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汉学除了对首场“四书”文和乡试、会试、殿试的策问产生重大影响外,对第二场的“五经”题也产生了影响。元代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复行科举,颁布条制,规定汉人、南人的第一场除了明经经疑二问外,还试经义一道。士子各择一经应举,《诗经》主朱熹《集传》,《尚书》主蔡氏,《周易》以程氏、朱氏为主,兼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及胡安国《传》,《礼记》用古注疏。洪武十七年(1384年)颁布的“科举成式”规定,《诗》主朱子《集传》,《易》主程、朱传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春秋》主三《传》、胡安国《传》及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252]。到永乐年间,《四书五经大全》颁布,用以科考衡文,废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易》主程《传》、朱子《本义》,《书》主蔡《传》,《春秋》主胡安国《传》,《礼记》主陈澔《集说》。清军入主中原以后,沿用《四书五经大全》。但康熙朝时,开始了对《四书五经大全》诸书的校对,特命大臣编纂《易》、《书》、《诗》、《春秋》四经。乾隆登基之后,立即启动了纂辑《三礼义疏》的文化工程。但《三礼义疏》在编写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汉唐注疏的内容,“应取汉、唐、宋、元以来注疏诠解,精研详订,发其义蕴,编辑成书”[253]。副总裁李绂在纂修过程中曾提出三点建议,其中第二条是,“‘三礼’以注疏为主,一切章段故实,非有大碍于理者,悉遵郑注、孔疏”[254]。《三礼义疏》编纂完毕之后,颁于学宫,用以科考。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规定:“学宫颁行《御纂四经》、《钦定三礼》,博采先儒之说,折中至当。嗣后考校经文,应尊奉圣制及用传注为合旨。其有私心自用,与泥俗下讲章,一无禀承者不录。”[255]因此,可以说,乡会试的第二场“五经”文,尤其是《礼记》的内容在乾隆朝已经受到了“汉学”人士不同程度的修改,加入了汉唐注疏的内容,已不是清初《礼记》主陈澔《集说》。
虽然按照《科场条例》的规定,“五经”文的内容以程朱理学为主,但是在乾嘉汉学兴盛的清代中期,在乡、会试的实际考试中,却出现了偏重“汉学”的倾向。拿《易经》来说,虽然规定《易经》题主程《传》、朱子《本义》,但是在实际的考试中,《易》艺中参用汉儒《易》义,往往易于取中。“近科乡、会试《易》艺获售者,竞尚汉学,潜究消息,洞悉阴阳,汉儒之《易》,益大彰明。”以至于“某家藏有《汉易秘册》及诸图之罕传者,实为《易》学之金针,奈传抄日众,几不暇给”[256]。嘉庆癸酉顺天乡试中式举人希鼓在《易经》题“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中博考汉儒诸说,考官批注为:“《易》注惟虞氏得孔门真传,故较汉晋诸儒为邃作,文间有宗者,然旨语焉不详,或杂以他家,纷纭外错,兹乃深通要旨有薪传。”[257]
【注释】
[1]肖一山:《清代通史》,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73页。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3][美]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4]《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十《稽古斋文钞序》朱轼序,转引自王戎笙主编《清代全史》(第四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页。
[5]《高宗纯皇帝实录》卷十三,乾隆元年(1736年)二月庚辰条,见《清实录》(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5页。
[6]《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一,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丁亥条,见《清实录》(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65~1166页。
[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上谕档》(第1册),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648页。
[8](清)文庆等:《钦定国子监表》卷二《圣谕二·训示》,郭亚南等点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2页。
[9]《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六,乾隆六年(1741年)七月癸亥条,见《清实录》(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95页。
[10]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清代文字狱档》(第一辑),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1页。
[11]《高宗纯皇帝实录》卷十七,乾隆元年(1736年)四月辛卯条,见《清实录》(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48页。
[12]《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七十九,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辛丑条,见《清实录》(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3~244页。
[13]王炜:《〈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4页。
[14]《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二,乾隆九年(1744年)八月丁未条,见《清实录》(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62页。
[15]《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三,乾隆九年(1744年)八月庚申条,见《清实录》(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70~871页。
[16]王炜:《〈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7页。
[17]《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六,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丙申条,见《清实录》(第1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28页。
[18]关于乾隆对程朱理学的态度,陈祖武认为以乾隆二十年(1755年)前后为界,前一阶段坚持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但又表现出倡导经学,理学与经学并举的特点;后一阶段则以奖崇经学,立异朱子为特点(陈祖武:《从经筵讲论看乾隆时期的朱子学》,见《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朱昌荣:《试论雍正、乾隆二帝的理学思想》,《清史论丛》2009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但也有学者认为,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即《四库全书》编纂之前,仍然坚持以宋学为主,但此后则转变为批评理学而高扬汉学(夏长朴:《乾隆皇帝与汉宋之学》,见彭林主编《清代经学与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192页)。
[19]《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五百〇六,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甲辰条,见《清实录》(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5页。
[20]《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六,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月己未条,见《清实录》(第1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页。
[21]《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九百五十二,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二月己丑条,见《清实录》(第2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05页。
[22]《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二十二,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二月辛卯条,见《清实录》(第2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84~885页。
