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为纽带的校际合作中,在淮阴师范学院的专家引领与指导下,淮师一附小和其他三个共同体学校积极进行校际合作,并总结出有效的合作途径和方法。
1.加强校际合作的制度建设
制度是校际合作的保证,是单位成员所接受的行为规则,是管理行为规范化的表现,也是显性的文化表象。为加强校际合作,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制度来保证校际合作的顺利实施。
“以校为本”的科研制度建设是校际合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各个学校“以校为本”的科研制度建设,即各个学校的科研工作要形成体系,抓好落实,形成特色,构成优势。为加强指导,规范各校科研管理,校际合作学校共同起草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指导意见》;为使科研与教研有机结合,加强了对校际合作教师的校本教研指导,推行了以课例为载体的教育方案,并积极试验由此而演变出的几种实用的变式。在合作研究期间,校际合作学校围绕一个教育教学专题,由各个学校各自派出教师针对同一内容或不同内容进行连续多轮讲课研究。通过在校际合作学校开展广泛深入的教学实践,可以积累优秀课例及其管理经验。同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并通过不断实践进行验证,可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
校际合作学校共同制定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若干管理办法,例如,通过签署个性化的教师发展规划,让教师进一步明确在以“新基础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等方面自主性发展的目标,并要求青年骨干教师每人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自我加压、自求发展。校际合作学校还建立起教育科研第一责任人管理负责制,并将教育科研列为学校年度评估、教师荣誉称号评定的重要内容。在“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评比中,也分别将主持或参与“新基础教育”课题研究作为基本的必备条件之一。校际合作的整体推进在于唤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科研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实现由个体单兵作战到群体合作发展的转变。同时,校际合作学校还打破了在一所学校内建立教研组的常规,成立跨学校的教研组,以方便教师的交流,打造浓厚的研习风气和学术氛围。
2.进行校际合作教研的理论学习
为了确保“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得到切实有效的推进,在合作教研开展之后,由淮阴师范学院专家来学校做课程与科研的理论指导,并通过举办校际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自我发展规划交流来营造科研氛围,以此来完成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上的理念更新与知识重构。为了确保校际合作的教研得到落实,共同体内各个学校之间成立了教研领导小组。按照学科、学年段的不同,教研领导小组把学校教师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为教师们创造了一个合理、团结、合作、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并且每个学习小组都要制订本组的计划、学习内容,做到五个结合:结合“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学习,结合专题研究及工作中大家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学习,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学习,结合发现的、已出现的问题学习,结合同年级、同组间的团队交流学习。同时,教研领导小组还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周一次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主要是共同体内各个学校已确立的专题研究,活动地点轮流安排在共同体内各个学校之中。一个学校开展专题研究相关活动,共同体内各个学校共同参与,解决了校际合作教研所需要的场地问题。
3.校际合作的联合教研与合作研究
在备课过程中,共同体学校不仅要解决课堂教学问题,还要完成对“新基础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转化,完成对课堂教学问题的揭示与探究,完成对教师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完成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育教学策略的重构。因此,在联合备课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研究,成为共同体学校要达到的更进一步的目标。通过教师之间的分科研究与合作备课,可以切实地将教学研究细化并落到实处,避免了教师“齐头并进”的局面,同时又保证了备课内容更加全面、深入。这种合作研究的形式,为学校教学研究带来了充足的活力。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
(1)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
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主要由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组成,并由共同体内各个学校的教研组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科研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和联合教研活动。
(2)各个合作学校积极主动联系淮阴师范学院,以指导学校教研工作。
淮阴师范学院的教师长期蹲点共同体内各个学校,参与共同体内各个学校之间的教研工作,到各个学校现场指导教师的教学,并经常召开各学科教师研讨会。这无疑对共同体内各个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开展跨校互动备课活动。
