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国内外几十年研究和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更高层次思维能力、解决冲突的技能,改善社交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成效。[4]1997年,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指出:“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伟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之一。”
合作学习活动能减轻学习者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心理,因为合作小组的同伴可以提供随时的帮助,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活动能使活动参与者产生大量有利于语言习得的交互修正;大部分参与者,包括平时沉默或害羞的学生都可以有更多机会积极活跃地参与。在合作学习中是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不但每个组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各组员之间还必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也能有所进步。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个好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把自己的观点、思路、想法与别人共享,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也能够在与同学交流中得到启发或解决。学生更多地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弥补或完善自己思维漏洞的空间和时间。由于建立了小组学习目标,学生的努力就不再以个体为单位。每个人都为了小组的共同利益而全力以赴。由于目标一致,学生发生冲突时也能跳出自我,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听取别人的意见。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学会沟通,学会互相分享,学会互相理解和尊重,更会学到未来步入社会、工作岗位所必不可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提高英语学科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策略。
合作性学习有很多参考资料,相关专家有David Knoots、Robert E Slavin、Johnson、DW、Johnson RT、Spencer Kagan。如果想获得更多的资料,可以参考他们的著作。
(一)合作学习小组有效的分组策略
说明: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对合作学习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分组结构合理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目的: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彼此学习、互助提高的合作学习小组,实现学生之间“一教多”或“多教一”理想互助。
一个合作小组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强弱,学习成绩有高低,学习方法有异同,学习交流时可以做到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要根据授课的需要,动态化变更小组成员,确保持续活跃的合作学习行为。
Dr.Spencer Kagan将合作学习小组分为4种类型,异构组、随机组、自选组和同质组。理想的小组规模是4名学生,因为4人一组,人数足够发挥协同作用,而且4人一组,规模足够小,可以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4人组还可以随时拆解成2人组,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是很理想的分组方式。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又可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学困生。
异构组由英语学业水平高、水平中上、水平中下和水平低4种能力水平的学生组成。在班级安排小组座位时,水平高的两名学生面对面就座,水平低的两名学生面对面就座,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学生并肩而坐。异构组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的主导方式。组内成员一般5~6周一换。小组保持相对稳定,能帮助学生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培养和发展友谊,形成合作学习小组的最大合力。
随机方式和学生自选方式组成自选组,由于很有可能出现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均,而影响合作开展,不建议频繁使用,而是作为一种调剂即可。
同质组是将兴趣能力一致的学生分到一组,组建兴趣小组,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交流、探究和学习,或者完成共同的项目任务。
Dr.Spencer Kagan设计的分组方式,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可以使始终处于控制地位,在小组中承担重要工作的学生或者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的学生,都有机会经历合作小组内角色和任务的变化,给每位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学会与自己相似或不同的人共事,未来可更好地适应相互依存而又日益多样化的世界。
分组实际操作时,教师可以借助表格,对学生分组并进行学习小组的管理。教师首先将全班学生按学科能力进行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排列(详见表6-1),然后进行学生的搭配组合。出现多出1个、2个、3个学生的情况时也可按表格中的说明做相应处理。