[23]《经义考》卷首《御题朱彝尊经义考》,见《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史部·目录类,第151册),台湾:世界书局,1985年版,第389页。
[24]夏长朴:《乾隆皇帝与汉宋之学》,见彭林主编《清代经学与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25]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术编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26]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术编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27](清)余金:《熙朝新语》卷十一,顾静标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167页。
[28]《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一,乾隆十六年(1751年)五月辛巳条,见《清实录》(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2页。
[29]赵尔巽:《清史稿》(第43册)卷四百八十,《列传》二百六十七《儒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50~13151页。
[30](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三《经咫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9页。
[31]赵尔巽:《清史稿》(第43册)卷四百八十,《列传》二百六十七《儒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50页。
[32](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三十八《陈先生祖范传》,见吕友仁点校《潜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84~685页。
[33](清)惠栋:《松崖文钞》卷一《上制军尹元长先生书》,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2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34](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一《重经学》,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16页。
[35]参见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36]宋元强:《乾隆朝“保举经学”考述》,载《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1~5页。
[37]参见郭伯恭:《四库全书纂修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60~76页。
[38](清)章学诚:《笥河文集》卷首《朱先生墓志铭》,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4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106页。
[39]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40]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41](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四《朱笥河先生》,钟哲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7页。
[42]叶衍兰:《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朱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
[43](清)洪亮吉:《卷施阁文乙集》卷二《伤知己赋》,见刘德权点校《洪亮吉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89~290页。
[44](清)孙星衍:《孙渊如外集》卷五《翰林院编修洪君传》,1932年铅印本。
[45]《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十一,乾隆元年(1736年)六月己卯条,见《清实录》(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1页。
[46](清)李绂:《穆堂别稿》卷三十四《与同馆论纂修三礼事宜书》,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18页。
[47]林存阳:《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页。
[48]陈祖武,朱彤窗:《乾嘉学派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49](清)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六《戴氏遗书序》,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6页。
[50](清)汪中:《述学》别录,见戴庆钰,涂小马校点《大清故贡生汪君墓志铭》,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
[51](清)章学诚:《章氏遗书》卷十八《周书昌别传》,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183页。
[52](清)陈沣:《东塾杂俎》卷一,敬跻堂丛书本。
[53](清)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九《邵学士家传》,见刘德权点校《洪亮吉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2页。
[54]罗检秋:《从清代汉宋关系看今文经学的兴起》,载《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1~46页。
[55]朱昌荣:《试论雍正、乾隆二帝的理学思想》,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09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页。
[5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这里所说的许是许慎,郑是郑玄,贾是贾逵,马是马融,都是东汉的著名经学家。
[57](清)庄存与:《味经斋遗书》卷首《庄方耕宗伯经说序》,阳湖庄氏清光绪八年刻本。
[58]章太炎:《检论》卷四《清儒》,见《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73页。
[5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24页。
[60]参见王俊义(署名任清):《乾嘉学派的成因及其评价》,载《人民日报》,1982年10月25日。
[61]参见王有红:《学术原因是乾嘉汉学兴盛的根本原因》,载《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6~8页。
[62]陈祖武:《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序,见林存阳著《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63](清)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三《与胡敬仲书》,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04页。
[64](清)惠栋:《松崖文钞》卷一《易汉学自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2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页。
[65](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二《惠周惕》,钟哲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页。
[66](清)惠栋:《九经古义原序》,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五经总义类,第19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62页。
[6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页。
[68](清)焦循:《焦氏遗书》卷首《王申伯先生手札》,衡阳魏氏清光绪二年刻本。
[69](清)阮元:《十驾斋养新录》序,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7页。
