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轼
题 解
这同样是一篇“翻案式”的人物史论,作者一改传统习见中对贾谊怀才不遇遭受排挤的同情,首先指出人才被用的困难及需要的条件,指出有些人才不能为时君所用,也与其个人有关。进而分析了汉文帝当初在动乱中受诸位元老大臣拥立,有生死之盟,当时政治不可能允许猝然展开全面革新,而贾谊认识不到这种大势,“志大而量小”,只能郁郁以终。虽有后见之明的成分在内,但仍令人信服,且更增一层慨叹。
【一段】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①,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注释】
①贾生:贾谊,西汉洛阳人。汉文帝时曾召为博士,任太中大夫,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和梁王太傅,三十三岁即抑郁而死。
【译文】
一个人有才能并不难,怎样使自己的才能得到运用才真正困难。可惜啊!贾谊有辅佐帝王的大才,却不能使才干得到发挥。
【二段】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①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注释】
①致:成就功业。
【译文】
君子的志向远大,那就一定要有所等待;宏伟的事业要想成就,那就一定要有所忍耐。古代的贤人,都具备成就功业的才能,最终却不能发挥它的万分之一,这未必都是当时君主的过错,有的实在是自己造成的。
【三段】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①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②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③,先之以冉有④,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⑤,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⑥问曰:“夫子何为不豫⑦?”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注释】
①三代:指夏、商、周。
②庶几:也许可以。表示希望。
③荆:楚国。
④冉有:和下文的子夏都是孔子的弟子。
⑤昼:齐地,在今山东淄博一带。
⑦豫:高兴。(www.xing528.com)
【译文】
我考察贾谊的言论,如果真能按他所主张的那样治理,即使是夏、商、周三朝又怎能远远超过他?贾谊遇上了汉文帝这种贤君,尚且因为未被重用而抑郁死去,那岂不意味着天下如果没有尧、舜,就注定不能有所作为吗?孔子是圣人,遍游天下各诸侯国以求一试自己的治国之道,只要不是暴虐无道的国家,都想勉力加以扶助,希望有一天能实行他的治国之道。孔子将要到楚国去应聘,先让冉有去,再让子夏去,以表明自己的意向。君子想遇上信任自己的君主,是这样的辛勤不舍。孟子离开齐国的时候,在昼这个地方住了三个晚上才离去,还说:“齐王也许还会召我回朝。”君子不忍心舍弃他的国君,是如此的情意深厚。公孙丑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说:“当今的天下,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辅佐君主治理天下的重任呢?那么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尊重他自己,到达这样的地步。如果像这样做了还不被重用,然后才断定天下确实不值得奋发有为,也可以没有遗憾了。至于像贾谊这样,并不是汉文帝不能用他,而是他不能让汉文帝重用自己啊。
【四段】
夫绛侯①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②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③,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④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⑤郁闷,超然有远举⑥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注释】
②灌婴:西汉初大臣。与周勃等共谋与齐王联合,平定诸吕,拥立文帝。
③优游:从容不迫的样子。浸渍:慢慢渗透。
④遽(jù):急,突然。痛哭:贾谊《治安策》中谈及当时形势,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这样的话。
⑤萦纡:盘旋弯曲,回旋曲折。
⑥趯(tì)然:心情激动或冲动的样子。远举:高飞,这里意思是退隐。
【译文】
绛侯周勃亲自捧着皇帝的玉玺交给汉文帝,灌婴统兵几十万来决定刘、吕两大政治势力的胜负,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老部将,那种君臣之间生死与共、相互投合的亲密情分,岂止是父子兄弟的骨肉之亲才有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城里的一个年轻后生,却想让皇帝在一朝一夕的短时间里,完全抛弃元老勋臣和既定国策,另搞新的一套,也就太难了。作为贾谊,如果上面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下面能够跟周勃、灌婴这班元老大臣处好关系,从容不迫地跟他们交往,逐渐渗透交融,结成深交,使得皇帝不猜疑他,大臣不忌恨他,然后全天下的人都可以随从他的意愿,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超过十年,他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哪有在刚见面站着交谈的顷刻之间,就突然对皇帝谈论值得痛哭流涕的天下形势呢?我看他经过湘水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纠缠,忧郁愁闷,显然有高飞远举的退隐之意。后来终于因为自伤怀才不遇、忧愁哭泣而过早去世,这正是不善于在困窘不得志的逆境中生存的表现啊。自己的谋略一次不被采用,又何以见得所有的谋略都不会被采用呢?不懂得默默地自处逆境来等待时势的变化,却自我伤害摧残到这种地步。唉!贾谊是志向远大而器量狭小,才能有余而见识不足啊。
【五段】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①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②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③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④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⑤哉!
【注释】
①睿智:见识卓越,富有远见。
②苻坚:南北朝时前秦皇帝。王猛:年轻时贩卖畚箕,隐居华山,受苻坚征召而出,屡有升迁。
③略:夺取,这里的意思是占有。
④狷(juàn)介:正直孤傲。
⑤所发:所为,这里的意思是处世。
【译文】
古代的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定有鄙弃世俗而导致的不利。因此不是那种明智通达、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可能充分发挥有高世之才的人的才能。古往今来人们都称赞前秦苻坚在草野百姓中得到王猛,短时间里全部撇开他的旧臣而跟王猛一人谋划国事。像苻坚这样一个普通人而夺取了半个天下,大概就因为这一点吧!我深深地同情贾谊的志向,所以详尽地加以论述。也是为了让做君主的知道,假如得到贾谊这种臣子,要懂得他们大都有孤高正直、与世寡合的操守性格,一旦不被任用,就会忧伤沮丧乃至抑郁成疾,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作为贾谊这样的才子,也应该谨慎地立身处世才行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