表6-1 合作学习小组分组表[5]
Forming HeterogeneousTeams Achievement-RankedListMethod
教师要留意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记录,以确保教师掌握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动态。另外,有些学生可能十分不喜欢与同一组的某个同学合作,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师要及时调整,否则会影响整个合作学习小组的能力发挥。
(二)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分工策略
说明:明确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所担任的不同角色及各个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目的: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确保每位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顺利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Dr.Spencer Kagan强调教师在分配具体任务、明确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具体角色时,首先要阐明小组合作的意义及对合作学习小组每位成员的期待(详见图6-1),以便帮助小组成员达成共识,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Dr.Spencer Kagan划分出很多具体的角色,并给每个角色设计了特定的任务。
每个组员明确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也就知道了如何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力量。合作小组组员角色的设计可以十分多样,创意十足。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可以有多达12种角色(详见表6-2),除了一般常见的记录员、学习材料分发员、提问员,还有鼓励员,负责鼓励组员积极发言;表扬员,负责及时对组员的分享表示肯定和赞扬;欢呼员,负责在小组或个人取得成果时组织小组庆贺;守门员,确保人人参与活动;教练员,传授组员解决问题之道;提问员,查看组员们是否还有问题;核查员,检查有无遗漏问题;反思员,组织组员回忆反思小组合作的得与失;纪律委员,负责安排组员发言及控制讨论时的音量。每次小组学习活动,都可以根据授课的实际需要,设定合作学习小组每位成员的具体角色,确保在合作学习的环节中,每个同学都能够发挥主体作用,发挥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 角色和位置。
图6-1 合作学习课堂中学生的期望[6]
表6-2 合作学习中的12种角色[7]
经过一段学习之后进行角色的互换,让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体验。一旦学生在合作小组内的角色明确,相应的职责也就清晰了,后续的评价也有了依据,学生的参与也有了切实保证,合作学习的目标可以更顺利地实现。
(三)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策略
说明:通过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加入合作学习活动和合作小组内部分工,轻松转变传统课堂为合作学习型课堂。
目的:在原有的教学设计上做调整,高效打造合作性学习教学设计。
合作性学习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并非要彻底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而是可以在原有的教学设计上补充和调整,将一部分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一对多的交流环节,替换成学生在合作小组内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活动,并按教学主题的需要设计出合作小组每位成员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合而不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过难或过于简单,合作学习无从展开。
第二,学生对具体任务不清楚,无从下手。
第三,合作学习时间预留不充分,还未深入展开合作学习活动,活动时间就截止了。
第四,介绍具体活动方式占用过多时间,挤占了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时间。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为了能确保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在进行合作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时,就要注意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有一个总体的设计。教师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在难度的把控上应注重基础而又兼顾一定的挑战性,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当前的能力为范围。事先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让学生在课前去搜集资料,提前思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前就对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预备,以实现充分和深入的合作学习。
第二,教师对任务发布要做到合理化与清晰化,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合作学习期间,教师随时进行巡视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三,教师对课堂时间分配要做认真的规划,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操作和总结的时间。在组内讨论环节,学生抒发各自看法,正是思维碰撞实现1+1大于2的环节,学生把不同的思想进行汇集,然后集思广益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一定要确保教学中这个环节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让学生讨论成熟,把信息交流彻底,让学生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课堂讨论环节的时间保证对于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至关重要。