[70](清)段玉裁:《经韵楼集》卷八《潜研堂文集序》,钟敬华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页。
[71](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三《钱大昕》,钟哲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51页。
[72]吴雁南:《清代经学史通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104页。
[73](清)戴震:《戴震文集》卷十一《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赵玉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8页。
[74](清)戴震:《戴震集》卷九《与某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87页。
[75](清)戴震:《戴震全书》卷六《孟子字义疏证·道》,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202页。
[76](清)戴震:《戴东原集》卷八《答彭进士允初书》,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3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511页。
[77]张舜徽:《清儒学记》,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39页。
[78](清)段玉裁:《湖海文传》卷三十《戴东原集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第166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65页。
[79](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七《汪中》,钟哲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3页。
[80]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载《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24年第1期,第2~37页。
[81][日]本田成之:《经学史论》,江侠庵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344页。
[82]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扬州: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144页。
[83](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四《惺齐王君墓志铭》,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564页。
[84](清)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三《大梁与牛次原书》,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00页。
[85](清)焦循:《致王引之书(一)》,转引自王章涛著《王念孙·王引之年谱》,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版,第99页。
[86]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卷十三,纯宗六年二月乙酉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06页。
[87]刘师培:《近代汉学变迁论》,见《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页。
[88](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六《唐确慎公理学》,见《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8页。
[89](清)王昶:《惠定宇墓志铭》,转引自萧一山著《清代通史》(中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4页。
[90]参见张丽珠:《清代的义理学转型》,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版,第109页。
[91](清)张伯行:《〈思辨录辑要〉》序,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第72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3页。
[92]高翔:《清初理学与政治》,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02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93]《康熙起居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89页。
[94](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版,第27页。
[95](清)秦瀛:《〈拜经堂文集〉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9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84页。
[96](清)孙星衍:《问字堂集》卷二《三教论》,见孙星衍撰,骈宇骞点校《问字堂集;岱南阁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7页。
[97](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十《书贾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7~318页。
[98](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十《满洲二理学之士》,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8页。
[99](清)姚莹:《中复堂全集·东溟外文集》卷一《复黄又园书》,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5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34页。
[100](清)汪绂:《双池文集》卷五《理学逢源序》,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7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636~637页。
[101](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七《理说驳戴震作》,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321页。
[102](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七《理说驳戴震作》,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324页。
[103](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六《书段氏汉读考》,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664~667页。
[104](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七《考订论上之一》,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297页。
[105](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一《与陈石士论考订书》,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452页。
[106](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二《送吴石亭视学安徽序》,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519~520页。
[107](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六《自题校勘诸经图后》,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279页。
[108](清)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六《复蒋松如书》,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5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109](清)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六《复蒋松如书》,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5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110](清)姚鼐:《惜抱轩全集》卷七《赠序·赠钱献之序》,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84~85页。