为了使共同体内各个学校的教师共同得到发展,缩小学校之间的教研差距,共同体内各个学校主要采取校际集体备课的方式展开深入研讨。其主要方法包括:将共同体内四所学校组成一个教研联合体,按学科和年级分组进行备课,并事先指定一位教师为中心发言人,发言中心要求结合“新基础教育”理念对本教材内容做全面剖析,诸如教学重点和关键的把握、教学难点的确定、教材中重点和难点的挖掘、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学生情况的分析,实行通用教案与个性化教案紧密结合的方法进行。教案由执教教师先独立备课,再由共同体学校教师共同研究,然后所有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最后撰写教学反思,随时借鉴成功经验。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又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实现了教师智力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设计的水平。
(4)开展校际联合专题研究活动。
各个学校在所遇到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相似,联合开展研究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解决共同问题,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以提高研究效益。共同体内各个学校的语文学科分别就“课外阅读、课内指导”“写景类文章的研究”“写人记事类文章的研究”“低年段学生的写字指导”“习作教学”等进行专题研究。学校之间联合开展这些研究,有利于提高专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学校之间经常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平台,围绕这些专题进行共同的备课、上课、评课研讨,介绍彼此的成功经验,交流彼此研究中的困惑,可以起到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的作用。如:淮师一附小等四所小学开展的“课外阅读、课内指导专题研究”,四所学校轮流举办专题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等。由一所学校初建,其他三所学校参与观课和评课研讨,再依次重建,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良好科研氛围。不同的学校围绕同一专题开展研究,使校际合作有了更好的抓手。因此,专题研究既是学校合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校际合作的一条重要纽带。
(5)制定校际联合教师发展梯队目标,有序促进教师成长。
共同体内各个学校之间的高频上课、听课、研讨,使得很多教师在校际互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同时,由共同体内各个学校制订教师梯队成长计划,使得每位教师都能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由淮师一附小牵头,共同体内各个学校针对各梯队教师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成长目标。
第一梯队——发展成型期教师的成长目标。
①学习自觉、持久,学养丰厚。对“新基础教育”基础理论和学科教学纲要有深入领会和解读,能融合吸收新课标及其他先进教育理念,教书育人,滋养生命,成为同行公认的“教师的教育者”。
②传承创新意识浓郁,实绩显著。形成与自身相协调的、独特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风格,深得全体学生信赖和喜爱。所教学生基础扎实、学习习惯优良。教学质量在年级名列前茅。
③专业基本功更新与时俱进。重视教学基本功的不断锤炼,朗读、书写、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为同行示范。对学科教学有整体的认识与思考,能独立研究教材,准确发掘教材的育人价值,真正用好教材。
④专业活动组织能力强,参与度高。能引领所在备课组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活动,主动策划并积极参与相关研究活动,在活动中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面向学科研究小团体或更大范围的教育教学讲座已成常态。
⑤有共同发展的丰富经验,行为有效。和所在学科备课组的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坚持每周对口听课,并积极进行互动交流,主动有效地引领第二、第三梯队教师发展。
⑥乐于校内示范,具有区域辐射力。有科学的自我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每学年在全校学科层面上呈现“观摩课”,在所在备课组层面上提供研究课超过3次,扩大自身的精神思想和经验等影响力。以“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内及区域层面辐射优质课的形式,将教学实践经验转化为供其他教师发展的可贵资源。
⑦转型主动积极,勤于成果积累。致力于由学科教学型向学术研究型转变,持续地将研究所得转化为可资借鉴、推广的教育教学成果。每学年在市级以上(含市级)期刊发表论文2~4篇,日常教学所撰写的有质量的教学反思超过任教年级课文篇目的三分之一。
第二梯队——转型蜕变期教师的成长目标。
①学习较为自觉、持久,重视学养进补。能基本领会“新基础教育”基础理论和学科教学纲要,能较好地掌握新课标及其他先进教育理念,教书育人,积极追求自身与学生的健康发展。
②立足传承,时有新意,实绩优良。教学经验较丰富,驾驭课堂能力强,得到大多数学生的信任和喜爱。所教学生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好。教学质量位于年级前列。
③重视教学基本功更新,锤炼有效。朗读、书写、信息技术运用得到同行认可。对学科教学有整体、全面的认识,能独立解读教材,发掘教材的育人价值,用好教材。(www.xing528.com)
④具有专业活动组织能力,参与度高。乐于为所在备课组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活动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日常教学交流,在活动中有自己的见解。能面向学科研究小团体或较大范围上研究课、介绍教学经验。
⑤共同发展的经验丰富,行为有效。和所在学科备课组的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坚持每周对口听课,并积极进行互动交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帮助第三梯队教师发展。
