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始于人类的本性和需要。秋收冬藏,从储藏食物起,超量的东西要保管,有收藏是很自然的。文化、思想、艺术凝聚在一定形式的载体中,于是收藏这些载体如石刻、青铜器、古书籍、器物、书画、雕塑、手稿、文献,就是自然的行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收藏历史。孔子说,“吾好古而敏求”,现在全球最顶尖的华人收藏团体香港敏求精舍,就是以此命名的。据说老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馆馆长和文物馆馆长,但他收藏了什么东西,已无从考证。
我国的收藏起于中原一带,由历代帝王的宫廷收藏和文人收藏形成两大系统,影响至今。宫廷收藏是一种政府收藏,延续到今天中央和省市二级庞大的收藏机构。文人收藏以古代官、商、士为主体,曾起过很大的作用,几起几落,经过改革开放,又呈现恢复和发展的势头。
古代的皇帝有极强的权势,他们征集宝物的能力很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人间的宝物也自然归他所有。梁元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徽宗时代以及康雍乾三代,内府的藏品极为丰富,当然,遭遇战火和自然灾害也多,集中在一起受到的破坏也极为巨大。
历史在明代出了一个拐点。日理万机的皇帝不再亲自掌管内府收藏,而把这部分权力下放给太监。发不出薪俸的时候,将书画、文物“折俸”给官员,导致藏品大量流向民间。在明代出现了另一道收藏风景线,私家收藏兴旺了起来,松江的董其昌、苏州的文徵明都是当时的代表。(www.xing528.com)
现在有一种风气,研究上海的历史,讲上海的故事,似乎越古越好,已推到了6 000年以前。而上海城市的发展以及价值,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对国内的示范意义,并不在远古而在近代。把近现代上海的故事讲好了,情况讲清了,就是把上海的主要价值挖掘出来了。
讲上海的收藏也是如此。就空间来说,松江、嘉定、奉贤、金山、青浦、南汇、宝山、崇明等十区县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分两次划拨上海的,就时间来说,明以前或者近代以前的收藏,与其他地区相比,一点也不典型。就文物的创作、保存、流转和收藏,都产生不了全国性、甚至区域性的影响。
中国由农耕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变,比西方大约迟了150年。而早期上海的崛起大约在晚清民国时期。所以,本章集中于晚清民国、新中国和改革开放三个时期。这是三段互有联系但各有明显差异的时期,对全国研究收藏史有启示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