[111](清)姚鼐:《惜抱轩全集》文后集卷十《安庆府重修儒学记》,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307~308页。
[112](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七《理说驳戴震作》,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324~325页。
[113](清)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九十《苏斋学案》,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665页。
[114](清)徐世昌:《清儒学案》卷八十八《惜抱学案上》,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584页。
[115]李帆:《清代理学史》(中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96~397页。
[116](清)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二十三《与胡敬仲书》,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06页。
[117](清)章学诚:《章氏遗书》卷九《与汪龙庄书》,见《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
[118](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五《浙东学术》,见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4页。
[119](清)陈沣:《陈兰甫先生沣遗稿》,载《岭南学报》,1931年第2期,第149~184页。
[120]刘墨:《乾嘉学术十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22页。
[121]吴雁南:《清代经学史通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页。
[122]参见[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赵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123]刘大年:《评近代经学》,见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论丛》(第1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124](清)庄存与:《味经斋遗书》卷首《庄方耕宗伯经说序》,阳湖庄氏清光绪八年刻本。
[12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4页。
[126](清)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见《龚自珍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1页。
[127](清)刘逢禄:《刘礼部集》卷三《春秋公羊释例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50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128]黄开国:《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297页。(www.xing528.com)
[129]黄开国:《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版,第204页。
[130]钟彩钧:《宋翔凤学术及思想概述》,见《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哲研究所,1994年版,第357页。
[131](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明良论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5页。
[132](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第一辑《乙丙之际著议第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页。
[133]参见汤志钧:《从“家学”到“显学”——清代今文经学的复兴与和珅专权》,载《史林》,2009年第5期,第132~139页。
[134]《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七十九,乾隆三年(1738年)十月辛丑条,见《清实录》(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3~244页。
[135](清)文庆,李宗昉等:《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圣谕二·训示》,郭亚南等点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2页。
[136]《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十,乾隆元年(1736年)六月丁卯条,见《清实录》(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90页。
[137]《〈钦定四书文〉上谕》,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第145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页。
[138]《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八,乾隆十年(1745年)四月丙午条,见《清实录》(第1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1~62页。
[139](清)法式善:《清秘述闻》(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4页。
[140]王炜:《〈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6页。
[141]《高宗纯皇帝实录》卷六百〇一,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一月癸酉条,见《清实录》(第1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45页。
[142]《高宗纯皇帝实录》卷六百〇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二月辛巳条,见《清实录》(第1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54页。
[143]《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〇五十四,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月辛丑条,见《清实录》(第2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7~88页。
[144]《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一,乾隆九年(1744年)七月己亥条,见《清实录》(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45页。
[145]《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二,乾隆九年(1744年)八月丙午条,见《清实录》(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62页。
[146]赵尔巽:《清史稿》(第12册)卷一百〇八,《志》八十三《选举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50页。
[147](清)张廷玉:《澄怀园文存》卷四《议覆制科取士疏》,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第349~351页。
[148]《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五,乾隆十一年(1746年)九月庚戌条,见《清实录》(第1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1~592页。
[149]《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月戊寅条,见《清实录》(第1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28页。
[150]艾尔曼认为“五经”文移到第二场,成为第二场之核心,是为了顺应18世纪中期汉学发展日益受重视所采取的举措。详见《清代科举与经学的关系》,见本杰明·艾尔曼著,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译《经学·科举·文化史:艾尔曼自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60页。
