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之后,便沿袭明朝旧制,采用程朱理学取士。但程朱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因受到阳明心学的驳斥,民间“叛道驳注”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维护程朱理学在科举考试中的权威地位,树立“正学”,朝廷针对士习文风进行了整顿。顺治五年(1648年),魏裔介充山西乡试主考官,在他的《山西程策第二问对》中对王学痛批道:
明兴,修《五经大全》、《性理》等书,得理学之正传,故嘉、隆以前,一道同风,人材蔚然兴起。自王龙溪、李卓吾之徒,乱之叛之,以道学为诟厉,而士习大坏,牛鬼蛇神,讫至于亡。则明之时,其初有经,而其后无经。[174]
在这里,魏氏明显地将程朱理学视为正学,而将明中晚期阳明心学的两大代表人物王龙溪(王畿)、李卓吾(李贽)视为“牛鬼蛇神”和叛经乱道的罪魁祸首。这实际上是借策问的范文来规训士子尊崇理学,摒弃王学。顺治九年(1652年)壬辰会试,主考官胡统虞遭到大学士范文程的参奏,说会试中式第一名举人程可则首题悖戾朱熹的《四书集注》,文理荒谬,士子不服,通国骇异。结果,程可则被除名,考官胡统虞、成克巩等都被降级处分。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会试,主考官金之俊等遵行“一以尊经旨,宗传注为主,不敢偏狃臆见,以人从我,不敢胶执体裁,以此概彼其文醇亟收之,醇而不能无小疵,亦收之。若离经叛道习为奇险颇僻之词,纵横于绳墨之外者则虽佳,弗录”[175]的原则衡文取士。顺治十六年(1659年),礼科右给事中杨雍建疏请将民间滥刻的《四书诸家辩》、《大全辩》等叛道驳注的书籍,一律焚毁,并饬直省学臣,校士务遵经传,不得崇尚异说。
尊崇理学的倾向在科举考试的试题中也有体现。顺治六年(1649年)己丑科殿试,状元刘子壮针对“欲使之格心向化,盗息民安,以定永定,又何道而可”的问题答道:“夫二帝三王为古神圣功化之极,然其治本于道,道本于心,故讲学为明心之要,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请简宰辅侍从,先将《大学》正其句读,说明意义,然后‘四书’、‘五经’渐而进焉。至于《大学衍义》,尤为切要下手之书。”[176]《大学衍义》乃南宋著名理学家真德秀所作,是对朱熹学说的继承与发挥,也是天下士人的必读之书。状元刘子壮通过殿试对策建议皇上尊崇程朱理学。顺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殿试,状元邹忠倚在殿试策对中也提到了《大学衍义》对于明道术、辨人才、审治体、察民情的重大意义。顺治十一年(1654年)甲午科河南乡试主考官孙宗彝在第一道策问题中设问:
唐虞三代撰道者,君及其衰也。赖有孔子肇为百世师,其间道合汗隆天人,上下之故,可得闻乎?濂洛诸儒身继绝学,析其指趋,曰仁、曰敬、曰诚,帝王传心道不过是,汉唐以下窥其阃奥者何君?[177]
此题意在考查士子对于程朱正统“居敬持静”奥旨的掌握与信奉。
康熙朝,尊崇理学的倾向更加明显。这一方面表现在皇帝对朱熹学说的高度赞扬,升朱子配享大成殿十一哲,还命儒臣编纂《朱子全书》、《日讲四书解义》、《性理经义》等理学经籍,颁布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和考查内容;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汤斌、陈廷敬、李光地等“理学名臣”对于士习学风的积极规训上。康熙二十三年,汤斌在《重修苏州府儒学碑记》中说:“宋濂、洛、关、闽诸大儒出,阐天人性道之源流,故天下知性不外乎仁义礼智,而虚无寂灭非性也。道不外乎人伦日用,而功利词章非道也。所谓得‘六经’之精微而继孔孟之绝学,又岂汉以后诸儒所可及欤……故离经书而言道,此异端之所谓道也。外身心而言经,此俗儒之所谓经也。宗洙泗而祢洛闽,人心之所以正也。今圣朝尊礼先圣表章正学,士子宜知所趋向矣。”[178]很显然,这是汤斌在劝导苏州的士子应该习正学,黜异学。他还上疏朝廷,要求将“正学”之外的邪说异道之书籍一律禁止刻板售卖。他说:
为政莫先于正人心,正人心莫先于正学术,朝廷崇儒重道,文治修明,表章经术,罢斥邪说,斯道如日中天……严禁仰书坊人等知悉,除“十三经”、《二十一史》及《性理通鉴纲目》等书外,如宋元明以来大儒注解经学之书及理学经济文集语录未经刊板,或板籍毁失者照依原式另行翻刻,不得听信狂妄后生,轻易增删,致失古人著述意旨。[179]
深受康熙敬重的陈廷敬同样是一位尊崇理学的名臣。他在给吴震方编订的《朱子论定文钞》作的序中说:“由孟子辨之而天下后世始因以知之,今去孟子之时千有余岁,群言之纷纶莫可纪极。朱子从而别白是正焉,而天下之言理者始归于一。”[180]李光地也是康熙时期一位积极倡导理学的朝廷重臣。他不仅奉旨编纂了《朱子全书》、《性理精义》等理学典籍,作为士子治学、备考的范本,而且还利用出任乡、会试考官的机会,积极地规劝士子尊崇理学。为了规训文风、崇正学,李光地选辑了明代正德、嘉靖之前的制举文,他在序言中说:“今择其至者,则不过熟读章句或问《大全》之书,专精于先儒之说而已矣。故其取材甚雅驯,非洙泗濂洛之精华不收也。其持论甚敬谨,非孔孟程朱之謦欬不貌也。其传神甚微细,非圣贤之语脉文意,则不敢抟合、控勒而纵横以骛驱也。”[181]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己丑会试,李光地在第一道策问题中围绕朱熹的“主敬、穷理、践行”论学之旨发问,而第三道策问则围绕宋儒的“五经”传注发问,让士子辨析先儒之得失[182]。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科殿试策问中,康熙帝用宋儒的“理数之学”[183]发问:
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弘之者人。物必有理,而理以数显,数以理神。天人相与之际,穷理极数,厥有奥旨可得而详之与?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极先天之数,而尽天地万物之变化,该帝王圣贤之事业,殊途一致,其旨安在?[184]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壬辰科殿试,康熙帝在策问中说:“士不学则无以居官,学不正则无以致用。夫‘六经’、‘四书’,濂洛关闽,学之正者也。历稽往代,莫不崇尚经术,兴数百年太平之基。”[185]这充分表明,统治者已经将程朱理学作为国家之正学而加以推崇。
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恩科会试,第一道策问题,对于程朱理学著述中所涉及的旨意进行了考查。题目是这样的:
自孟子而后,濂溪周子启钥抽关得吾道之正传,著《太极图说》以明道体,朱震谓此图传自陈搏种放,穆修五峰胡氏因之。朱子据《志文》谓周子自作盖非为此图者,不能为此说,义理浑然出于一人之手,则所谓不由师传默契道体者得之欤?《太极之说》始于系辞,传其曰生两仪、生四象、生八卦,即图说阴阳变合,化生万物生生无穷之谓也。以周子此图与邵子《先天横图》参观互证,不有可相发明者欤……《通书》推一理二气五行之分,合朱子谓与《太极图说》相表里,又谓诚动静理性命等章发明图说,为尤著二书同条共贯,其精微可得言欤?《正蒙》言太和,又言太虚矣。夫太极之于阴阳不离也,亦不杂也,太和太虚之旨何以异此……朱子与吕成公编《近思录》,列《太极图说》于卷首,尝云原此理所自来无形象可指,论其工夫则只中正、仁义,便是理会此事,处然则此书切于日月,固近思者所宜尽心欤。[186]
在雍正七年(1729年)的湖南乡试策问中,有一道题考查应试者对于帝王“心法”的理解。此题说:“圣人之学所以法天,圣人之政所以代天。是故有心法以绍精一之传,即有治法以底协和之绩。治法者,心法之推也。心法者,治法之本也……存诸己者惟一,诚物来顺应万事,自具万理皆一以贯之,恭绎之下始知朱子无待于推之说,确有实际功夫。盖诚无不格上,以诚感下必以诚应。程子曰:‘未至于诚,由敬可以入诚。’周子言:‘学圣以一为要。’曰:‘一者无欲也,无欲则公。’夫公私之间,天理人欲之判也,去其私心而无一毫之杂,则人欲日消而无偏党之蔽,纯其公心而无一息之间,则天理日明而不失其本心之正。”[187]此题更是彰显了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主张。
虽然清初经学发展的主流是“尊理学黜王学”,但因“王学”仍有一定的势力,依然有黄宗羲、李绂等信奉者。同时,也有很多的学者和官员在治学上并未将“王学”完全否定,而是具有博采诸家之说的特点。由于个人学派立场的缘故,诸如李绂等信奉陆王学说的官员,在出任考官时,自然将自己的喜好渗透到考题之中。李绂在担任庚子科浙江乡试主考官时,第一道策问题便就陆王学说进行了考查:
浙江为理学名邦,自吕成公与朱文公、陆文安公并倡道东南,吕学虽不传,然朱学自勉斋而下,何、王、金、许四先生并在金华,陆学则杨、袁、舒、沈四大弟子皆在甬上,今金华四先生与杨文元诸公成书具在,其学业醇疵,规模大小,有能言其故者与?有明薛文清公(薛瑄)私淑朱学而传者甚少,王文成公(王阳明)私淑陆学,而宗之者遍天下,其故何欤?先儒谓释氏有见于心无见于性,或因疑良知之说近禅,然心统性情亦先儒说也。若无见于性,又可谓有见于心乎?[188]
再如顾炎武的外甥徐乾学是一位博采众家之说的学者和官员,他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会试中充任主考官,在第四道策问题中,他让考生回答汉代经学儒者的“传经之功”、宋儒理学的“太极”学说,又让考生辨析朱熹学说和陆王心学的同异。试题是这样说的:
