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月当有三反支的辨析与优化

一月当有三反支的辨析与优化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54背对于上文中“一月当有三反支”一句,研究者有不同认识。李学勤认为其中“三反支”当为“五反支”之误。举例来说,若某月朔日为子,则其后第六日巳、第十二日亥、第十八日巳、第二十四日亥、第三十日巳皆为反支日;若某月朔日为亥,则当日及其后第七日巳、第十三日亥、第十九日巳、第二十五日亥皆为反支日。照此推算,无论朔日为何,一月三十天之内总有五个反支日。

一月当有三反支的辨析与优化

反支,又称“反枳”或“反只”,是一种依据日支推测行事吉凶的择日项目。睡虎地秦简、放马滩秦简、孔家坡汉简、香港中文大学藏汉简等几种日书以及各地所出两汉历谱中都有不少关于反支的内容。

(一)“一月当有三反支”辨析

睡虎地秦简《反支》篇云:

反枳(支):子丑朔,六日反枳(支);寅卯朔,五日反枳(支);辰巳朔,四日反枳(支)。午未朔,三日反【枳(支)】;申酉朔,二日反153背枳(支);戌亥朔,一日反枳(支)。复卒其日,子有(又)复反枳(支)。一月当有三反枳(支)。154背

对于上文中“一月当有三反支”一句,研究者有不同认识。李学勤认为其中“三反支”当为“五反支”之误。[25]刘乐贤先生则从“复卒其日,子有(又)复反枳(支)”的解读出发,认为“一月当有三反枳(支)”的话也是正确的,并怀疑“最初的反支日可能是一月五反支,睡虎地秦简日书时代的一月三反支乃是为了减少每月中反支的数目而做的调整。到汉代,又恢复了原来的规定”。[26]

后来公布的放马滩秦简及孔家坡汉简两种《反支》篇中对于何日为反支日的规定则十分清楚,不需要推算。前者云:

子朔巳亥,丑朔子午,寅朔子午,卯朔丑未,辰朔丑未,巳朔寅申,午朔寅申,未朔卯酉,申朔【卯酉,酉朔辰戌,戌朔辰戌】,乙127亥朔巳亥,是胃(谓)反只(支)。乙128

后者云:

子朔,巳、亥反【支】。123贰丑朔,午、子反【支】。124贰寅朔,午、子反支。125贰卯【朔】,未、丑反支。126贰辰朔,未、丑反支。127贰巳朔,申、寅反支。128贰午朔,申、寅反支。129贰未朔,酉、卯反支。130贰申朔,酉、卯反支。131贰酉朔,戌、辰反支。132贰戌朔,戌、辰反支。133贰【亥朔,巳、亥反支】。134贰

我们看到,以上两者中对于反支日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若某月朔日为子,则其后巳、亥二日为反支;若朔日为丑,则其后子、午二日为反支……以此类推。举例来说,若某月朔日为子,则其后第六日巳、第十二日亥、第十八日巳、第二十四日亥、第三十日巳皆为反支日;若某月朔日为亥,则当日及其后第七日巳、第十三日亥、第十九日巳、第二十五日亥皆为反支日。照此推算,无论朔日为何,一月三十天之内总有五个反支日。

从广泛流行于秦汉时代的勾绳图或日廷图中,我们容易看出“反支”的确切含义。图3.1是我们根据孔家坡汉简《日廷图》绘出的十二辰方位。(www.xing528.com)

论衡·诘术》云:“日廷图甲乙有位,子丑亦有处,各有部署,列布五方,若王者营卫,常居不动。”其中十二辰与方位的搭配是固定的。图3.1可见,所谓“反支”,就是在日廷图中处于“对冲”位置上的六组地支,即:巳与亥、子与午、丑与未、寅与申、卯与酉、辰与戌,每组“反支”在顺序上相隔六位。反映在日序中,则每两个反支日之间相隔六日,一月三十天之中正好有五个反支日。

图3.1 十二辰方位图

若这一理解不误,则睡虎地秦简《反支》篇中对反支日的规定宜作如下理解:若朔日为子(或丑),则从子(或丑)位数起,第六日巳(或午)为反支;若朔日为寅(或卯),则从寅(或卯)位数起,第五日午(或未)为反支,余可类推。由于反支日总是成对出现的,且其间相隔六日,所以该篇仅讲述如何推算第一个反支日,其后各反支日不言自明。准此,我们认为该篇所见一月之中也有五个反支日,简文中“一月当有三反支”为“五反支”之误的可能性很大。

(二)反支日禁忌

关于反支日禁忌,睡虎地秦简《反支》篇无载,孔家坡汉简《反支》篇简135壹中则有简短说明:“反支日,入一出百,出一入百。”放马滩秦简《反支》篇中的相关记述则十分详尽,抄录如下:

以徙官,十徙。以受忧者,十喜。以亡者,得十。(系)囚,亟出。不可冠带、见人、取(娶)妇、嫁女、入臣妾。不可乙128生歌乐鼓橆(舞)、杀畜生见血,人死之。利以出,不利以入,得一失十。以受贺喜,十忧。以去入官者,必去。以欧(殴)治(笞)人乙309者,必蓐(辱)。乙367其禁忌以“反”为主要特征,如“以亡者,得十”“以欧(殴)治(笞)人者,必蓐(辱)”,具有某种辩证法思想。

香港中文大学藏汉简日书中也有一条类似简文:

出一得十,亡人环(还)反(返),以史(事)忧者得憙,去官十迁。53

此条原系于《稷辰》篇下,前后文不详。今从内容来看,与放马滩秦简《反支》篇近似,当是反支日禁忌。

传世文献中还有一些与反支日禁忌有关的零星记载,不见于前引日书。《汉书·游侠传》:“及王莽败,二人俱客于池阳,(张)竦为贼兵所杀。”颜师古注引李奇曰:“竦知有贼当去,会反支日,不去,因为贼所杀。”其原因,可能与反支日“亡人环(还)反(返)”的观念有关。《后汉书·王符传》:“明帝时,公车以反支日不受章奏,帝闻而怪曰:‘民废农桑,远来诣阙,而复拘以禁忌,岂为政之意乎!’于是遂蠲其制。”此反支日不受章奏之制,当与皇帝忌讳臣下“犯上作乱”有关。《黄帝虾蟆经》:“凡反支日……不灸刺、服药。大凶。”[27]则是因为此日行事必反,若灸刺、服药,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