第四,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合作学习活动。合作学习活动组织模式可以是固定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使用。在日常教学中反复使用,学生就会熟悉具体某个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方式,大大缩减课堂介绍活动和组织活动的时间。Dr.Spencer Kagan设计出200多种满足不同需要的合作学习活动,具体可以访问网址www.kaganonline.com查看。最为常见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有以下几个:
Turn and Talk 是指两人转身交谈。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A和B的固定合作伙伴转身看着对方,当计时开始时相互讨论分享,当计时结束时停止讨论。这是一个可以让所有学生参与讨论的方法,非常适合在课堂上进行简短(一两分钟)的讨论。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Think-Pair-Share 是由小组讨论过渡到全班讨论的方法。首先Think,独立思考;其次Pair,跟搭档轮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最后Share,跟全班分享共同的讨论结果。可以用4个问题引领思考:What is the issue/question/topic? What do I think about it? What does my partner think about it?What will we share? 把问题、想法和讨论结果写下来,帮助思考得更加清晰、分享的时候更加言之有物。教师可以把这4个问题制作成表格来收集讨论结果,评估讨论的真实性、有效性。
Roundrobin是指定组内一名成员作为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对某一问题的轮流发言,之后汇总成小组看法。
Numbered Heads Together是将全班平均分成N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一样多,每个小组按1-2-3-4……来给每个人编码,每人可以有一个小白板/纸来书写自己的想法/答案。在这样的合作中,孩子可以进行个人的思考,同时因为提问的随机性,可以更好地调动每个人主动参与的意识。
Four Corners 是用来收集学生不同意见的小组学习策略。其方法是针对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去往教室的四个不同角落,代表四种不同意见。学生在自己的角落里可以找到意见一致的人,并交流自己的想法,最终可以跟全班分享小组的意见。
下面用初中和高中教学的两个案例来说明,如何在一个传统教学设计中加入适当的合作学习活动,变传统课堂为高效的合作学习课堂。
经典案例1
初中
义务教育九年级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话题:Inventions
课型:听说课(新授课)
授课时长:40分钟
1.教学内容分析
Section A围绕单元话题“发明”,介绍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发明历史,如电视、电话、拉链、茶叶等,包括它们被发明的时间、被什么人发明及其作用或发展等内容;从语言结构上,需要学习被动语态的过去时。单元主题图由四幅小图组成,呈现的是现代生活中的常见用品:电话、电视、电脑和小汽车。
活动1a-lc是整个 Section A的基础。活动1a要求学生使用 I think it was invented before/after…的句型讨论图中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活动1b要求学生通过听力练习验证自己的预测,并将以上发明与其被发明的时间匹配记忆。听力材料中输入了本单元的重要语言结构:When was it invented? It was invented in…活动1c则要求学生结伴,用前面的语言结构谈论这四项发明。活动2a~2d侧重听说互动,是对单元话题的深化和拓展。
从语言结构上,需要学生掌握对发明者和发明用途提问的句型及回答:Who was it invented by? It was invented by…What was/is it used for? It was/is used for…
从活动安排和内容上,2a要求学生听对话谈论三项小发明,并按所听顺序为其排序;2b需要学生听懂发明的用途,补全表格;2c要求学生结伴谈论听力中发明的用途;2d作为示范性对话,介绍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发明——拉链,它的发明者、发明时间以及开始被广泛运用的时期等信息。
2.学习目标:
(1)获取、梳理听力或对话中有关发明的数字信息和其他事实信息。
(2)运用被动语态正确回答有关日常用品发明的事实性问题。
(3)模仿对话结合新的内容创编新的对话,谈论一个生活中的发明。
3.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获取、梳理听力或对话中有关发明的数字信息和事实信息。
难点:正确运用被动语态表述常见用品发明的时间及用途。
4.学习评价设计
表6-3 学习评价活动表
5.合作小组角色设计和任务分配(以一组为例)
表6-4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角色与任务分配明细表
6.学习活动设计
表6-5 义务教育九年级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第1课时教学设计
续表
续表
这是一节初中常规听说课的教学设计。在传统教学设计上,加入合作学习活动具体内容一栏以及合作小组具体分工后,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变化:
第一,学生发言交流的机会和次数明显增多。传统课堂,教师1人提问,学生1人回答,其他学生只能听问题听答案,做听众;而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组内成员交流,进行听前预测和听后检验活动,同一时间,提问或回答的人数可以翻数倍。这个班有36名学生,分成9组合作学习小组,轮流提问回答,同一时间9个组里至少有1名学生在发言,全班同时就有9人在提问或回答,比起师生一问一答,更加高效。
