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外交辞令拒绝法,既给对方留下了一点儿希望之光,不至于让对方太难堪或太失望,又为自己争取到回旋的余地。
遇到不想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外交官们总是能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搪塞问话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外交辞令。外交辞令一般适用于外交场合,指的是客气、得体而无实际内容的话,有人形象地称之为“没有错误的废话”。
在一些重要场合,国与国之间交往一般会使用外交辞令。它的特点是,说话往往只说一半,或者使用各种托词。表达赞同时,可以用“理解”“同情”“注意到”“不提出异议”等不同程度的词;表达关注时,可以用“感到不安”“深感遗憾”“严重关切”“强烈谴责”等不同含义的词。
一名娱乐报刊记者为了采访某明星,首先打电话给他的经纪人。
经纪人接通电话后,耐心地听完了记者的解释,明白了他的采访意图。但是按照规定,该明星接受采访前必须要经过他本人的同意,所以经纪人无法应允记者的请求。
无奈,经纪人只好答复记者:“抱歉,这位记者朋友,我很理解您的工作,不过他现在正在度假,而且除非他主动联系我,否则连我也不知道他的去向。所以,我不得不向您表示非常的遗憾,恐怕他暂时没法接受您的采访。”
这名娱乐报刊记者不依不饶地说:“既然如此,不采访他也行,您只需要替他回答我一个问题。我想问的是,据说他近期有结婚计划,不知传言是真是假?”
经纪人回答说:“我很想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但是这属于个人隐私,而且我的回答没有说服力,所以恐怕只有他本人才能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不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事实总是比传言更有说服力,不是吗?”
在生活中和职场上,当你暂时无法回答“是”或“不是”时,可以说一些搪塞话,模糊界定“是”和“不是”,比如,可以说“天知道”“这个嘛……暂时不好说”“等等看吧,事实会告诉你的”。
职场上有很多人因为不懂得使用外交辞令拒绝法,拒绝他人的方式不对,最后吃尽了苦头。尤其是和领导相处,不懂得如何拒绝自己的领导,伤了领导的面子,最后很可能断送了自己的职场前途。
徐主任拿来一叠厚厚的文件,足足有五十几页,对秘书何娟说:“这是明天开会时要用到的资料,你把它转成电子稿,然后打印出来,下班前交给我。”
何娟看了看表,离下班只剩下一个多小时了,而徐主任的手稿写得又那么模糊,平时完成这项工作至少需要一天工夫,今天竟然要求一个多小时完成,怎么可能呢?于是,她不满地说:“这也太多了,我怎么可能完成呢?”(www.xing528.com)
徐主任的脸立即沉了下来,冷冰冰地说:“什么?太多?不能完成?那就请你去一家钱多、活少的公司吧!”
何娟一脸茫然,不解地问:“您一下拿来五十几页,平时要一天才能完成,今天却只给我一个小时,能完成才怪呢!”
徐主任不满地说:“你平时工作就很消极,经常这也完成不了,那也完成不了,既然什么都完成不了,我为什么还请你做我的秘书呢?”
何娟心高气傲,怎么可能受这样的委屈,听了徐主任的话后,她知道自己是没法继续在这个公司待下去了,只好选择离开。
何娟的离开令人感到惋惜,不过也是可以想象的,她直接生硬地拒绝自己的领导,给领导一种不服从命令的感觉,让领导威信扫地,怎么可能不被“请”出公司呢?其实,她可以先埋头工作,或者说:“这有点儿难度,我尽力试一下。”半个小时后把完成任务的情况汇报给徐主任,并委婉说出她担心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请徐主任想别的办法。如此一来,徐主任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要求多么不合理,自然会延长期限或请他人协助完成。
使用外交辞令拒绝法的优点在于,既给对方留下了一点儿希望之光,不至于让对方太难堪或太失望,又为自己争取到回旋的余地。相比直接拒绝,运用外交辞令拒绝法,既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又不至于伤了彼此的和气。
张琴当上了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有些人为了巴结她,利用各种机会请她吃饭。她认为,假如接受这些邀请,不仅会耽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会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思之再三,她决定应“模糊表态”的方法来应对,既不拒绝,又不接受。
一次,有一个人利用自己过生日的机会请她去饭店吃饭。张琴知道他不怀好意,很可能是想利用这次机会讨好她,谋求个人的利益,所以不想赴这个宴。可是,毕竟是多年的同事,怎么好意思直接拒绝呢?于是,张琴对他说:“你请我吃饭那天,总经理可能要带我去见个客户,这样吧,如果那天我有时间,肯定会去参加的。”
张琴的言下之意不难理解,如果没有时间,就没办法参加了。虽然是拒绝的意思,可是换种方式说,却具有缓冲作用,不至于让人听着不舒服。
拒绝的话不能轻易说出口,因为有很多忌讳。不懂得拒绝方法的人,很可能因为一两次拒绝就得罪了相交多年的朋友,断送了两个人的友谊;而善于拒绝他人的人,虽然经常拒绝他人,可是却从来不会招来埋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