[151](清)张廷玉:《澄怀园文存》卷六《丁巳恩科会试策问五道》,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第469~470页。
[152]出自《乾隆四年己未科会试录》,经台湾友人于台湾图书馆影印。
[153]《中国科举录续编》(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27~29页。
[154]《中国科举录续编》(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29~32页。
[155](清)陈兆仑:《紫竹山房文集》卷十九《湖北乡试策问五道》,见《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25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454页。
[156]参见(清)汪由敦:《松泉集》卷六《壬戌科会试策问五道》,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2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53~754页。
[157](清)钱陈群:《香树斋文集》卷二十八《乾隆十五年江西乡试策问五首》,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6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00页。
[158]《中国科举录续编》(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153~172页。
[159](清)钱载:《萚石斋文集》卷四《乾隆二十四年广西乡试策问三首》,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1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91页。
[160]参见《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七百七十五,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十二月乙丑条,见《清实录》(第1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16页。
[161](清)姚鼐:《惜抱轩文集》卷九《乾隆戊子科山东乡试策问五首》,见《惜抱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页。
[162]张洽、陈淳均是朱熹的门生,也是理学思想的重要阐发者和继承人。
[163]郑夹漈,是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夹漈”指的是他著书立说的草堂名称,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巩溪村的夹漈山上。
[164]《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福建乡试录》,见《中国科举录续编》(三),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166~172页。
[165]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2页。
[166]《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九《乾隆十年四月下》,见《清实录》(第1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页。
[167]《高宗纯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一《乾隆十九年四月下》,见《清实录》(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88~989页。
[168]邱浚,字仲深,广东琼山人,景泰年间进士,博采群书,补充真德秀《大学衍义》,著成《大学衍义补》一书。
[169]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河津)人,明代理学家,宗程朱之学,以复“性”为主,主张“理在气中”。
[170]《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二十七《乾隆五十八年四月下》,见《清实录》(第2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6~87页。
[171]《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五,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十月乙酉条,见《清实录》(第3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20页。
[172]冯建民:《考试文化的历史印记——乾嘉汉学对科举考试的影响》,载《考试研究》,2012年第1期,第17~22页。
[173]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四书类》,见《〈四书大全〉三十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02页。
[174](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六十《经书取士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699~700页。
[175](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八《科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431页。
[176](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八《科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431页。
[177]《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庚申条,见《清实录》(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94~695页。
[178](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四《答李子德书》,华忱之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3页。
[179][美]本杰明·艾尔曼:《经学、科举以及现代中国思想》,潘玮琳译,载《书城》,2009年第8期,第82~88页。
[180]《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五百六十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四月己卯条,见《清实录》(第1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6页。
[181]赵尔巽:《清史稿》(第12册)卷一百〇八,《志》八十三《选举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48页。
[182]《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十,乾隆元年(1736年)六月己卯条,见《清实录》(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90页。
[183]《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一十九《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下》,见《清实录》(第2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92页。
[184]Benjamin A Elman.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Ch'ing Classical Studies &Changes in Policy Questions on Civil Examinations.见台北文哲研究所编《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4年版,第42~43页。
[185](清)孙星衍:《平津馆文稿》卷上《拟科场试士请兼用注疏折》,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页。
[186]参见(清)昭梿:《啸亭杂录》卷十《书贾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7~318页。
[187]《钦定科场条例》卷十六《考官出题》,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1167页。
[188]美国汉学家艾尔曼认为,至乾隆中后期,乡试策问题才出现汉学类试题。对此蔡长林指出,早在乾隆初期就已经出现汉学试题,并认为汉学“业已在科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两观点分别详见艾尔曼:《清代科举与经学的关系》,见[美]本杰明·艾尔曼著,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译《经学·科举·文化史:艾尔曼自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69~175页;蔡长林:《训诂与微言——宋翔凤二重性经说考论》,载《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6年第29期,第237~275页。
