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二战前技术教育的发展综述

二战前技术教育的发展综述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教育扩展当归功于女子工业学校的创立。技术学院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样,澳大利亚各州对包括技术教育在内的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技术学院发展很快。它们获得了理事会下的自治,但是通过技术总监董事会接受州教育部的指导。1909年昆士兰州宣布管辖布里斯班技术学院。1902年,昆士兰州建立“技术教育董事会”,由于

二战前技术教育的发展综述

从严格意义上讲,澳大利亚技术教育最早是在新南威尔士发轫的。在澳大利亚早期,除了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以外,在1798年出现了技术教育与培训。据亨特报告,为了他们植物湾能够接受一些所用的机械设备,1798年当局把年轻的犯人分派到一个叫“技工帮”(artificers’gang)的组织去学习技术。这可以说是有文字可考的澳大利亚最早的技术教育形式。在1801年底“女子孤儿学校”在悉尼创办,开始实施一些技术培训。在那里教授49个女孩一些有关女红、阅读、纺织和写作等方面的技能。到1806年,有一些成为仆人,8个成为学徒之后做了官员的妻子。[2] 到1805年,为男子准备的学徒制初步发展。1808年,《悉尼政府公报》还出现了招聘海员学徒的广告。由于当时劳动力缺乏,即使很少培训或者没有培训的人也能找到工作,这表示早期殖民地的技术教育处于萌芽状态。尽管形式比较简单,仅仅表现为“技工帮”组织、女子孤儿学校的某些技能培训和男子学徒制草创,但是为后来正规学校技术教育做了准备。

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教育扩展当归功于女子工业学校的创立。根据目前的资料,1826年,在达令夫人支持下,在悉尼创办的女子工业学校可能是澳大利亚第一所技术学校。学校主要是培训女孩特别是犯人女孩成为家庭仆人。这所学校属于英国国教派寄宿制的教会学校,存在了100多年。相对地说,女孩的就业形势不如男孩,所以澳大利亚最初的技术学校是女子工业学校,培养的目的不是产业工人,而是家庭仆人。虽然它是以培养家庭仆人为主,不需要多少技能,但是它的名字是“工业学校”,存在的时间较长,所以它可以看作是澳大利亚最早的技术学校。何况当时生产力比较低下,生产工具比较简陋,劳动技能比较简单,也不需要经过大量长期的技能培训。

比较正规和影响较大的技术教育则是发端于塔斯马尼亚,此后其他州才开始这种正规的技术教育。一些工商巨头和其他人在1827年创办了塔斯马尼亚州的霍巴特城技工学校(Hobart Town Mechanics’Institute),目的是在艺术和分支科学方面给予指导和教授一些有用的知识。直到六年以后悉尼才创立了类似的技工学校,1833年建立的悉尼技工艺术学校(Sydney Mechanics School of Arts)是新南威尔士州正规技术教育的肇始。这所学校多年来一直从事技术教育,第一个职业班机械制图开办了32年,直到1865年才被其他专业取代。[3] 到1840年,纽卡斯尔、墨尔本、阿德莱德、布里斯班等地都建立了类似的教育机构。这些技工学校和艺术学校各自的差别很小,基本上都是设置讲座课程,开办图书馆和阅览室。[4] 之后,技术教育不断完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办学层次逐步提高。

维多利亚州的技术教育可以追溯到1839年在墨尔本建立的第一所技工学校。其课程集中在博雅教育、道德、社会规范,实际上很少教授机械方面的知识,特点是社会再现而非社会进步。由于这个学校不能满足工人的需要,所以慢慢衰落了。詹姆斯·考斯默(James Cosmo Newberry)在墨尔本科学博物馆的办学经历遭受了同样的命运。早期的技术教育侧重普通文化知识的学习,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训,以至于生源不足经费困难。早期和技术与继续教育始终保持联系的是1870年创立的巴拉腊特矿业学校和1871年创立的本迪格矿业学校。在19世纪末,许多其他社区背景的和州议会控制的乡镇技术学院纷纷效仿他们,其中最著名的是1887年成立的工人学院,后来成为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19世纪,在技工学校创立的同时,学徒制是培养技术工匠的重要方式。在早期的澳大利亚殖民地,技术学校或者职业学校很少,所以在19世纪初期学徒制发展迅速,它对于培养劳动力十分重要,各州通过了一系列的学徒制法律,新南威尔士和塔斯马尼亚在1828年和1844年分别通过了这种法律。

