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来设计、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拟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进度的控制、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教学评价等往往都是从课本出发,从教师出发,而无视学生的需要和感受。学生更多是被视作一个重要的“他者”而存在。有人把传统的课堂比喻成“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教师是唯一的“主角”,学习好的学生充其量不过是个“配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或“听众”。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列举“传统教学”的八大罪状,包括: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容器,只能是知识的接收者;讲授或某种方式的言语教学是灌输知识的主要方法;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只能服从;教师不信任学生,学生对教师也常抱怀疑态度;等等。[15]显然,传统教学过于突出和重视教师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地位。
与传统教学相比,现代教学强调围绕学生来设计、开展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有的西方学者把教学定义为“教学即成功”,认为只有取得预期结果的、所谓成功的教学才是教学,而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的教学都不是真正的教学。这种理解无非是想强调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意愿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而已。而真正关注学生、理解学生就是要重视学生的需求、感受和能力,就是要从学生的需求、感受和能力方面来设计教学。目前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话教学理念等都是这一思潮的体现。(www.xing528.com)
教师和学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由重视教师转为重视学生,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是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转而完全依靠、围绕学生,而是说传统教学过于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太少。现在应该在重视教师的同时,给学生足够的重视,应该合理地处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关系。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并不丰富。而教师是教育者,是教育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者。与学生相比,教师闻道在先,具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居于被指导的地位,而教师居于指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指导是外因,是促进学生由“无知”“少知”向“知”“多知”转化的必要条件,而学生的学是这个转化过程形成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片面重视教师或学生都是不科学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