第二,课堂学生参与度高。合作小组每个人都有任务,都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组内的成员是随时的帮助、督促和激励。基础薄弱水平低的同学不容易掉队,因为遇到问题,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Coach充当教师角色,可以及时帮助解决问题。班里一下子多了很多教师,实现“一教多”和“多教一”,促成学生学以致用,现学现用,极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自豪感。基础薄弱的学生因为身边有同学随时帮助,也可减轻压力和焦虑,从同伴学习中受益。
第三,学生获得激励和肯定的机会数倍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更大地调动起来。每个合作小组设立专门表扬组员的Praiser。传统课堂里只有教师1人可以称赞、表扬、肯定、激励学生,而现在可以同时有9个。学生得到及时肯定的机会大大增加,成就感无疑会极大地提高,进而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为小组而努力,学生学习更加有动力。为集体荣誉而努力,打消了一部分低调、不爱表现自我的学生的顾虑,给他们提供了发挥自我实力的理由,使他们更加放得开,更加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第五,真实的交际情景帮助学生全面扎实地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听力获取信息,因为学生能力不同,获取的信息量会有差异,这种自然的信息差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交际环境和交际需求。学生使用目标语言去分享或获取信息,是真正地在用语言做事情,在做中学。
经典案例2
高中
教学设计和授课教师为北京市第五十中黄健老师。
表6-6 Module 3 Unit 8 Adventure Lesson4 Journey to the Antarctic教学设计
(www.xing528.com)
续表
本课课文讲述了Amundsen和Scott分别带领两支科考队伍,展开第一个到达南极的竞赛,并讲述了Scott队长是如何带领一支输掉的队伍返程、经历种种困境、最终全员在返程途中牺牲的故事。
本节课的重点放在Scott队长和队员面对艰险环境表现出来的勇敢、坚毅的精神品质的分析与领悟上。第一层次的阅读,是学生了解基本事件;第二层次的阅读,是学生从对真实发生事件的描述上,读懂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队员们面对绝境的态度和精神。学习由事实层面入手,在与同伴的探讨中唤起对探险家精神的感悟。
对于这两个层次,授课教师设计了如下环节:
1.What happened on the return journey of Scott’s team? Read the rest of the text and put the events in the correct order.
(1)They ran out of food.
(2)Captain Oats had great diffi culty walking and then died.
(3)Scott wrote a letter to his wife telling her their story.
(4)Captain Scott and his men’s courage moved the whole world.
(5)Edgar Evans died after a bad fall.
(6)They got near one of their food bases but couldn’t leave the tent.
(7)They looked for rocks and carried 20 kilos with them.
2.The text says,“The news of Scott’s death shocked the world.He had failed to win the race to the pole,but the extraordinary courage shown by Captain Scott and his men made them into heroes.”Why do people consider the failed team as heroes? 对第一道排序题,学生快速阅读全文,了解基本事实。通过关键词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出事情发生的先后,此步骤为下一步的深层阅读做了铺垫。
第二个环节中,授课教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从事件和语言上感悟品质,在小组共同的探讨中读出这些品质。通过阅读和讨论这个故事,同伴间的点滴智慧,归结到一个人面对绝境永不放弃、勇敢坚毅的品质。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中得到思维上的提升和情感的领悟。既呼应了本课的中心,也激励了学生自身在人生旅途中的求索。
这是一节比较完善的英语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与环节设计相匹配,课堂问题设计符合教学的需要,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层层铺垫,难度螺旋式上升。教学设计内容、形式、问题和活动方式等主体内容安排比较合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可以进行以下的补充:
第一,在课前加入一个探究环节,以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生查找一个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科学家的材料,可设计问题如下:
1.Who is one of the greatest scientists in the world in your opinion?
2.When and where he/she was born?
3.What is his/her nationality?
4.What did he/she study?
5.What were his/her major achievements?
6.What did he/she give up his/her life for?
7.How did that happen?
8.What is the spirit do you think the scientist’s story show?
