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乡族通婚规范与血缘关系的重要性

东乡族通婚规范与血缘关系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乡族历来严格根据伊斯兰教的上述规定选择通婚对象,特别是非常注重血缘关系,形成了其独特的通婚规范。首先,东乡族一般实行家族外婚制,家族内部严禁通婚,还保留有遵从“阿哈交”观念的规范。东塬村也严格遵守这一通婚规范,东乡族男女青年可以和回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具有相同伊斯兰教信仰的穆斯林通婚,但禁止和非穆斯林通婚,除非对方归信真主,皈依伊斯兰教成为一名穆斯林。

东乡族通婚规范与血缘关系的重要性

伊斯兰教关于通婚的规范主要有《古兰经》里规定的:“你们不要娶以物配主的妇女,直到她们信道。已信道的奴婢,的确胜过以物配主的妇女,即使她使你们爱慕她。你们不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以物配主的男人,直到他们信道。已信道的奴仆,胜过以物配主的男人,即使他使你们爱慕他。”(2:221)以及“你们不要娶你们的父亲娶过的妇女,但已往的不受惩罚”。(4:22)“真主严禁你们娶你们的母亲、女儿、姐妹、姑母、姨母、侄女、外甥女、乳母、同乳姐妹、岳母,以及你们所抚育的继女,即你们曾与她们的母亲同房的,如果你们与她们的母亲没有同房,那么,你们无妨娶她们。真主还严禁你们娶你们亲生儿子的媳妇和同时娶两姐妹,但已往的不受惩罚。”(4:23)

东乡族历来严格根据伊斯兰教的上述规定选择通婚对象,特别是非常注重血缘关系,形成了其独特的通婚规范。

首先,东乡族一般实行家族外婚制,家族内部严禁通婚,还保留有遵从“阿哈交”观念的规范。所谓“阿哈交”,是东乡语,指一种宗族或家族的残余形式。一个“阿哈交”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上百户不等,辈分最高的年长者,称为“当家”。同属于一个“阿哈交”的男女不能婚配,违者将受到谴责。寡妇再嫁,同辈亲属有优先权。我们从东乡族的族源追溯上可以看到,东乡有一些家族的历史十分悠久,分支数量较多。这些分支出来的家族分散在东乡各处,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较为古老的村落。这些村落在通婚时具有比较强烈的“阿哈交”观念,如果两个村子过去同属于一个家族,即一个“阿哈交”,那么在一般情况下两村之间是不能够通婚的。此外,东乡地区后来大量迁入其他民族融合而形成的东乡族村落,因为其本身血缘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家族观念的开放性使得“阿哈交”的观念慢慢淡化,甚至完全消失了。我们调研的东塬村就属于后一种情况,这里的东乡族人属于民族融合后的产物,基本不会讲东乡语,也没有“阿哈交”的观念。我们在同马永祥谈论到“阿哈交”这一通婚规范时,他的反应感觉好像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显然,他也并不了解“阿哈交”的内容。因此,东塬村的通婚规范里并没有东乡族“阿哈交”的观念。(www.xing528.com)

其次,东乡族不能同非穆斯林,即异教徒通婚。这条规范正是遵从上述《古兰经》中规定的不能娶或者嫁“以物配主”的人。因此,东乡族择偶时必须选择穆斯林为结婚对象。东塬村也严格遵守这一通婚规范,东乡族男女青年可以和回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具有相同伊斯兰教信仰的穆斯林通婚,但禁止和非穆斯林通婚,除非对方归信真主,皈依伊斯兰教成为一名穆斯林。这些年,东乡地区外出打工的男女青年不在少数,有个别男性在外打工时认识了汉族女性并将她们带回了东乡,通过举行由阿訇主持的入教仪式,使她们加入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之后才结的婚。对此,马永祥的老三儿子马志学向我们介绍了他所知道的一些情况。东塬村目前还没有出现过上述这种非穆斯林通过加入伊斯兰教和东乡族通婚的情况,但是旁边的河滩村有两位东乡族青年大约在十年前分别娶了在外打工时认识的四川籍汉族女性,为她们举行了入教仪式,使她们成了穆斯林。现在这两位四川汉族妇女的穿衣打扮、言行举止已和普通的东乡族人一般无二,基本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之中。至于这里的东乡族女青年外嫁非穆斯林的情况,马志学表示闻所未闻,并称东塬附近从未发生过这种事,因为“这种事太大,我们不可能不知道!”

最后,东乡族即使在内部通婚时,也会因为各自所属教派的不同,在通婚时有所考虑。东乡地区的伊斯兰教因为历史上的原因造成派系林立,各自一方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村子里的村民可能全部属于某一教派,而有些村子里的村民则可能分属于不同的教派。在一般情况下,各个教派都有自己的清真寺进行宗教活动,不同教派的村民在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中相处也比较融洽。但由于受到过去不同教派历史的影响以及对伊斯兰教的一些具体规范理解的不同,有些教派的村民为避免将来在宗教生活中产生矛盾而不和另外一些教派的村民通婚。东塬村的村民主要信奉中国伊斯兰教的依赫瓦尼教派,即新教,东塬清真大寺也是新教清真寺。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属于新教的村民主要在本教派内部进行通婚,一般不和老教或者新兴教之间通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