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与课堂教学一样,在发展中形成了基本的构架。因此,教师只有明确说课的根本目标,把握好说课的基本内容,才不会出现跑偏的情况。说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说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托和抓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贯彻,教师对教材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见解。以语文教材为例,通过对2011版新课标的深入学习,教师对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学习教材的育人价值和相互间的关联更加明确,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也更加清晰。在说教材之前,教师要对教材有多重解读,即站在读者的角度、学生的角度、教师的角度、编者的角度等多个角度阅读,从而领会编者的意图、学生的阅读起点和障碍点、教材的育人价值等。说教材,不仅要说教材的主要内容和课时安排,还要说教材在本单元以至本册、本学段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地阐述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展示自己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和深度思考,以体现说课者对教材的理解、运用、驾驭、整合能力。
案例1:习作《漫话寒假生活》(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漫话寒假生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习作1》,教材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作提示,共有两层内容:第一是启发学生回忆在假期中经历了哪些事,其目的是为了打开学生的记忆闸门,让他们的思绪回到那五彩斑斓的假期,丰富习作素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第二是提醒学生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第二部分是习作要求,即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分解要求为:写一段生活经历;这一经历发生在假期中;要写出真实感受;题目自拟。第三部分是展示四幅反映假期生活的插图,以此引起学生对假期生活的回忆,启发想象,丰富写作素材。
(张 媛)
点评:这样的说教材比较普遍,也是传统的教材分析。说课者思路清晰,从三个方面对本次习作教材进行了比较具体的说明,类似于内容简介,但对教材缺少个性化的思考和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缺少作文类型的分析。叙事类文章是小学习作教学的主体,此类文章的教学重点和目标是什么?这一次习作基于过去的教学突破点在哪里?第二,缺少关联分析。任何一篇习作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篇习作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为什么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的习作中安排这篇习作训练?该习作是否承接了原有的习作要求?与后面的教学又是怎样的关联?第三,缺少育人价值的分析。一篇习作的育人价值应该是多重的,除了有写作知识和能力价值以外,还有哪些育人价值呢?
案例2:《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性文学作品,它生动形象地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三者融为一体,不仅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字”,这些“文字”记载了自然变幻无穷的历史进程,而且重点叙述了辨识这些自然文字的方法和意义。从单元主题来看,本单元是以“读书有方”为主题的单元,教学中对这一主题应有渗透。从文体特点来看,《大自然的文字》不同于本单元其他几篇文体(古诗、说理文),本文属于科普小品文。科普小品文是用小品文的形式来表现科学内容的文章,在生动有趣的语言中介绍科普知识是此类文体的一个鲜明特点。课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其语言浅显易懂、鲜活生动。
对于这样一篇科普类的文章,我们应该教什么?如何教?怎样才能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助力?我们需要研究这篇文章独特的育人价值。
(1)结构价值。
课文结构清晰,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因此,理清课文的结构与顺序能为学生构建此类文章的基本框架提供一个范本。
(2)语言价值。
除了了解文中的科学知识以外,还必须了解科普小品文的语言特点,即准确、简明、平实、生动、科学、严密等。
(3)情感价值。
科学小品文看似无情却有情。学习科普小品文,不能止步于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的感情线,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之情,把教材中隐性的人文精神通过显性的朗读与感悟传递出来。
(张 媛)
点评:这个案例中说教材的角度广且独特,除了有简明扼要的内容概括以外,还关注到了教材的单元主题、文体特点、独特的育人价值,对教材的分析有自己的思考,与教学的目标和过程设计有紧密关联。说教材不是固定不变地说,而是从教学本节课的角度有选择性地解析;说教材也不是孤立地说,而是与其他环节自成一体。因此,说教材不仅要说出共性,也要说出个性。从这一点来看,本案例的说教材与传统的说法相比,有明显的突破,值得学习。
2.说学情
学情,是教学目标制定的另一依据,主要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已有知识经验、知识与能力缺失等。准确分析学情,有利于教师找准教学的起点,做到会的不教,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说学情要由抽象走向具体,不仅要能分析本年段学生应有的能力水平,还要能准确把握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甚至可以具体到个体,了解到学生的真实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找到提升的空间。
