术中心)。王林在《中国的美术文化亟待建设》一文也指出:“艺术博览会应该是画廊展示、推出自己的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场所,严格地说,画家自己到博览会上摆摊设点,无益于市场建设。正规的艺博会必须是画廊有一定历史,有推出的画家,有相应的档案资料,既是艺术商品交易会,又是艺术创作展示会”。在这种模糊混乱的状态下,上海艺术博览会率先在参展制度的规范化方面做出了努力。(www.xing528.com)
从1997年举办之初上海艺博会就将其目标定位为“国际化、精品化、市场化”,并将目标盯在了画廊这个市场运作主体上。其高起点的规范性不仅为国内其他艺术博览会提供了参照,而且使上海艺博会向国际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经过几年的努力,上海艺术博览会所呈现的整体格局中,画廊的比例每年都在逐步提高。比如1997年上海艺术博览会参展的画廊与艺术单位共117家,达参展数量的88%,海外画廊参展数量达到54家。从第二届开始,组委会将国际市场的宣传、招展等工作与各国艺术代理商进行商业合作。例如,组委会在法国就全权委托给一位巴黎的艺术代理人,而且组委会特意将较为成熟的巴黎艺术家优先安排在三楼。美国方面也是授权给代理商,还有欧洲的比利时、奥地利等都是如此运作,以国际化的商业运作模式来保证上海艺术博览会的国际化和规范化的市场定位。1998年第二届参展画廊与艺术单位占到了95%。1999年第三届时,主办方明确提出“拒绝个人参展”。
到了2000年,上海艺博会杜绝个人参加展览,只接受画廊与艺术机构参展,专业性也进一步加强,将展示目标主要集中在现当代艺术品上,吸引了诸如上海艺博画廊、香格纳画廊、华氏画廊等当时比较优秀的画廊参展,体现出与艺术博览会国际规则接轨的特征。“人们对2000年上海艺博会普遍产生好感,一方面是由于该届艺博会的组织工作较往年有明显进步,另一方面,上海艺术博览会被当作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一个固定项目而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上海艺博会前后开幕的还有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展会期间还有十多个外围展览在上海市的各个画廊举行,一时间整个中国美术界目光都在上海定格,还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艺术家、艺评家和画廊经营者来到上海,这为上海艺术博览会营造了一个非常理想的氛围。”2000年第四届上海艺博会还邀请中国艺博会、广州艺博会、大连艺博会、西湖艺博会同行赴会,展示形象并实现交流互动。
为了促进艺术品市场的规范与发展,扶持国内画廊业的发展,2003年,上海艺博会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首届“上海艺术博览会画廊邀请展”,有来自全国的42家画廊被邀请参展。这个展览项目初衷是扶助画廊经营,所以艺博会无偿向画廊提供展位,但对展出作品的原创性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除了每年一次精心为画廊搭建展示和交易的平台之外,上海艺博会还加强了在日常工作中对画廊的扶持和推介。在艺博会的官网为参展画廊提供宣传渠道,定时发布画廊动态和信息。上海艺术博览会通过这些举措,也使得许多艺术家转变观念,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代理画廊,力求通过画廊来进入艺术博览会和市场。这种将画廊作为主体的概念和方法,不仅推动了画廊的发展,也同时在逐步规范市场,使二级市场艺术博览会的健康发展建立在良性的一级市场的发展上。
上海艺博会的展览平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商业平台,一个是学术平台。商业平台主要包括画廊展和VIP服务系统,学术平台主要包括主题展、论坛与公共项目。从1997年到2005年,上海艺博会主要是注重于商业平台的画廊展。画廊展是艺博会展览的主要形式,展出作品是由画廊申报,经艺博会艺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展出。在这里,艺博会主要是为画廊搭建展示和交易的平台。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艺博会作为一种商业活动,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营利。
2006年,上海艺术博览会增加专题展,引入策展人制度,推出“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目的是挖掘新生力量,为年轻艺术家搭建一个展示平台。同时在展览期间还举办相应的艺术论坛。“青年艺术家推介展”的创办,在国内各种艺博会中还是首次,显示了上海艺博会的学术追求。后来这个板块作为固定的展览项目,成为上海艺博会的特色。
从2006年到2013年,“青年艺术家推介展”更多关注的还是展览的学术性。比如在2006年,“青年艺术家推介展”邀请批评家王林担任策展人,并邀请殷双喜、顾丞峰、陆蓉之等10人组成专家推介团,联手向公众、藏家和画廊推荐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艺术家。在专家推介的基础上再作评选,最终确定了50名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参展。其中,上海籍的青年艺术家占据了14席。本次“青年艺术家推介展”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4名。在预展晚会上,组委会还专门举行了颁奖仪式。
到了2014年,“青年艺术家推介展”的主办方产生了变化,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参与“青年艺术家推介展”的青年艺术家推介工作,并和上海艺博会组委会共同举办。推介展更多地关注作品的市场状况。推介展还扩大了参展艺术家范围,包括韩国、台北、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艺术院校学生都可以报名申请,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评审委员会最终从报名的近500幅作品中挑选了50名青年艺术家的134幅作品参展。在扩大参展区域的同时,作品的形式也更多样化,影像、装置等作品也在展览中出现。同时为了突出青年艺术家是艺术未来的主题,从展场的整体设计、标识导览、布展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至2014年已经举办了九届,作为一个发掘新生力量,展示青年创作才华的平台,为画廊和收藏家提供了解青年艺术家的窗口。
上海艺术博览会推出“上海艺博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