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解
忽为大云庵,忽为沧浪亭,朝代有兴衰,人事有变迁,或传之千古,或过眼云烟,作者认为名胜古迹的兴废存亡和人有莫大的关系。通篇文字清新质朴,自然之风扑面而来。
【一段】
浮图文瑛①,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②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注释】
①浮图:也作“浮屠”,梵语的音译,指佛或者佛塔,这里代指佛教徒。文瑛:僧人名号,其人不详。
②苏子美:即苏舜卿,字子美,北宋文学家。曾修沧浪亭,并作《沧浪亭记》。
【译文】
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此庵四面环水,原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遗址。他多次请求我写一篇《沧浪亭记》,说:“从前苏子美写的《沧浪亭记》,主要是描述沧浪亭的优美景色;今天,我是请您在文章中记下我重修这个亭子的缘由。”
【二段】
余曰:昔吴越①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②,治南园于子城③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④,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⑤,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夫古今之变,朝市⑥改易。尝登姑苏之台⑦,望五湖⑧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⑨之所建,阖闾、夫差⑩之所争,子胥、种、蠡⑪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⑫,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⑬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澌然⑭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注释】
①吴越:五代十国之一。唐末镇海节度使钱镠(liú)所建,都城杭州,后降宋,传四世,七十余年。
②广陵王:即钱元璙,吴越王钱镠的儿子。吴中:泛指今太湖流域一带。
③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这里指内城。
④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和妻族。孙承佑:钱镠之孙钱俶(chù)的岳父。(www.xing528.com)
⑤淮海纳土:指吴越国降宋,献出淮海一带的土地。
⑥朝市:朝廷和集市。
⑦姑苏之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建,在今江苏苏州西南的姑苏山上。
⑧五湖:泛指太湖一带所有湖泊。
⑨太伯、虞仲: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次子,传说是吴国的开创者。
⑩阖闾(hé lǘ)、夫差:春秋时相继就任的两位吴王,夫差是阖闾之子。
⑪子胥:即伍子胥,春秋时人,曾辅佐吴王夫差伐越。种:文种,春秋时越国大夫。蠡(lí):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
⑫僭(jiàn):超越名分。
⑬释子:指僧人。
⑭澌(sī)然:冰块融化的样子。
【译文】
我说:从前吴越建国的时候,广陵王镇守吴中,在内城的西南面建造了一座南园,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旁边修建了一座园林。到淮海之地成了宋朝的土地时,这些园子也还没有荒废。这时苏子美才开始修建沧浪亭,后来一些和尚住在这里,这样沧浪亭就变成了大云庵。大云庵建成已有二百年,文瑛寻访历史遗迹,在荒芜、破败的旧址上按原样重建了苏子美的沧浪亭,这样,大云庵又变成了沧浪亭。历史经历了巨大的变迁,朝廷和市容也随之改变面貌。我曾经登上姑苏台,眺望浩渺的五湖,那里群山苍翠,所见之处,太伯、虞仲曾建立的国家,阖闾、夫差所争夺的地盘,伍子胥、文种和范蠡曾经经营的事业,如今都已不复存在了,那庵与亭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这样,钱镠乘着混乱窃取了权位,占有吴、越之地,国富兵强,延续了四代,子孙姻戚也乘此穷奢极欲,大造宫观园林,盛极一时。然而只有苏子美建造的沧浪亭,才被和尚如此看重。由此看来,士人要想千载传名,而不像冰块那样很快消失,是有其原因的。
【三段】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译文】
文瑛喜欢读书、作诗,时常跟我们这类人交往,我们都叫他“沧浪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