案例1:习作《漫话寒假生活》(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小学六年级学生对于写记叙文已有较为扎实的基础,能把事情的过程叙述清楚,但大多数学生在文章的情感表达上还欠缺火候,出现习作中的情感表达生硬或是平铺直叙的情况。另外,学生选择什么素材来写也是值得关注的。本篇习作教学重点要放在选材和表达上。什么样的经历值得写?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事才能写得好。因此,首先要把好选材关,让学生选择有趣的、新奇的、感受深的经历来写,这样才能有话可写。学生叙事具体却不带有感情色彩,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用教师的话语和呈现的图片,才能把学生带入甜甜的生活气息和浓浓的人情味的回忆之中,有快乐,有陶醉,也有烦恼和寂寞……学生历历在目,思“物”生“情”,写作动机与欲望便油然而生。
(徐晓红)
点评:案例中对学情的阐述比较清楚,学生已有写记叙文的基础,缺失的是真情实感。找准了这一点,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提升点也就明确了。不足的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描述还是抽象了一些,缺少学生具体情况的分析。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有多少学生的记叙文情感表达饱满?有多少学生的表达欠火候?又有多少“冷言冷语”?这样的差异必定是存在的,教学中如果能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巧妙地处理好这一问题,就事半功倍了。学情说得越准确,教学过程的指向性就越明确。反之,学情说得不清楚,教学也是雾里看花,模模糊糊一片。
案例2:三年级班队课“走近恩来”
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家长舍不得放手,部分学生缺乏锻炼的机会,也缺少展示搜集资料、组织、表现、合作等能力的平台。本次班队课就成为提升学生这些能力的契机。通过平时观察和调查发现,班级中有一小部分综合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他们在活动中能积极策划,指导小组队员开展活动。因此,在活动准备和展示过程中,可以利用这样的差异资源,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另外,虽然周恩来是举世闻名的伟人,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恩来只是知其名,了解甚少。面对这样的现状,怎样才能真正学习周恩来的崇高精神?这就需要利用小组资源、家长资源协助学生课前搜集周恩来不同时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内化,在活动中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真正地走近伟人,继承伟人的精神。
(张竹芳)
点评:这个案例中说课者从三个方面准确把握了学情:第一,知识需要(对周恩来只闻其名,未闻其事)。第二,能力需要(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组织策划活动的能力、活动中的表现能力、合作能力)。第三,班级中的差异资源分析。班队活动需要大量的课前准备,说课者能利用本班的差异资源、小组资源、家长资源,多方合作,让学生从活动中收获知识与能力,为达成教学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
3.说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教学的航向,教材和学情的分析都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教学过程的设计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手段。多年以来,教学目标被公式化、程式化了。虽然三维目标已经深入人心,但在教案设计和说课中,常见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目标,不仅共性过多,而且教材独特的育人价值、班级的真实学情被忽略了,教学目标也成了虚假的目标,失去了真正的作用。
说目标要避免以下问题:
(1)目标大而空,浮而不实,没有具体的指向,难以操作。
(2)一节课的目标设定太多,多到五六个,没有重点,也完成不了。
(3)把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割裂开来。
案例:《大自然的文字》(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①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作用和意义,理清课文的脉络。
②品读感悟文中拟人、比喻、设问等写作手法的妙处,体会科普小品文语言生动有趣的特点并学会迁移运用,实现在学习科普类文章过程中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www.xing528.com)
③通过积累与拓展,培养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张 媛)
点评:这个案例体现了三维目标的多重融合,有内容结构的知识目标,有科普类课文写作手法的认知与能力提升目标,还有情感态度的培养目标。阐述层次清晰,体现教学的逻辑,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做了明确的指引。当然,这一课的教学是在六年级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用1课时完成的。如果是一篇课文分2课时或多课时完成教学,说课时应该说本节课的课时目标,而不应该笼统地说大目标。
4.说教法
说教法,就是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教学目标的需要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服务的,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本节课,我以指导学生“想象”作为教学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我采用以下教法引导学生。
(1)画简笔画,激发想象。
