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墨丁·形状的分析及其在秦简中的应用

墨丁·形状的分析及其在秦简中的应用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举例如表1.1:其功用较为复杂,以下试作分析:表1.1墨丁“·”形状(一)作为分栏标识放马滩秦简的抄写者十分注意简册空间的充分利用。但以上两例中甲3贰及乙3贰、乙5贰、乙6贰、乙7贰所见“·”皆置于一句中间,明显不是分条标识。抄写者仅在“旦至日中”时段前施加符号“·”,其余时段不加,简文排列次序不言自明。乙种简的抄写者习惯于在一些分条叙述的文句前冠以符号“·”,显得眉目分明。

墨丁·形状的分析及其在秦简中的应用

此类符号在放马滩秦简中十分常见,可大致辨识者有402处,皆以浓墨涂写,形状略呈圆形,较小,一般占据半个字位,书于简首、栏首及句中,文字正上方。举例如表1.1:其功用较为复杂,以下试作分析:

表1.1 墨丁“·”形状

(一)作为分栏标识

放马滩秦简的抄写者十分注意简册空间的充分利用。其抄写顺序,大体是先在简册上部抄写篇幅较大的内容,再“见缝插针”,于下部空白处抄写其他内容,形成两栏或多栏版式。在这种情形下,又在下栏文字的上端涂以符号“·”,与上栏内容形成分割。如:

·男日【子】、卯、寅、巳、酉、戌。·女日午、未、申、丑、亥、辰。甲1贰

·以女日病,以女日瘳,必女日复之。以女日甲2贰

·死,以女日葬,必复之。男日亦如是。甲3贰

·谓冈(刚)楺(柔)之日。甲4贰[63]

上例是甲种《刚柔日》篇全文,该篇抄写在甲种《建除》下方,每行文字上端皆有符号“·”,这四个墨丁位置相若,在视觉上形成一条直线,与上栏文字形成明显区分。又如:

·仓门,是谓富,井居西南,囷居西北,廥必南乡(向),乙2贰

·毋绝县肉。绝之,必有经焉。乙3贰

·南门,是谓将军门,可聚邦、使客。八岁更。辟门,廿乙4贰

·岁更。主必富,使仆□□。大伍门,宜车马,宗乙5贰

·族、弟兄、妇女吉,十二月更。则光门,其主必昌,乙6贰

·好歌橆(舞),必施卒〈衣〉常(裳),十六岁更。不殹,必为巫。乙7贰上例是《直室门》篇部分内容,该篇抄写在乙种《建除》下方,每行文字上端多有符号“·”,作为两篇的分界。

需要指出的是,不少涂写于下栏的符号“·”除了起到分栏的作用之外,大多数还兼有分条的功能(详见后文)。但以上两例中甲3贰及乙3贰、乙5贰、乙6贰、乙7贰所见“·”皆置于一句中间,明显不是分条标识。

(二)作为开篇标识

1.篇题标识

放马滩秦简中自署篇题的情况较为少见,有篇题者又多与正文连贯抄写,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检索全部自署篇题,其前冠以符号“·”的情况较为常见。如:

·黄钟:平旦至日中投中黄钟,鼠殹,兑(锐)颜、兑(锐)颐、赤黑、免(俛)偻,善病心、肠。乙206

·犬忌:癸未、酉、庚申、戌、己燔园中犬矢(屎),犬弗尼(昵)。乙307

·邦居军:丙丁畾(雷),军后徙。戊己畾(雷),军敬(警)。庚辛畾(雷),军前徙,为雨不徙。壬癸累(雷),战。乙346

上例中符号“·”下之“黄钟”“犬忌”“邦居军”等文字皆很难与其下内容连读。但细察这些文字,都是对后文总括性的描述,若将它们视作篇题,则其下文意豁然开朗。

2.开篇标识

放马滩秦简中大多数成篇材料并无篇题,但在首简文字前冠以符号“·”,而其后各简文字前则无此类符号,标识作用较为明显。如:

·凡人来问病者,以来时投日、辰、时数并之。上多下占病已,上下等曰陲(垂)已,下多上一曰未已而几已,下多上二曰未已,下多三曰乙345日尚久,多四、五、六曰久未智(知)已时,多七曰(癃)不已,多八、九曰死。乙348

上例是《问病》篇全文,抄写在两枚简上,仅在首简文字前冠以符号“·”,十分醒目。又如:(www.xing528.com)

·角十二,【·八月】。乙167壹亢十二。174壹氐十七,·九月。乙168+374壹房七。乙173壹心十└、十二,·十月。乙169壹尾九。乙176壹箕十。乙175壹