[189]参见(清)汪由敦:《松泉集》卷六《丙辰科山东乡试策问五道》,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2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50页。
[190](清)陈兆仑:《紫竹山房诗文集》卷十九《湖北乡试策问五道》,见《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5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452页。
[191](清)汪由敦:《松泉集》卷六《甲子科顺天乡试策问五道》,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28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56~757页。
[192](清)夏之蓉:《半舫斋古文》卷六《福建乡试策问》,见《四库未收书辑刊》(第9辑第26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82~83页。
[193]参见(清)王鸣盛:《西庄始存稿》卷三十六《乾隆十二年江南乡试策第三道》,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3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96页。
[194](清)钱陈群:《香树斋文集》卷二十八《乾隆十五年江西乡试策问五首》,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6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00~301页。
[195](清)王鸣盛:《西庄始存稿》卷三十六《乾隆二十四年福建乡试策问》,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3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93~394页。
[196]参见(清)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二《策问》,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3~415页。
[197]参见《乾隆二十七年浙江乡试录》,见《中国科举录续编》(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221~228页。
[198]参见《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江南乡试题名录》,见《中国科举录续编》(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357~378页。
[199]《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五,乾隆十一年(1746年)九月庚戌条,见《清实录》(第1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1~592页。
[200](清)王昶:《春融堂集》卷四十六《辛巳会试策问二道》,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3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201]《乾隆四年己未科会试录》,经台湾友人于台湾图书馆影印。
[202]《乾隆十九年甲戌科会试题名录》,见《中国科举录续编》(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版,第153~172页。
[203](清)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二《乾隆甲辰会试策问三道》,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5~416页。
[204](清)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二《乾隆甲辰会试策问三道》,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6页。
[205](清)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二《乾隆甲辰会试策问三道》,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6页。
[206]参见(清)吴省钦:《白华后稿》卷十六《乾隆五十八年会试策问》,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7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03~105页。
[207](清)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二《嘉庆丙辰会试策问五道》,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7页。
[208](清)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二《嘉庆丙辰会试策问五道》,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7~418页。
[209](清)阮元:《揅经室二集》卷八《己未会试策问》,见邓经元点校《揅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75~576页。
[210]参见(清)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十二《嘉庆壬戌会试策问五道》,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420页。
[211]赵秉忠等:《清史新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20页。
[212]关于乾嘉汉学与科举策问关系的研究有: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章第2节;Benjamin A Elman: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Chapter 9;李帆:《清代理学史》(中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章第3节;李润强:《清代进士群体与学术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章;[日]水上雅晴:《清代科举中的策问:以乾嘉时期重视策问的现象为考察中心》,见刘海峰,郑若玲编《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日]水上雅晴:《清代科举与策问:考官重视策问的态度以及汉学官员的“再生产”》,见上海嘉定博物馆编《科举学话丛》(第1辑),北京:线装书局,2010年版。
[213]赵尔巽:《清史稿》(第12册)卷一百〇八,《志》八十三《选举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148页。
[214]《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六十六《贡举上》,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62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7页。
[215]《世宗宪皇帝圣训》卷十《文教》,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诏令类,第4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2~153页。
[216](清)康有为:《戊戌奏稿》,见《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5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页。
[217]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5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33页。
[218]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
[219]卢前:《八股文小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82~84页。
[220]陈致:《清代中晚期制艺中汉宋之别:以刘显曾朱卷为例》,见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编辑委员会编《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5页。
[221]蔡长林:《训诂与微言——宋翔凤二重性经说考论》,见《从文士到经生——考据学风潮下的常州学派》,台北:文哲研究所,2010年,第377~383页。