学习第二自然段时,为了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我在黑板上画了四座大山,让学生来添画出不同姿态的云雾,学生的兴致很高。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但理解了文中的关键词,还读出了文字背后的画面,将自己的想象用作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收效甚好。
(2)自主学习,丰富想象。
提炼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其中的一个方法是仿写句子。用书上的句式进行练说,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在班级汇报。从汇报的情况来看,学生不但能积极想象,内容也十分丰富。课堂气氛活跃,精彩不断。
(3)欣赏图片,完善想象。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对庐山云雾的想象是模糊的,为了使他们的想象更清晰、更完整,我在教学完这篇课文后,让学生欣赏了庐山云雾的图片。那一幅幅迷人的风光,是我根据课文内容精心挑选的,与课文内容很吻合。这样使学生的想象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吴凌云)
点评:案例中紧扣“想象”采用了三种教法,即“创设情境法”“结构分析法”“情境还原法”。第一种和第三种是通过不同手段创设情境,由激发探知欲望到形成完整画面,适合写景类课文的教学。第二种是方法结构的迁移,由扶到放,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还穿插了仿写的练习、小组合作学习等环节,使课堂教学更扎实、更有效。这个案例既有说教法,也有教学过程的跳跃呈现。在实际的说课中,可以将此环节与说教学过程结合起来。
5.说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是说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流程较为具象,可操作性强,因而也是听课者非常关注的内容。教学流程是教学活动具体、系统的概述,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学活动是如何导入、如何开展、如何结束的。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能读出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需要注意的是,说教学流程不能理解为具体地阐述教学过程,而应该是对教学过程中主要环节的清晰概括,并说明这样设计的意图,且理论依据充分。说教学流程时,教师要站在整体的高度,说一节课的大问题设计以及围绕大问题展开核心推进的重要环节,方便听课者理解。
案例1:《三角形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本节课,我是把第1课时探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和第3课时三角形的分类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课前,学生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未曾探索,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三角形的概念,体验和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具体的教学环节有以下几点。
(1)开放导入,从复习角的概念入手,引出三角形的概念。
(2)核心推进环节。
①学生尝试用小棒围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形成类意识,并通过比较进行概括。
②在围三角形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了围不成三角形的体验,通过分析成功与失败两种情况,便能很快总结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巩固练习和运用,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丁 茜)
点评:这个案例从整体上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设计意图,从开放导入、核心推进环节、巩固练习和运用三个方面清楚地概括了教学过程。从中可以看出,讲课者思路清晰,表达有条理。在核心推进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学,并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生活数学”的教学思想。
案例2: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3”二建课
针对初建课,我对教学流程做了如下调整。
(1)把歌曲放在课前,作为一个热身的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显得更直观、更生动。
(2)以一张教师的信息卡作为切入点,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学生对教师的信息感到好奇,我借此可以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②学生对第三人称单数的用法掌握得不够好,我借此可以将第一人称转换为第三人称,让他们在自然过渡中掌握知识。
(3)在初建课中,调查表的设计与最后的语篇呈现有点脱节,没有能够对调查表进行有效反馈,所以调查表设计好后增加一个介绍同学爱好的语篇栏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调查表,也能为对话性文本向陈述性文本转换做好铺垫。
(石海燕)
点评:这是一节基于初建课的二建课说课,这位教师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即只说教学流程中调整的几个部分,并说明调整的原因。这样可以使听课者能清楚地对比本节课与初建课的不同,评价改动是否合理。
以上所述的五个方面是说课的基本内容,对于新教师来说,必须对说课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多年来,我们提到说课,就像背口诀一样——说教材、说学情、说三维目标、说教学过程、说板书……但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说课如果一成不变地按以上步骤进行,那就背离了说课的本质特性和根本目的。按固有的模式说课,势必给人索然无味之感,听课者很难从说课中获取感兴趣的信息,难以听出与众不同的亮点。在有限的时间内,重点说什么、怎么说效果最好,这就需要讲课者在不断探索中寻找突破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