孔孟既远,道在遗经。汉初以来,诸家专门墨守师说,而未皆合于道。千余年间,仅称董、杨、王、韩,然亦尚多訾议,要其传经之功,果可尽泯与?至有宋濂溪特起,二程承之,横渠太高,《正蒙》太虚,不如周子《太极》,龟山则并疑《西铭》,其说何与?共城之学贯彻天人或又以为象数而岐之,何也?宋史道学传备,载程朱高弟,其行义可详举与?朱子同时敬夫伯恭其羽翼也,至于金溪陆氏论太极无极之旨,则抵牾特甚,其同异之故可得而悉数与?元时金华诸子得朱子之传,明初理学未坠,河津渑池特为正宗,而余干继之读书、存疑、居业三录,造诣何如与?其后新会姚江独崇象山之学,泰和高陵无锡起而辟之,皆名儒巨擘,其源流可详论与?[189]
从试题的内容可以看出,徐乾学并未像汤斌、李光地等人那样为了推尊理学,将陆王心学一再贬斥,而是称王学派诸儒为“名儒巨擘”。这体现了徐乾学本人摒弃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说的思想倾向。
总之,清代初期的科举考试与经学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倡导“经世致用”、“明体达用”的“实学”思潮,主张“尊理学黜王学”的思想主流以及提倡“博经通古”的主张对乡试、会试、殿试的策问试题均产生了明显地影响和渗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清初期的科举考试具有明显的“实学”特征和尊崇理学的色彩。当然,科举考试中所考查的试题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它会将朝廷的文教方针和统治学说广泛传播至天下士子,从而促进了学风的转变,推动了清初经学的复兴和理学的独尊。
【注释】
[1]清代历史分期,学界划分不一。晚清著名经学家廖平将清代经学划分四段:顺康、雍乾、嘉道、咸同(见李耀仙主编《廖平学术论著选集》(一),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203页)。有的将顺、康、雍三朝作为前期,将乾隆、嘉庆二朝作为中期,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作为晚期(见林庆彰《清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导言,台北: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4年版)。也有学者将顺、康、雍三朝划分为清代前期,而将乾、嘉及道光前二十年划分为中期,将道光后期至宣统各朝作为晚期(见王俊义《从复兴走向终结的清代经学》,载《文史知识》,1999年第9期,第106~111页)。也有学者将清代初期的时间界定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见罗军凤《顾炎武与清初〈春秋〉经学》,载《清史研究》,2011年第1期,第130~137页)。
[2](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端伯传师说》,见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页。
[3](宋)朱熹:《四书集注》,王浩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4]步近智,张安奇:《略论明清实学思潮及其现实意义》,载《学术月刊》,2001年第1期,第68~73页。
[5](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十八房》,见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382页。
[6](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经义论策》,见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383页。
[7](明)黄澍:《黄澍序》,见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5页。
[8](明)陈子龙:《陈子龙序》,见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0页。
[9](明)许誉卿:《许誉卿序》,见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6页。
[10](清)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二《学术辨》(下),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2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8页。
[1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列传》一百七十《儒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222页。
[12]王畿(1498—1583),字汝中,号龙溪,学者称龙溪先生。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师从王守仁,为王门七派中“浙中派”创始人,著有《龙溪全集》二十卷;王艮(1483—1541),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为王门“泰州学派”创始人。
[13](明)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儒家类,第1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265~266页。
[14](明)高攀龙:《东林书院志》卷七《泾阳先生行状》,见《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72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15]步近智:《东林学派与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载《浙江学刊》,1991年第4期,第73~80页。
[16](清)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见全祖望著,黄云眉选注《鲒埼亭文集选注》,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05页。
[17](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见黄宗羲著,陈乃乾编《黄梨洲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77页。
[18](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八《黄宗羲》,钟哲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4页。
[19]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页。
[20](明)方以智:《象环寤记》,见方以智著《东西均》,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3页。
[21](明)方以智:《道艺》,见方以智著《东西均》,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6页。
[22](清)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一《大学类》,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第72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页。
[2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24](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见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154页。
[2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
[26](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东汉光武》,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93页。
[27](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卷六《有德篇》,章锡琛校点,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188页。
[28](清)费密:《弘道书》卷下《圣门定旨两变序记》,见《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第94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3页。
[2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30](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三《与施愚山书》,华忱之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8页。