⑥乐于校内演练,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有明确的自我发展计划,每学年都会在全校学科层面上提供“研究课”,在所在备课组层面上提供研究课超过3次,能在“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展示优质课。
⑦转型主动积极,关注成果积累。努力由教学经验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重视将研究所得转化为可资借鉴、推广的教育教学成果。每学年在市级以上期刊(含市级)发表论文1~2篇,日常教学所撰写的有质量的教学反思超过所任教年级课文篇目的四分之一。
第三梯队——尝试适应期教师的成长目标。
①学习自觉认真,学养进补意识强。刻苦学习“新基础教育”基础理论和学科教学理论,能初步领会“新基础教育”的核心思想,认真学习“新课标”及其他先进教育理念,有促进自身及学生健康发展的意识。
②扎实传承,乐于仿创,实绩良好。能在自身努力及团队带动下,逐渐形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所教学生基础较为扎实,学习习惯较好。教学质量良好。
③苦练教学基本功,锤炼有效。朗读、书写、信息技术运用由全面合格迈向多项良好。在团队帮助下学会独立解读教材,发掘教材的育人价值,较好地使用教材。
④积极参与教学交流,把握各类演练机会。主动承担组内课堂教学研究的初建及重建任务,在日常实践中磨炼自己,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⑤珍惜共同发展机遇,行为有效。和所在学科备课组的教师“一对一”结对子,每周听学科导师先行课2节以上,给导师上汇报课1节,并积极进行互动交流,促进自身发展,积极向第二梯队靠拢。
⑥乐于组内演练,心态开放。有合适的自我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积极参与“新基础教育”实践研究及其他相关活动,在活动中用心学习,大量汲取同行的经验与体会,虚心采纳方方面面的意见或建议。每学期认真地向学科研究小团体汇报交流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⑦转型主动积极,学习积累成果。努力由大量模仿、极少留痕型向择优模仿、及时留痕型转变,有将研究所得转化为教育教学成果的意识,积极撰写教育教学随笔、论文。每学年在市级以上(含市级)期刊发表论文(或随笔、教学案例等),日常教学所撰写的有质量的教学反思超过任教年级课文篇目的五分之一。
根据共同体内各个学校的教师梯队发展目标,各个学校的各备课组再把这个目标有计划地落实在备课组中,例如,淮师一附小五年级语文备课组针对不同梯队教师的上课、听课、评课提出如下要求:第一梯队的教师带头学习,带头实践,积极主动帮助指导第二、第三梯队的教师。敞开日常课堂,每学期至少上1节优质课,供全组教师学习、研讨,对小组内教师的备课、上课、评课要给予指导,其中一学期听小组内每位教师的课不少于2节并给予指导。第二梯队的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实现文化进补。在教研活动中体现三多——多参与、多反思、多重建,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加大教学实践频率,加强日常教学交流,促进研究日常化,每周至少听第一梯队教师的课1节,力争上出优质课。第三梯队的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听课学习,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向组内教师学习,每周听第一梯队教师的课不少于2节,每学期写论文1篇、教学随笔和反思3~5篇。
(6)开展跨校际联合系列沙龙活动。
沙龙式教研是一种有利于教师主动参与、自由发挥的教研形式,一般以一个课例或一个问题为载体,参与沙龙的成员自由发言,展开充分的讨论,展示才智,相互启发,开阔思路,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近年来,沙龙式教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很多学校由于势单力薄,很难开展有价值的沙龙活动。而共同体内各个学校依凭得天独厚的合作条件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共同举办沙龙活动,如:“新基础教育”理论沙龙、专题研究听课评课沙龙、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沙龙、问题研究沙龙、课堂教学沙龙、备课组长成长研究沙龙等。由于活动的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学校,每个学校为了展示自己的水平、贡献自己的智慧,前期都要做好充分准备,这就使得沙龙活动的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同时,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相遇在一起,与一所学校校内研讨相比,更便于头脑风暴,更容易出现见解多元化,更能起到相互启发、相得益彰的效果。而且,淮阴师范学院的教师长期参与沙龙活动,有机会与专家进行互相对话和深度会谈,也就进一步提高了沙龙活动的含金量。实践证明,在专家引领下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校本教研能力最有效、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7)校际合作教研组建设和骨干教师培养目标引领。
每个学校的教研组长由“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科第一责任人担任,这些教师大多担任学校的行政职务,并有着过硬的专业素养,例如,淮师一附小和淮阴师院附小的语文学科第一责任人均由语文特级教师担任,他们不仅能够在分析实际情况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为教研组和每个组员进行目标定位,还能根据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目标修正和完善。在他们的引领下,共同体内各个学校的教研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同体内各个教研组还要求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同时邀请专家对骨干教师进行点评。