技术学院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1891年3月9日创立的悉尼技术学院是新南威尔士州最早的技术学院,也是澳大利亚技术学院的先驱。开始,它没有自己的校长,州技术教育总监既负责学院的管理工作,又负责州公共指导部技术教育处的领导工作。1892年的入学人数是3858人,经过一段低潮和下降以后,到1902年人数增加到5903人。它开设了不同等级的四种教育:证书、文凭、高级学位(Associateships)、会员学位(Fellowships)。

图1-1 1904年珀斯技术学校(www.xing528.com)

1902-1917年是教育改革时代。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建国,新的乐观主义精神弥漫在澳洲大陆,他们深信每前进一步都会获得更好的收益。这样,澳大利亚各州对包括技术教育在内的教育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概括起来,有关技术教育的改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中等技术教育,建立新的中等技术学校。如图1-1可见,1900年5月16日开学的珀斯技术学校校园场景。1913年,新南威尔士州在技术学院内建立了补习性质的“继续学校”,为即将进入贸易学校的小学毕业生实施必要准备课程。1916年之后,塔斯马尼亚州仿照维多利亚州创办初级技术学校和技术学校。第二,着手发展较高层次的技术学院。澳大利亚的技术学院是在19世纪末开始建立的,初步的发展是在建国后的20世纪初叶。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技术学院发展很快。1906年在俄科斯维尔(Erskineville)的一个老靴厂开办了制靴班作为悉尼技术学院的附属,它既是工厂又是学校,即教学又制鞋。从1909年悉尼技术学院的校园规划图,我们可以洞悉那个时代它的宏图发展。它设立了十几个实验室和实训场地,字迹比较清楚的有“铸铁厂”、“铁匠铺”、“电气工程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羊毛分类场地”等。这些实验条件在当时属于十分先进的。维多利亚州扩大技术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到1910年矿业学校和技术学院达到19所。它们获得了理事会下的自治,但是通过技术总监董事会接受州教育部的指导。昆士兰州则是政府逐渐控制技术学院。1909年昆士兰州宣布管辖布里斯班技术学院。第三,设立专门管理技术教育的机构和组织。1902年,昆士兰州建立“技术教育董事会”,由于它和技术学院产生了摩擦,1905年被废止,技术学院总监取而代之。1916年,塔斯马尼亚州组建了“技术教育调查委员会”,之后在教育部建立了技术教育处。这些组织和机构的建立促进了澳大利亚技术教育的发展。第四,澳大利亚各州十分重视技术教育的立法。1908年昆士兰州通过了《技术指导法》,把布里斯班的3所技术学院合并成为一所布里斯班技术学院。维多利亚州1910年教育法案是事关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其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更为有效的技术教育体制。这个法案主要执行“芬克报告”(Fink Report)的两项建议:一是在州教育部内建立技术指导处,1911年3月唐纳德·克拉克被任命为技术学校总监;二是建立介于小学和高级技术学校之间的专门学校,到1913年开设了6所初级技术学校,提供两年制培训课程。[5] 1917年南澳大利亚州政府颁布了《学徒技术教育法》,强迫所有学徒在技术学校学习三年部分时间制课程。总之,这个时期澳大利亚建立了高中、高级小学、辅助贸易学校、夜间继续教育班、中等技术教育和技术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的系统。在这种体制接受培训的男孩,会进入工厂日间技术培训班。实际上进入这种技术教育性质的综合中学以后,由于缺乏学术性知识,往往不能从事专业工作或者公务员工作,只能停留在工厂。这次教育改革,大大推动了技术教育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在世界技术教育历史上都达到了先进的和发达的程度,是澳大利亚技术教育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环节,从而奠定了技术与继续教育的坚实基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澳大利亚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技术学校蓬勃发展,遍布城市乡村。我们透过关于技术教育的建议,可以了解20年代技术学校的发展情况。1931年2月17日维多利亚州教师工会主席克莱默(W.Cremor)给《教育部门经济》杂志的编辑写了一封信。他提出了四点建议:①应当关闭城市技术学校的某些高级夜校,因为学生必须有住宿的地方;②某些乡村的高中和技术学校应当合并;③应当抑制技术中学之间针对小学生的广告竞争,1929年一所学校在自我吹嘘方面花费了937澳镑;④应当进行教育制度调查,尤其要消除高中和初级技术学校的重叠,[6] 因为192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许多工人失业,工厂关闭,从而办学经费遇到了一些困难。这四个建议归结一点就是要压缩合并技术学校,不仅要压缩初级技术学校还要压缩高级技术学校。究竟这个建议是否被采纳,很难考证,但是从这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技术学校红红火火的场面。