[3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32](清)邵懿辰:《张杨园先生传》,见张履祥著,陈祖武点校《杨园先生全集》附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532页。
[33](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六《与张白方》,陈祖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47页。
[34](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四《答沈德孚二》,陈祖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85页。
[35](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三十九《备忘一》,陈祖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56页。
[36](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三十九《备忘一》,陈祖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64页。
[37](清)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三《桴亭学案上》,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第66页。
[38]赵尔巽等:《清史稿》(第43册)卷四百八十,《列传》二百六十七《儒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117~13118页。
[39](清)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二《时文选家》,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3页。
[40](清)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卷一《答吴睛岩书》,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41](清)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卷一《复张考夫书》,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
[42](清)吕留良:《吕晚村先生文集》卷五《戊戌房书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57页。
[43](清)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八《周云虬先生四书集义序》,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2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5~126页。
[44](清)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五《上汤潜庵先生书》,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2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2页。
[45](清)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四《经学》,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2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40页。
[46]《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十二《康熙六年闰四月至六月》,见《清实录》(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09页。
[47](清)唐鉴:《清学案小识》卷一《传道学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页。
[48]张天杰,肖永明:《从张履祥、吕留良到陆陇其——清初“尊朱辟王”思潮中一条主线》,载《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2期,第116~123页。
[49]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50]参见(明)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9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50页。
[51]参见(明)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9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300~301页。
[52](清)孙奇逢:《理学宗传》卷二十六《补遗·王龙溪畿》,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第2022页。
[53](清)孙奇逢:《理学宗传》卷二十六《补遗·罗近溪汝芳》,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第2041页。
[54](清)孙奇逢:《夏峰先生集》卷二《与魏莲陆》,朱茂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页。
[55](清)孙奇逢:《理学宗传》卷六《朱子》,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第410页。
[56]张显清:《孙奇逢集》中册《孙夏峰先生年谱》,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8页。
[57](清)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二《二曲先生窆石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49页。
[58](清)李颙:《二曲集》卷一《悔过自新说》,陈俊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页。
[59](清)李颙:《二曲集》卷十四《盩厔答问》,陈俊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0页。
[60](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五《富平答问》,陈俊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5页。
[61](清)李颙:《二曲集》卷二十九《四书反身录》,陈俊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01页。
[62](清)李颙:《二曲集》卷二十九《四书反身录》,陈俊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01页。
[63](清)李颙:《二曲集》卷十《南行述》,陈俊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76页。
[6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65]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一),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267页。
[66]钱穆说他,“生平学道,以陆子为宗”。详见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87页。
[67](清)李绂:《穆堂初稿》卷四十五《朱子语类后》,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68](清)李绂:《穆堂别稿》卷九《古训考》,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
[69](清)李绂:《穆堂别稿》卷二十四《学言稿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2页。
[70](清)李绂:《穆堂初稿》卷四十五《程山遗书后》,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71](清)李绂:《穆堂初稿》卷十八《致良知说下》,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2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3~414页。
[72]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12页。
[73]参见吴国庆:《乾嘉“汉学”范畴演变的多维考察》,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57~62页。