上例是《星分度》篇部分内容,此篇讲述二十八宿分度及逐月日躔所在星宿,抄写在十三枚简上。全篇仅在星宿名“角”上冠以符号“·”,其他星宿名上皆无此符号,暗示此处乃本篇首句。核之以二十八宿的传统排序,也是以角宿起始,次之以亢、氐等宿。再看下栏内容,也可前后连读贯通。附带指出,此篇在各月份上也标以符号“·”,意在突出其上各宿乃是该月日躔所在。此种用法仅限于本篇,后文不赘。

(三)作为章节标识

1.章节标识

放马滩秦简中有些成篇的材料内容较多,抄写者往往根据其中内在逻辑细分为若干章节,并在每个章节前标以符号“·”,较为醒目,也使得全篇层次井然有序。如:

·旦至日中投中大吕,牛殹,广颜,恒(亘)鼻、缘〈喙〉,大目,肩偻,恶,行微=(微微)殹,土,色白黑,善病风痹。乙209

日中至日入投中大吕,(兕)牛殹,广颜,大鼻,大目,裹重,言闲=(闲闲),恶,行偻=(偻偻),要,白色,善病要(腰)。乙210

日入至晨投中大吕,旄牛殹,免(俛)颜,大颈,长面,其行丘=(丘丘)殹,苍皙色,善病颈项。乙211

上例是《黄钟》篇的部分内容,该篇将一日分为“旦至日中”“日中至日入”及“日入至晨”三个时段,再以各个时段所“投中”的十二律来占卜病祟。抄写者仅在“旦至日中”时段前施加符号“·”,其余时段不加,简文排列次序不言自明。又如:

·黄钟,音殹。贞在黄钟,天下清明,以视陶阳(唐)。啻(帝)乃(作)之,分其短长。比于宫声,以为音尚。久乃处之,十月再周,复其故所。其祟上君、乙260先□。卜疾人三禺(遇)黄钟死,卜事君吉。乙261

·大吕,音殹。贞在大吕,阴阳溥(薄)气,翼凡三□,居引其心。牝牡相求,徐得其音。后相得殹,说(悦)于黔首心。其祟大乙262街、交原。卜疾人不死,取(娶)妇、嫁女吉。乙267

上例是《贞在黄钟》篇的部分内容,该篇分为十二节,各以十二律为占,每条占辞都连续抄写在两枚简上,抄写者仅在首简施加符号“·”,接续其下的第二枚简上则无此符号。这一规律对我们复原其他类似篇目的编连次序有很大的帮助。

2.分条标识

放马滩秦简的内容大体上都属于日书,这类典籍中程式化的表述较多,条理较为明显。乙种简的抄写者习惯于在一些分条叙述的文句(也可视作“节”)前冠以符号“·”,显得眉目分明。如:

·甲亡,盗在西方,一于(宇)中食者五口,疵在上,得,男子殹。乙55壹

·乙亡,盗青色,三人,其一人在室中,从东方入,行有遗殹,不得,女子殹。乙56壹

·丙亡,盗在西方,从西北入,折齿,得,男子殹,得。乙57壹

上例是乙种《十干占盗》篇部分内容,各条文字上端皆标以符号“·”,富于条理。又如:

·甲子旬,辰巳虚,戌亥孤。失六,其虚在东南,孤在西北。若有死【者】,各【六凶】,不出一岁。乙115贰

·甲戌旬,寅卯虚,申酉孤。失,虚在正东,孤在正西。若有死者,各四凶,不出一月。乙116贰

·甲申旬,子丑虚,午未孤。失,虚在正北,孤在【正】南。若有死者,各一凶,不出一岁。乙117贰

上例是《六甲孤虚》篇部分内容,各简上端皆施加符号“·”,显得条理清楚。同时,该篇抄写在《土功(一)》篇下方空白处,这些符号也兼具分栏功能。

(四)作为句读标识

放马滩秦简中的符号“·”用在句中,具有标识语气停顿的功能,略如符号“└”的用法(详见后文)。如:

·日分:甲以到戊,·己以到癸。·辰分:子以到巳,·午以到亥。乙167叁·时分:旦以到东中,·西中以到日入。乙174叁【·星分:角以】到东壁,·奎以到轸。乙168+374叁上例是《日分》篇的部分内容,其中多见符号“·”。位于句中“己”“午”“西中”“奎”等字上面的“·”,主要用于标识语气停顿,应在其上断读。其他“·”为分条标识,也有断句功能,位于简首的还兼具分栏作用。又如:

■凡占黄钟,一左一右,壹行壹止,一□□□□□□□□□。·生黄钟,置一而自十二之,上三益一,下三夺一。·占□乙333

上例是《占黄钟》篇的部分内容,其中两处符号“·”所起的作用也是断句。经此符号标点后,全文层次更为分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