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动课堂关系实施的具体步骤

互动课堂关系实施的具体步骤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学生产生互动学习的欲望之后,教师要在课堂上适时地制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在进行“互动资源”的交流与分享时,教师不要忙于给予学生正确的答案,这样容易抹杀学生参与和探索的热情。教师要鼓励学生将互动学习的欲望转变为互动学习的行动,以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互动训练为手段,将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加强练习、内化知识。

互动课堂关系实施的具体步骤

1.互动开放,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需要外界给予他们参与学习的外部刺激,以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在课堂开展之初就做好铺垫,创设有趣情境,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开放式的互动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生本互动”,即学生与文本的互动,例如,教师在讲授《雾凇》一文时,由于所教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可以通过雾凇的图片呈现,带给学生以视觉体验,通过互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交流感受,让学生在体会大自然神奇的同时,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向往。只有当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愿望时,为了满足这种愿望,他们自身就会产生推动自己主动参与学习的内在力量;只有当学生产生了内在兴奋并将其转化为外在兴奋时,他们的主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和体现。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走进作者,理解文本,会意文本内容,产生共鸣。

2.交互反馈,重视互动过程性发展

由于生活阅历、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即使面对同一个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虽然课堂的学习主要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但这种交流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需要教师的介入和指导的。当学生产生互动学习的欲望之后,教师要在课堂上适时地制造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在课堂活动正式开始之后,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之后,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油然而生,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主动投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积极主动的参与为课堂互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教师在讲授《番茄太阳》时,提出:“文中有几处讲到了‘番茄太阳’,它们所代表的意思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设计既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条件,也为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留下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学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经验和学到的方法解决问题。当然,这种问题的解决是存在差异的,但这也给了生生互动合作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享与合作来缩短和解决这种差异,而学生之间所产生的“差异资源”也为师生的有效互动提供了丰富的“互动资源”,例如,淮师一附小高岚老师讲授的《北风和小鱼》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播放北风呼呼地吹的声音):“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感觉身体特别冷。”

生2:“我感觉冬天好像要来了,马上就要下雪了。”

生3:“我感觉很害怕,这声音太吓人了……”

师:“是的,我和大家的感受差不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北风。”

此时,仍有一位学生高举小手想要回答。

师:“嗯,你还想说什么?”

生4:“我觉得这声音很好听,要是天气炎热的时候,刮着这么大的风,那该多好啊!”

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师:“哦,别着急!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北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大家赶快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

全体学生满怀期待,自由地朗读课文。

…………

在体会草地、小草、梧桐树都害怕北风的基础上,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哎呀!北风,现在那么多人害怕你,你心里在想什么呢?”(www.xing528.com)

全体学生自由地展开想象。

生1:“哈哈,我太厉害了!”

生2:“我是天下无敌,大家都怕我!”

生3:“谁要是敢惹我,我就把它吹跑……”

此时,一位学生给出了与前面三位学生完全不同的答案:“如果我是北风,我会很伤心。我也不是故意这样做的,大家都怕我,就没人跟我玩了。”

师:“现在班级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认为北风骄傲自大,谁都怕它;一种是认为北风并不是有意为之。那么,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别着急,自己读一读课文剩下的部分,再和你的同桌讨论。”

全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

在进行“互动资源”的交流与分享时,教师不要忙于给予学生正确的答案,这样容易抹杀学生参与和探索的热情。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同桌合作和小组汇报等形式,将互动的层面从以往单纯的“点对点”转变为“点对面”,让学生互相提问、共同探讨,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教师也要对课堂信息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努力倾听和捕捉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并迅速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在互动中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这样才有可能使教学过程不断得到新的生成和推进。这个过程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循环之中的,需要教师不断地捕捉和调整,从而推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深化和提高。

3.互动深化,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师生学习的过程是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每个学生都有内在的潜能。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索学习方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产生与教师互动的热情;又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合作或者独立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生生之间进行初步互动之后,学生已经开始理解、消化知识,在互动讨论中主动思考、热情讨论,不同层次的学生初步达到了相应层次的目标。此时的互动是以巩固、内化所学知识为基本,为尝试更具独立性的互动方式做准备。教师要鼓励学生将互动学习的欲望转变为互动学习的行动,以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互动训练为手段,将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加强练习、内化知识。教师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知识再现和联想,通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诱发,根据知识外在联系的异同比较,寻找规律,举一反三,形成多向的交互反馈,例如,在讲授数学加法交换律时,教师可以通过出示多道简单的数学加法计算题,调换加数的不同位置,让学生算出结果、寻找规律。在多次计算之后,学生很容易发现,在两数相加时即使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依然不变。此时,教师还可以继续增加加数的个数,再让学生寻求规律。在体验过两数相加互换位置和不变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得出无论多少数相加,不管其位置如何改变,它们的和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仍存在教师自视甚高,不相信学生的现象,总认为只有明确告诉学生的内容才是正确的。但是,教师“灌输式”的教学不仅不利于课堂互动的进行,还会阻碍学生独立思考,甚至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只有让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求新知,学生才能在互动中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在思考后得出新知,从而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4.互动延伸,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互动延伸是指在进行了一定量和质的课堂互动学习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朝更为广泛的外部环境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也就是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课后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养成“学用合一”的习惯。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新旧知识,使其丰富和充实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达到新学知识和已有知识有效结合的效果。教师不仅可以布置以书写为主的文字作业,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例如,教师在讲授《学会查无字词典》时,课后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索、去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在下一节课进行讨论交流。这样问题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学的知识、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还可以为下一次的互动交流提供丰富的素材

5.互动反思,实现更有效的互动生成

互动反思不仅要求教师通过教后感、教育日志、教学案例等形式反思课堂互动教学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也鼓励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包括训练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思路、学习方法等进行反思。这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再回顾,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帮助学生搭建了正确的学习平台,从而保证了课堂互动的有效延伸,巩固了课堂互动成果,达到了课堂教学延伸的目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广泛的生本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在教师和文本的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互动式课堂关系的产生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价值。它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在师生平等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中,教学双方共同努力、合作,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