专家根据实际课堂观摩的情况着重帮助讲课教师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能与教学相关联并能使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开展能根据教学活动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产生教学效应;教学问题的设置能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又能促进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独立思考;教学重心的下移能激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与教学核心内容相关的多种形式的学习,能捕捉、收集学生产生的新问题、新方法等过程性资源。这种评课给骨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和高标准,开阔了骨干教师的视野,明确了其今后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激发了骨干教师的进取心。
(8)营造共同体内各个学校备课组团结和谐的教研氛围,促进备课组建设。
共同体内各个学校的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之间也定期进行交流,互相交流备课组建设经验,探讨备课组学习流程和活动形式。在互动交流中增进了共同体内各个学校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并且在互动交流中获得经验、答疑解惑、共同规划未来,增进了共同体学校的凝聚力,推进了备课组文化建设。
由淮阴师范学院的专家牵头,定期举行各个学校的学科备课组长交流。每次针对一个话题畅所欲言,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备课组长也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获得成长,有利于备课组进行整体的长期策划。同时,备课组长通过沟通、激励、关心、帮助同组教师,增强了自身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有利于备课组形成一套独特的思维模式。
备课组在共同体内各个学校和学校教研组的共同引领之下,各学科备课组长根据本校、本年级和本学科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例如,淮师一附小五年级语文备课组在阐述为何开展写人记事类文章专题研究时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此专题研究在我校已经走过两年的研究历程,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敲门”阶段——这个阶段主要通过不同层面的学习,让我们开始关注写人记事类文章的一般特点,开始尝试着依据写人记事类文章的特点来解读文本,并对文本进行单元重组,进行学法和教法的探索,但是基本上停留在关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
第二,“入门”阶段——这个阶段让我们继续关注写人记事类文章的价值追求,把研究的点变小,主要是不断进行写人记事类文章学法的探索,在课堂实践中形成有效的学法结构,并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中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这一方法。
第三,“深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在学校层面和备课组层面首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科学的实践操作、深度的专题探究,教师对此专题已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在实践中总结出写人记事类文章一般的学习方法结构——知故事、品词句、识人物、明事理,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方法结构。我们全体教师在专题研究的内容、研究途径和方法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日常的研讨中明确研究重点,并能清晰地表述。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寻找适合本班特点的方法。
②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学生在这几个方面有了明显提升: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得到加强,由要教师提示变为主动发现;对方法结构把握准确,并能主动在预习中运用,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在课堂学习中,品读语言,认识人物形象的途径更加丰富,有了方法意识。据了解,有的班级在不同程度上对方法有了新的探索。如:“知故事”——概括故事方法不断拓展,即起因—经过—结果串联法、课题扩展法、梳理人物关系法等;“识人物”——认识人物的途径丰富化,即运用想象、联系、比较的方式等;“明事理”——明白故事蕴含道理的方式多样化,即关注人物语言、人物对话、故事情境等。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为了避免方法结构的固化,我们开始关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的逻辑起点,关注学生对写人记事类文章读写结合的学习节点,不断探索学生需要的学法和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法。备课组开始从两个层面深入研究:写人记事类文章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方法结构的探索;写人记事类文章以教师教学为主的过程结构的探索。
(9)建立“新基础教育”教研的资源库,进行资源共享。
为了确保“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共同体内各个学校加强了对教案、学案、教学实录、教学故事、教学叙事和教学设计等过程性研究成果的记录和收集,有利于“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工作不断推进,促进了“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的深入开展。近年来,共同体内各个学校开发和收集了有助于各学科研究的各种文字、电子资源库,供教师随时查阅,提升了校际教研的层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