[74](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一十九,《子部》二十九《杂家类三》,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85页。
[75]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士相》,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3页。
[76](清)阎若璩:《潜丘札记》,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第859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35页。
[7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78](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二,《经部》十二《书类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9页。
[79]参见吴雁南:《清代经学史通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80](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胡渭》,钟哲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页。
[81]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第四编《学术·朴学》,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版,第1567页。
[82](清)毛奇龄:《四书改错》卷一,见《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四书类,第16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83](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84]吴雁南:《清代经学史通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85]汪学群:《清初经学的特色及影响》,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56~62页。(www.xing528.com)
[86](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5页。
[87](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卷一《圣德与年俱进疏》,魏连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页。
[88]《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六十四,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丙申条,见《清实录》(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98页。
[89]《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六十九,顺治九年(1652年)九月癸巳条,见《清实录》(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9~540页。
[90]《世祖章皇帝实录》卷六十九,顺治九年(1652年)十月庚申条,见《清实录》(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46页。
[91]《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七十二,顺治十年(1653年)二月壬戌条,见《清实录》(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73页。
[92]《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七十三,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己巳条,见《清实录》(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78页。
[93]《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七十四,顺治十年(1653年)四月甲寅条,见《清实录》(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85页。
[94]史革新:《清入关前对汉文化的初步吸收——以努尔哈赤推行的文化政策为例》,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61~65页。
[95](清)熊赐履:《经义斋集》,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23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20页。
[96]《康熙起居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39~340页。
[97]朱昌荣:《清初程朱理学“复兴”标志论略》,载《史学集刊》,2009年第5期,第44~51页。
[98](清)李集:《鹤征录》卷首《康熙十七年正月二十二日内阁奉》,见《四库未收书辑刊》(第2辑2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63页。
[99]陈祖武,汪学群:《清代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100]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9页。
[101]赵尔巽等:《清史稿》(第10册)卷八十四,《志》五十九(礼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538页。
[102]高明士:《隋唐庙学制的成立与道统的关系》,载《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82年第9期,第93~122页。
[103]张分田,刘方玲:《祭孔与清初帝王道统形象之链接》,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127~133页。
[104]《世宗宪皇帝圣训》卷十《文教》,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诏令类,第4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2页。
[105](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一《崇理学》,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页。
[106]《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丁巳条,见《清实录》(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66页。
[107](清)李光地,熊赐履等:《御纂朱子全书》序言,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第72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页。
[108](清)唐鉴:《国朝学案小识》卷一《传道学案》,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页。
[109]张显清:《孙奇逢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0页。
[110](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五《道传录序》,上海:世界书局,1937年版,第434~435页。
[111]高翔:《清初理学与政治》,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2002年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页。
[112](清)章梫:《康熙政要》卷十六《崇儒学》,褚家伟,郑天一校注,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
[113]李润强:《清代进士群体与学术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114](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三《讲筵问答》,靳斯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0页。