由于澳大利亚的技术教育大多是一些团体、组织或个人资助的,随着技术教育的发展,单靠私人捐助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于是政府资助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1936年3月,在墨尔本召开的教育部长会议上,D.H.庄蒙德(Drummond)提出政府应当给各州教育提供资助,特别是技术教育的经费补贴。理由如下:①技术教育是完全或者半成人的教育,在组织上与工业、商业和贸易密不可分;②它与支柱产业发展的关系密切,比如采矿业、伐木业、渔业、农牧业、乳品业和园艺业;③这也是政府保护性税则的有机组成部分;④能够消除结构性失业,一方面增加产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另一方面在新兴经济部门吸收新生代就业;⑤借此整顿技术资源加强国防。[7] 与之遥相呼应,在1940年,澳大利亚教师联盟也极力呼吁政府资助技术教育,他们声称:“联邦应当给予教育特别是技术教育以财政资助。”这些政策上的呼吁成为政府资助的先声,为以后的政府资助技术与继续教育体制的创立进行了理论上的和舆论上的准备。

二次大战期间,澳大利亚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为60年代技术学院大力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到1938年,社会对技术教育的兴趣大大增加。工业化被看作是减缓失业和刺激经济复苏的手段。二次大战刺激了进一步的工业化,并且导致联邦对技术教育的资助。1937年以后,南澳大利亚已经加速了工业化进程。这鼓励了中等水平的技术教育的发展。作为南澳大利亚第一所多科学校,1943年开办了外勒技术高中(the Whyalla Technical High School)。这些多学科学校既提供学术性又提供技术性的教育。在维多利亚州,1946年初级技术学校的学制从3年增加到4年。到1947年,中等技术教育在许多州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新南威尔士有3所技术高中,3所家政高中和3所农业高中。

随着中等技术教育在数量上的增多和质量上的提高,高等层次的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学校迅速膨胀。由于澳大利亚在“二战”中几乎没有什么战事,“二战”后期,澳大利亚是盟军军事装备和军用物资的重要供应基地。现代军事工业急需大量各种各样的技术能手和专家。在1940年到1945年期间,联邦技术培训计划在60个培训中心培训了119 518人。军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的兴旺,制造业的兴旺需要大批的高层次的技术工人,这刺激了技术学院的发展。在新南威尔士,技术学院注册的人数从1940年38536人增加到1947年的60185人。[8]注册人数增加了将近一倍。“二战”结束以前,主要面向青年学生的技术教育在数量上和层次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成人教育虽然赶不上技术教育,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也有了大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