为课堂最后一部分的讨论先做知识和语言上的准备。
第二,设计好合作小组的分组和角色分配。利用合作小组分配表分好小组和职责。角色任务承担时所需要的语言支持、社交技巧、组织技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前期培训,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自己该说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参考Spencer Kagan 在Kagan Cooperative Learning一书中提出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任务分配的方式和角色的设计方法,这节课的合作小组分工可以是这样的:
表6-7 合作小组成员角色与职责分配表
第三,将所有教师对全班的互动环节,采用Spencer Kagan 设计的Turn and Talk、Think-Pair-Share、Numbered Heads Together、Roundrobin合作学习活动,转变为合作小组内先行交流,再进行合作小组之间的提问与回答。每个组员都要学会记录问题,通过交流整合老师的提问,然后再阅读寻找答案。组内交流时,组员轮流发言,增加了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疑难生字词的处理,也留给合作小组先行处理,组员都不会或不确定的词汇,可向教师求助,教师可以把学生普遍不会的生词难词,写到黑板上,集中力量教授,这样词汇教学会更有针对性。教师的发言虽然不会很多,但是教师发言解决的都是关键问题、难点问题。大量的课堂时间都用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样样都练到。提问的活动可以交到学生手上,让合作小组之间进行一问一答。一个小组提问,邀请另一个小组进行回答。教师做得更多的是巡视,提供帮助、指导,观察记录各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这样,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还给了学生。
(四)合作学习课堂管理策略
说明:利用师生互动小活动,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恢复安静的班级学习环境,控制合作小组活动的音量,保障学生参与合作小组学习活动。
目的:巧妙吸引学生注意力、管理课堂音量,构建高效的合作学习课堂。
在合作学习中,我们鼓励学生互动、交流,因此合作性学习的课堂会比一般课堂喧闹得多。课堂上教师需要快速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关注老师的指示语或讲解。有些教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让教室安静下来,听教师讲话,“May I get your attention,please?”“Quiet please!”往往半天不能奏效,因为学生们都在忙着讨论,很难听到教师新的要求。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师生进行简单的互动活动。
初中的学生比较活泼,可以尝试使用Dr.Spencer Kagan介绍的两种方法。If You Hear Me,Clap Once![8]这样的师生互动活动。教师说“If you hear me clap once!”然后击掌一下。这时有一部分学生听到老师的指示,会击掌一下。教师接着说,“If you hear me,clap twice!”大多数的学生会击掌两下,然后教师说,“If you hear me,clap three times!”所有的学生击掌3下,并且全体注视教师。此外,还可以师生使用齐声应答的方式,教师说“One,two,three—eyes on me!”学生说“One,two—eyes on you!”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对于高中生,教师可以使用Give Me Five[9]活动。教师高举一只手,分开五个手指。这五个手指提醒学生做五个方面的事,眼看教师,嘴闭上,身安定,手放下,认真听。观察到老师动作的学生也要模仿老师高举一只手并展开五指。学生彼此观察效法,很快全体学生就会高举一只手,同时停止说话,关注教师。当然,要实现这种默契的配合,教师事先要跟学生进行说明和练习。几次小演练之后,师生之间会建立起默契。这种课堂上的师生无声的互动,会帮助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举手非常方便,教师无须在学生一片热闹讨论声中提高声音大喊,也无须别的工具辅助,简单把手一举,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安静了课堂。使用这个小妙招时,一定要注意,每次一定要等到全体学生都举起手,再继续下一步活动。不等学生都举起手,就进行下一步,很容易传递出学生的手可举可不举的信号,影响后续使用的效果。
“在热闹的合作学习课堂,教室里的声音会有多米诺效应,一个小组声音大,另一个小组必须加大音量才能听清彼此的话,结果各组声音越来越大。教师对课堂学生音量的有效管理也是一个挑战。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音量,这是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的。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三种音量,绝对安静无声,同伴彼此能够听清的音量,小组彼此能听清的音量。让学生适当练习三种音量。教师可以水平伸出手掌,缓缓做出下调的动作,示意学生降低音量,并且要求学生看到老师的动作进行模仿,以示知晓,同时降低自己说话的声音。”[10]
此外,教师可以完全自己创设手势,引导课堂,形成独特的手势或动作,无须拘泥于某种固定方式。在无声的互动交流中,高效管理合作学习的课堂,收放自如,实现课堂的有效管理。
(五)合作学习小组评价策略
说明:采用多种方式对合作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表现进行单独评估,避免使用小组整体打分的单一方式进行评价。
目的:使学生在合作小组学习过程中,及时不断地体验进步和成功,增加自我效能感。