[115](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三《讲筵问答》,靳斯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0页。
[116]《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百一十五《康熙二十三年四月至六月》,见《清实录》(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4页。
[117]《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百一十五《康熙二十三年四月至六月》,见《清实录》(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2~203页。
[118](清)章梫:《康熙政要》卷十六《崇儒学》,褚家伟,郑天一校注,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90页。
[119]赵尔巽等:《清史稿》(第10册)卷八十四,《志》五十九《礼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534页。
[120]《世宗宪皇帝圣训》卷十《文教》,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诏令类,第4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4页。
[121]《世宗宪皇帝圣训》卷十《文教》,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诏令类,第4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7~148页。
[122]《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雍正十一年(1733年)四月己未条,见《清实录》(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89~690页。
[123]《世宗宪皇帝实录》卷五十四,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辛亥条,见《清实录》(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5页。
[124](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卷七十三《义学事例》,见霍有明,郭海文校注《钦定学政全书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125]赵尔巽等:《清史稿》(第34册)卷二百八十九,《列传》七十六《蒋廷锡》,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250页。
[126]《新纂云南通志》卷一百三十四《学制考》,李春龙,王钰等点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2页。
[127]参见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128](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卷七十二《书院事例》,见霍有明,郭海文校注《钦定学政全书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5页。
[129]《御纂孝经集注》序,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五经总义类,第18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9页。
[130]参见《清朝通典》卷十八《选举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130页。
[131](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四书五经大全》,周苏平,陈国庆点校,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806页。
[132](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十八房》,见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382页。
[133](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经义论策》,见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383页。
[134](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一《生员论中》,华忱之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页。
[135]《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一百〇六,顺治十四年(1657年)正月戊午条,见《清实录》(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7页。
[136](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卷三《制科策上》,见胡守仁等校点《魏叔子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3页。
[137](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卷三《制科策上》,见胡守仁等校点《魏叔子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4页。
[138](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卷三《制科策中》,见胡守仁等校点《魏叔子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4页。
[139](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卷三《制科策中》,见胡守仁等校点《魏叔子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4~185页。
[140]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141](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卷三《制科策下》,见胡守仁等校点《魏叔子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7页。
[142](清)潘耒:《遂初堂文集》卷六《格轩遗书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67页。
[143](清)潘耒:《遂初堂文集》卷六《尚书讲义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68页。
[144](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六十《经义取士议》,上海:世界书局,1937年版,第699~700页。
[145](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六十《经义取士议》,上海:世界书局,1937年版,第699~700页。
[146]《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六十六《贡举上》,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62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7页。
[147]王云五:《清朝通典》卷二十二《选举五·考绩》,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151页。
[148](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卷一《清学校培真才疏》,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65页。
[149](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卷一《士习隳靡已久疏》,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55页。
[150]《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六十六《贡举上》,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62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7页。
[151](清)孙宗彝:《爱日堂文集》卷五《文献通考钞序》,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14页。
