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对医疗损害要防患于未然,做好以下工作。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如《侵权责任法》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这对于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侵权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进行法律、法规、规范及医德的培训和教育
医疗机构应当经常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医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医疗质量监控(www.xing528.com)
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预防医疗损害的发生。
(四)制定防范、处理预案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损害的预案,预防医疗损害的发生,减轻医疗损害。预案是事前制定的一系列应急反应程序。在预案中应当明确应急机制中各成员部门及其人员的组成、具体职责、工作措施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
(五)履行告知义务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侵权责任法》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上述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