[222]参见[日]水上雅晴:《乾嘉之学与八股文的关系初探》,见天一阁博物馆编《科举与科举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250~261页。
[223]《高宗纯皇帝实录》卷六百二十一,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九月庚午条,见《清实录》(第1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84页。
[224]《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二,乾隆九年(1744年)八月戊午条,见《清实录》(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69页。
[225]《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〇五十四,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月辛丑条,见《清实录》(第2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8页。
[226](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卷二十八《清彰书院条约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313页。
[227]《说苑》中记载:“宓子贱为单父宰,阳昼谓之曰: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鱎也,肉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肉厚而味美。子贱曰:善。未至,单父冠盖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此阳昼所谓阳鱎者也。”《说苑》,乃西汉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刘向撰。
[228](清)徐珂:《岁考文杜撰古典》,见《清稗类钞》第二册《考试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7页。
[229](清)梁章钜:《制艺丛话》卷十三,见梁章钜著,陈居渊校点《制艺丛话;试律丛话》,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页。
[230]参见[日]佐野公治:《四书学的研究》,东京:创文社,1988年版,第421页。
[231](清)梁章钜:《制艺丛话》卷十三,见梁章矩著,陈居渊校点《制艺丛话;试律丛话》,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60~261页。
[232](清)严可均:《铁桥漫稿》卷十三《时文》,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8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233]《五帝德》、《帝系姓》俱载于《大戴礼》。《五帝德》记载了宰我向孔子请教关于五帝事迹的对话,赞扬了五帝德才兼备的事迹;《帝系姓》就是《世本》中的《帝系篇》,司马迁补充为《帝系姓》。司马迁写《五帝本纪》的主要根据是《五帝德》和《帝系姓》。
[234]羲和,中国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他掌握着时间的节奏,每天由东向西,驱使着太阳前进,所以在上古时代,羲和又成了制定时历的人。《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235]汉代纬书《春秋纬》中的一篇即为《春秋运斗枢》。
[236](清)严可均:《铁桥漫稿》卷十三《时文》,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8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237]参见(清)梁章钜:《制艺丛话》卷十一、卷十三,见梁章钜著,陈居渊校点《制艺丛话;试律丛话》,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272页。
[238](清)梁章钜:《制艺丛话》卷十三,见梁章钜著,陈居渊校点《制艺丛话;试律丛话》,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273页。
[239]参见(清)梁章钜:《制艺丛话》卷十一,见梁章矩著,陈居渊校点《制艺丛话;试律丛话》,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214页。
[240]参见朱珪云:“十八房中各有一房首,谓之房元,虽主考不能与争,惟十九名始为主考所专,亦与各房无关。此卷才气焕发,根柢槃深,出于总裁所定,名为总元可乎?”可见,朱珪借用主考的权利,欲将陈卷列为会元但未能。(梁章钜:《制艺丛话》卷十八,见梁章矩著,陈居渊校点《制艺丛话;试律丛话》,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61页)
[241](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242](清)纪昀:《纪文达公遗集》卷八《丙辰会试录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页。
[243]参见(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功令》,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8页。
[244]参见王炜:《〈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6页。
[245]《仁宗睿皇帝实录》卷六十八,嘉庆五年(1800年)五月癸卯条,见《清实录》(第2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02~903页。
[246]《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七十八,嘉庆六年(1801年)正月庚子条,见《清实录》(第2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10页。
[247]《竹书》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的《竹书纪年》,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记载多有不同。清代学者热衷于训诂考究,其中研究《竹书纪年》的甚多。嘉庆年间,朱右曾辑录晋以后类书古注所引的佚文,加以考证,编成“古本”《汲冢纪年存真》。
[248]《路史》乃南宋学者罗泌所著。所谓《路史》,即大史也。此书详述了有关上古时期的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史事和传说。全书内分《前纪》九卷,述初三皇至阴康、无怀之事;《后纪》十四卷,述太昊至夏履癸之事;《国名纪》八卷,述上古至三代诸国姓氏地理,下逮两汉之末;《发挥》六卷、《余论》十卷,皆辨难考证之文。
[249]《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〇三,嘉庆十三年(1808年)十一月丁丑条,见《清实录》(第3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09~710页。
[250]《仁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六,嘉庆十九年(1814年)闰二月壬申条,见《清实录》(第3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10~911页。
[251]卢前:《八股文小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63页。
[252]参见(明)王士贞:《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一《科试考一》,魏连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43页。
[253]《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二十一,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六月己卯条,见《清实录》(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1页。
[254](清)李绂:《穆堂别稿》卷三十四《与同馆论纂修三礼事宜书》,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18~519页。
[255](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校注》卷六《厘正文体》,霍有明,郭海文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256](清)朱昌寿:《汉儒易义针度四卷附近科文式一卷、诸法指明一卷》,见《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712页。
[257](清)朱昌寿:《汉儒易义针度四卷附近科文式一卷、诸法指明一卷》,见《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辑第1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76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