[152](清)孙宗彝:《爱日堂文集》卷五《文献通考钞序》,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14页。
[153]《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六,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十月乙酉条,见《清实录》(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7页。
[154]《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百二十九《礼部·贡举·命题规制》,见《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80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287页。
[155]《世宗宪皇帝圣训》卷十《文教》,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诏令类,第4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3~154页。
[156]《世宗宪皇帝圣训》卷十《文教》,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诏令类,第4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3~154页。
[157](清)傅维鳞:《四思堂文集》,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21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749~750页。
[158](清)傅维鳞:《四思堂文集》,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21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750页。
[159](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卷十六《山西程策第二问对》,魏连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16页。
[160](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卷十六《山西程策第二问对》,魏连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18页。
[161](清)徐乾学:《憺园文集》卷三十六《戊辰会试策问五道》,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789页。
[162]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7页。
[163]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7页。
[164]《圣祖仁皇帝实录》卷四十一,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庚寅条,见《清实录》(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53~554页。
[165]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2页。
[166](清)魏象枢:《寒松堂全集》卷十二《重经学、端士习、正文体议》,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21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0页。
[167](清)魏象枢:《寒松堂全集》卷十二《重经学、端士习、正文体议》,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别集类,第213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60页。
[168](清)徐元文:《含经堂集》卷二十三《成均课艺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47页。
[169](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六十《康熙二十年江南乡试策问三首》,上海:世界书局,1937年版,第602~603页。
[170](清)严虞惇:《策问·辛卯科四川乡试策问五道》,见《严太僕先生集》卷十二,清乾隆严有禧刻本。
[171]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9页。
[172]邓洪波等:《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2页。
[173](清)李绂:《穆堂初稿》卷四十四《云南乡试策问五首》,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91页。
[174](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卷十六《山西程策第二问对》,魏连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18页。
[175](清)金之俊:《金文通公集》卷二《顺治乙未会试录序》,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9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31页。
[176]周新曙:《历代进士殿试策对名篇赏析》,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2~163页。
[177](清)孙宗彝:《爱日堂文集》卷一《河南乡试策问》,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66页。
[178](清)汤斌:《汤子遗书》卷四《重修苏州府儒学碑记》,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97~498页。
[179](清)汤斌:《汤子遗书》卷九《严禁私刻淫邪小说戏文告谕》,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1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06~607页。
[180](清)陈廷敬:《午亭文编》卷三十五《朱子论定文钞序》,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1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12~513页。
[181](清)李光地:《榕村集》卷十一《名文前选序》,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2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86页。
[182]参见(清)李光地:《榕村集》卷二十二《己丑会试策问》,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2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44~845页。
[183]据邓洪波等编著的《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下),“清康熙二十四年己丑科殿试策问”也载有此题,与《圣祖仁皇帝实录》所载有出入。
[184]王炜:《〈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185]《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甲寅条,见《清实录》(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2~473页。
[186](清)张廷玉:《澄怀园文存》卷六《癸卯恩科会试策问五道》,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第433~435页。
[187](清)钱陈群:《香树斋文集》卷二十七《雍正七年湖南乡试策问五首》,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6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83~284页。
[188](清)李绂:《穆堂初稿》卷四十四《庚子浙江乡试策问四首》,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189](清)徐乾学:《憺园文集》卷三十六《戊辰会试策问五道》,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4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79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