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彰显生命活力的场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熏染、人格的提升都要在课堂上实现。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之所。因此,课堂教学并非是为了将来的生活而目前不得不经过的一道“工序”。课堂上,师生相互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而不是进行一种机械性工作时所面对的对象。课堂教学,不应被视为获取生活权利必须预支的劳动而“异化”为生活和思想的一种负担,而应当被看成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对生活积极意义的思考、对创造力的培养所形成的朝气蓬勃的生命活动的积极部分。
但目前,我们仍有不少教师依然把课堂教学当作一种经验的复制,使得课堂教学的工具理性远离价值理性;有不少教师紧紧地控制着课堂,在“都是为了学生好”的口号遮蔽下,实施着“处置身体、控制思想、过滤知识、塑造道德,进而安排未来”的控制性行为。他们以“知识人”目标为导向,无视或有意压制、消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性和自主发展的意识。这种多年沿袭下来的以成人立场想象学生“需要”什么的活动设计,或者不问学生有无愿望或接受可能的一厢情愿的教学设计,都只是一种外力的强加。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里充斥着成人的话语权,这样的课堂缺少生命的灵动。
当前,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立场,让“学生立场”成为我们坚定的追求。“学生立场”是坚持以学生的成长作为设计和实施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当下的考试分数,也要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和体验;不仅要帮助学生夯实知识技能意义上的“双基”,也要帮助学生奠定包含兴趣、志向、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在内的综合素质意义上的“基础”。简而言之,“学生立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教师说:“我的教学设计很棒,就是学生不配合!”显然,这样的教师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当作配角,漠视学生主体的存在。再比如,教师上公开课前设计一个课件要花上10多天的时间。上课本身不再是目的,获奖才是目的,这完全是本末倒置。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所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三种教师的状态:一是知道要有学生意识,但内心没有确立;二是心中有学生,但学生还是被看作受教育者,只是教师教学的接收者和配合者;三是心里有学生,但只有抽象的学生,而没有具体的学生,没有具体到年级、班级、个体差异上去认识学生,没有具体到某一具体内容上和方法选择中,把学生作为选择的前提去思考。只有教师心中真正装有学生,在教学中才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思考:我这样做是为了谁?学生需要什么?他们还有什么发展的障碍与困惑?我的解决对策是什么?我要教到什么程度?教师要用自己全部的心智和热情去拥抱课堂,让所有的学生共同参与。这样,师生碰撞出来的是体现人本、人情、人道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乃至机械式的灌输。(www.xing528.com)
坚持“学生立场”,就要真实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有着丰富的个性。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差异。因此,我们既要了解某一年龄段学生的共性特征,又要了解本校本班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能力水平和能力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将要达到的水平预期。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提倡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不讲。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关于学科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学校的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现实活动中的经验积淀乃至他们在社会中所形成的许多关于学科的朴素认识,都构成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特定视界”,影响并制约着他们的学习。教师只有具体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中的潜在困难,才能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程。
“学生立场”的课堂是自然的、鲜活的。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在宜昌上的一堂示范课可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启示。李老师本来准备上《提醒幸福》这一课,而由于教研员的疏忽,学生预习的课文是《紫藤萝瀑布》。上课铃声响了,李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让学生自由地挑选想学的课文,学生选了《山中访友》一文。他镇定自若地和学生一起预习、读书、交流、赏析、质疑,一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李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几年过去了,我对这堂即兴的公开课依然有着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这堂课是成功的。成功的标志不是我带着事先设计好的圈套,去让学生钻,让学生表演,而是真正把学生当作学生,和他们一起平等地研讨——当然,这样上在当时是迫不得已的,是逼出来的,但恰恰是这样一‘逼’,把我逼成了‘学生’,想不平等也不可能。”
站在“学生立场”,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襟怀,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智慧。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努力给学生提供发展的可能空间,要给予学生选择的可能,如: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选择、表达形式的选择、学习工具的选择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