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与顾渚紫笋茶的深度交流

我与顾渚紫笋茶的深度交流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与顾渚紫笋茶的亲密接触,都是与陈明楼老师相关——虽然之前在上海的数次茶博会上也喝到过,然而,最好的紫笋茶却都是在陈老师的紫笋苑喝到的。至今记忆犹新的,是第一次与陈老师去长兴紫笋茶区的经历。他们厂生产的紫笋茶已经连续两年获得长兴县年度紫笋茶“茶王争霸赛”的金奖。

我与顾渚紫笋茶的深度交流

我与顾渚紫笋茶的亲密接触,都是与陈明楼老师相关——虽然之前在上海的数次茶博会上也喝到过,然而,最好的紫笋茶却都是在陈老师的紫笋苑喝到的。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第一次与陈老师去长兴紫笋茶区的经历。之前,对于这款历史悠久的名茶,尽管读过一些茶史资料,但一直未能实地看看紫笋茶山。从地理位置而言,这里距离上海非常近,周末前往度假的上海游客非常多,因而也被称为上海的“后花园”。接待前往当地“农家乐”度假的游客也是当地茶农在茶季的工作之一。

记得2011年4月的一天,正是紫笋茶加工的季节,我带着儿子,与陈老师三人驾车同行,傍晚时分抵达浙江长兴县一家农家乐,那里也是顾诸紫笋茶的主产区之一。那天“农家乐”客人比较多,餐厅里座无虚席,非常热闹。我们三人与店主人一家坐在厨房里吃晚饭,可能是觉得把我们安排在厨房里有些愧疚,憨厚的老板王祥红不停地抱歉打招呼。看得出来,他与陈老师很熟悉,如自己的家人一样,不知不觉间,天已经全黑了,而陈老师和我已经微微有些醉意。

回到房间歇息片刻,大约在半夜时分,我和陈老师跟着店主王祥红,去他哥哥家看紫笋茶的加工。夜里的乡村道路没有路灯,小面包车开得飞快,晚饭时的酒意让我有些昏昏欲睡。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似乎开到了一个农户的场院里,灯光亮如白昼。屋内正忙着炒茶,浓浓的茶香飘满屋内,我顿时兴奋起来——好多年没有闻到这样的茶香了,似乎回到了大学里的生产实习基地,有点儿被茶香陶醉了。

可能是为了加工方便,或者是加工数量不多,这户茶农的炒茶加工,是将摊凉以后的鲜叶,用小型电热理条机,一次性地完成了杀青、理条和炒干的过程,而没有专门的揉捻工艺。我们到的时候,这一批紫笋茶正在进行最后的干燥——炭火烘焙,用焙笼以小火慢慢烘干,时间大约是一两个小时。听茶农介绍,这种烘笼是当地加工紫笋茶特有的传统工具,因为费时费力,掌握适当的温度和时间难度较大,也许以后就不会再用了。紫笋茶在炒制的过程当中,传统的制法使用炒干加烘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烘炒结合。现在大多采用理条机加热炒制,最后以电热焙笼烘至足干,省时省力。传统加工方式形成了特定的品质特点,多年以来流传下来的习惯做法,也就形成了一个品种茶的地方特色。要保持传统名茶的品质特点,还是应该保持特定的加工工艺。

次日,跟随陈老师去了大唐贡茶院和附近的几处茶山,去的那个山,是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叫做“山桑坞”的地方。大唐贡茶院现在已经是长兴当地的一张名片,周末时游人如织。我对旅游景点的兴致不大,对附近的茶园反而很感兴趣。虽然工作与茶叶相关,但平日里主要与成品茶打交道,与茶树的近距离接触不多,因此一有机会与茶树的近距离接触,使我很兴奋。

跟着陈老师一步步朝山上走去,成片的人工栽培茶园旁边,不时能够看到一些矮小的茶树,零零散散地长在小路边上。山间竹林,沟涧旁边的石块间都有散布的野生紫笋茶。再往上走,茶树就成片多了起来。但是从上往下看,茶树间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块,茶树就从石头边上或者石缝中长出来,这就是陆羽所说的“上者生烂石”吧!这样的山岕,在顾诸山一带有很多类似的地形环境,也是很适宜茶树生长的地方。(www.xing528.com)

中午的时候,与陈老师在茶农小方家里午餐,那里有陈老师休息的一个房间,是他一人来山里居住的地方。小屋刚刚新建不久,屋后的山坡上种了水蜜桃和猕猴桃,远处还有茶树。刚好是出春笋的季节,儿子跟小方到地里找笋挖笋,挖出来的笋特别嫩,味道一定特别鲜。跟着陈老师的这两天,看到他有许多山里的好朋友,小方也很尊重陈老师,称呼他大哥,看得出来,他们的交情一定很深。

紫笋茶是历史上记载出现最早而内容又很丰富的贡茶,唐代有许多文化名人都写过很多有关紫笋茶的诗文,茶文化相关的历史资料中,也都会提到顾渚紫笋茶。紫笋茶与茶圣陆羽有关,是陆羽推荐而成为贡茶。陆羽考察浙西一带的茶事活动时,在茶经中就记载了顾渚山茶区一带的茶叶生长环境。

作为一款小众茶,紫笋茶尚未被过度炒作,性价比较高。目前紫笋茶以广泛采用理条机加工为多,主要是干茶的外形稍扁,过于挺直,但其内质相比传统揉捻+烘炒干燥的茶叶,滋味的醇厚度不够。

2020年清明节前,我们几位茶友又跟着陈老师来到长兴,再一次看到了手工炒制紫笋茶的全过程。干燥过程中,烘焙数分钟就会把焙笼里面的茶叶倒下来摊凉,再过几分钟,又重新倒入焙笼并再次烘焙……如此反复历经很多次,劳动强度很大,使我不禁想起了六安瓜片拉老火的情景。另外,这一次也到长兴当地的叙坞岕茶厂,参观了紫笋茶的机械化流水线加工。听厂里的葛瑞良老师介绍,现在的这套设备,加工的紫笋茶品质稳定,产量也提高了。他们厂生产的紫笋茶已经连续两年获得长兴县年度紫笋茶“茶王争霸赛”的金奖。从当地的紫笋茶产量上看,推广茶叶的机械化加工乃是大势所趋,一定程度上有利提高紫笋茶的品质稳定。

从成品紫笋茶品质上看,个人感触是:当地群体种以传统手工制法“野山茶”,其外形芽叶自然舒展,芽锋显露;干茶色泽绿润鲜活。内质香气鲜嫩带兰花香,汤色浅绿明亮而清澈,滋味鲜醇甘爽、回味悠长,叶底芽叶较小、鲜绿明亮、嫩匀成朵。“野山茶”尤以其茶汤“水中含香”、滋味似有米汤般的“黏稠感”而见长,这也是我对于紫笋茶最为喜欢的。可惜的是,“野山茶”的茶树生长较为分散,采摘和手工炒制的劳动强度较大,故其产量不高。广大茶友喝到最多的,还是以引种良种培育加工而成的紫笋茶,其干茶外形略扁、较为紧致,色泽黄绿均匀;内质香气多为清香纯正或带嫩香,汤色绿或黄绿明亮,较为清澈;滋味则多为纯正较浓,回味略有不足,叶底绿或黄绿明亮,高等级的匀整度较好。

很希望紫笋茶这一地方名优茶,能保持传统名茶的特色品质。让茶人能喝到在唐代即为贡茶的紫笋茶,从而去了解悠久的唐代贡茶文化,也是紫笋茶更珍贵的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