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要有利于学生自主的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11]。
“学生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就一直在他们的教师那里寻找自己成功的证据。如果开始时他们发现自己是成功的,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和对未来得到更多成功的期望。这些感受会燃起他们努力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能够带来更多的成功。这种良性循环的根基就是他们成功的证据,而这些证据就来自教师课堂评价的结果。可见,课堂评价所提供的信息就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原动力。”[12]教师要独具慧眼,发现和欣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会使学生更自信、更积极。对不同的结论和成果,教师应持开放的态度,以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享受合作学习的过程。此外,评价小组合作的时机十分关键。教师对小组合作成果应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每次交流结束时,教师在点评学习成果的同时,还可以有意识地评价小组间合作,帮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和理解、学会轮候、学会帮助与辅导、学会赞扬等社会交往技能。
教学反馈越具体对学生越有帮助。如果只给小组整体打一个分,总体来看,分数说明不了具体有待更正的问题。学生只得到分数,学生并不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更不知道该改进什么。为了给合作小组提供有效的反馈,建议使用不同的反馈形式,评价团队展示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只给一个分数。
科学的评价是结合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的,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分以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可以定期进行评价,如在学完每单元后进行教学评价;也可不定期进行,如完成某一个教学任务后进行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自评、互评的活动,设计自评、互评表。结合教学实际和具体目标,使评价内容尽可能详尽,从而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身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科学地评价合作学习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内容,可以是评价合作小组制作的音频或视频录制;创作的歌曲、故事、电影或演示文稿;手工作品;团队创建图表;就某一观点开展的辩论;学生访谈搭档或同学;小组进行调查和实验后汇报;学生与队友分享日志;开放式问题的思考,团队编写思考问题;演讲,团队计划并呈现团队项目作品、词汇图、概念图、思维导图或海报;论文和报告,学生合作提交团队报告或论文等。
经典案例3
初中
合作小组交流互动参与程度的自我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起立,垂下双手表示课堂活动参与非常不积极且感觉无聊;双手放到胸口上,表示课堂活动参与有时候积极主动;一只手放到脖子上,表示大部分时间课堂活动参与积极主动;两只手放头顶,则是课堂活动参与非常主动积极。只需3秒,师生就可以共同完成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自评和他评。积极参与的学生,内心得到自我肯定,参与不够充分的学生也可以得到提醒,这个方法十分方便快捷。
经典案例4
高中
合作小组交流互动参与程度的自我评价方式
对于高中学生合作小组交流互动参与程度的自我评价,可以借助下面的表6-8合作学习自我评价表进行,同时借助表格还可进行组内互动的反思与改进。
表6-8 合作学习自我评价表[13]
(六)合作学习小组团队建设策略
说明:日常适时开展类型丰富的小组团队建设活动,为课堂合作学习做好铺垫。
目的: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加强合作小组内部的凝聚力,促进小组内合作共赢。
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好后,接下来的关键一步是进行团队建设活动。这一方面目前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普遍关注得不够,教师们总是会更加关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具体活动的开展情况、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专门设计小组团队建设活动是不多见的,而这方面国外教师的做法更加细致。Dr.Spencer Kagan设计出了很多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团队建设活动(Cooperative Learning Structures),比如4人头脑风暴(4S Brainstorming)、蒙眼排序(Blind Sequencing)、跟我配对(Match Mine)、双人比较(Pairs Compare)、找不同(Same-Different)、Three-Step Interview(三步采访),这些活动像游戏一样很有趣,迎合了学生爱玩的天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并在团队建设活动中提升社交技能。教师细致入微地设计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活动,为后续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典案例5
初高中
组建学习小组后,为加强组员间的彼此了解,可组织以下几种学生组内采访活动 Team Interview。采访的话题可以是类似“我的最爱”这样的个性化问题。组员互相询问其他组员所喜欢的学科、爱好、食物、图书、电影等,找到共同的兴趣爱好,实现学习小组建立起来后的第一个目标,组员间互相熟悉,彼此加深了解,建立起团队感。详见表6-9、表6-10。
表6-9 合作学习小组组内采访表(初中)[14]
表6-10 合作学习小组组内采访表(高中)[15]
在小组进行调整或重组的时候,在临别时组织学生告别活动,活动具体设计(详见表6-11)使用告别活动表,还会带来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为组员之间相互肯定和激励创造出十分自然的机会,促成组员从他人处获得肯定和赞扬,进而获得自信和成就感。这无疑会让每位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留下十分美好的记忆,更加有机会体验到赏识教育的积极效果。一段时间的分离后,教师设计重聚活动,让组员们有机会再次欢聚一堂。这样的活动设计,丰富了班级活动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学生彼此情感的需要。
表6-11 告别信息表[16]
(七)合作学习的激励策略
说明:老师、同学的认可与表扬,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的:让学生感到自豪、感到自己重要、有成就感、感觉有信心完成任务。
斯金纳指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的作用,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强化指能增强反应率的效果,通过给予或消除刺激(包括愉快和不愉快两种),促使学术概念产生我们所期望的行为。激励是教师最常用的强化方式。
激励广义上包括所有给学生正面积极的反馈。激励学生同时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办法有很多。教师的赞许和同学的表扬都是十分有效的激励策略。正面言语的关注和认可,会促进班级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激励合作学习小组更加努力和好好表现,因为学生知道他们的努力会得到肯定。
英语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语言表扬学生个人、表扬合作学习小组或者表扬整个班集体。教师可以私下表扬学生,说“I’m really proud of you…”;可以在小组面前表扬某个学生,说“Supreme Team,…”;可以在全班面前表扬某个学生,说“Good job!Let’s listen to what Sam did…”;可以在全班面前表扬一个小组,说“Team A did an excellent job of…”;还可以表扬全班“Class,I’m proud of you.You stayed focused and on task the whole period.”还有以下表扬的话语,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使用:
·This group is making good progress.I appreciate that.It’s a pleasure for me to work with you.
·What a good group this is! Even though that material was hard,you folks stuck with it.I sure admire that perseverance.
·We did it right on time! Thanks for that.
·This sure is a powerful bunch,isn’t it?
·Let’s give ourselves a hand for the way we handled today’s lesson.
·You all are working so well together! I told the principal today how special you are.
·This class is going so well I’m giving you all a treat today.[17]
学习同伴之间的互相表扬,也有一个很强的激励作用,安排学习小组的成员专门负责表扬同组的组员,让组员感觉到被关心。
除了表扬,还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表示肯定,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经常会使用下面的方式。
第一,制作喜报或家长简讯,公告学生取得的学业成就,并让学生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喜悦。实践中有的学生会将喜报像战利品一样攒起来,获得极大的学习成就感。
第二,设立“光荣榜”记录学生个人、小组、班级所取得的各种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在班级成就展示区公示一周。教师可以在每周例行的班会上展示这些成果,全班鼓掌庆祝。鼓励学生一起设计有特别节奏的班级鼓掌祝贺方式,形成一种惯例,效果会更好;还可以鼓励小组设计特别的小组庆祝动作或方式,比如欢呼、唱某个特定的歌曲。
第三,进行荣誉表彰。设立各种荣誉称号,奖励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比如“最具创意奖”“最佳参与小组奖”“最佳作品奖”“最佳设计奖”等。
第四,颁发有形奖励,比如发放小奖品、小贴纸、金星、玩具、积分等。也可以是奖励自由活动时间、活动时优先被挑选等无形奖励。
这些方式初中、高中都适用,都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树立自信心,促进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