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笋茶的生产加工工艺分析

紫笋茶的生产加工工艺分析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紫笋茶属于绿茶类茶,在加工的工艺中,有一个用炭火烘焙的过程,所以也可称为半烘炒型茶,其工艺流程大致如下;鲜叶经验收后,摊晾—杀青—理条—初烘—干燥—仓储。传统的紫笋茶手工加工工艺是先在炒锅中翻炒,完成杀青理条和炒干的过程,最后再上烘笼用炭火烘干。对紫笋茶的加工进行标准化管理,从鲜叶杀青、理条、烘干等工艺流程,都在流水线完成。

紫笋茶的生产加工工艺分析

早春是采茶的季节,也是炒茶的季节,是茶农最忙的日子。我住在小方那间小屋里,晚上看他们手工炒茶,也去其他人家里看机器炒茶,山间空气里弥漫着炒茶的清香,沁人心脾。

紫笋茶属于绿茶类茶,在加工的工艺中,有一个用炭火烘焙的过程,所以也可称为半烘炒型茶,其工艺流程大致如下;鲜叶经验收后,摊晾—杀青—理条—初烘—干燥—仓储。

(一)摊晾

茶农们将刚采摘的鲜叶分等级摊晾,一般都在通风阴凉处,取竹匾或专制的筛框,将鲜叶均匀摊开,重叠厚度约一厘米,摊晾的目的是散发鲜叶中的水分,使鲜叶中的水分降至70%左右,摊晾时间约为4~6个小时,如鲜叶摊堆量稍多,须轻翻几次,以使鲜叶均匀散发水分,摊晾时动作须轻,避免鲜叶因受损而会发红,影响茶的色泽。

(二)杀青

当鲜叶萎软后即可以进行杀青,杀青是绿茶加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杀青,让高温在很短的时间内,破坏掉鲜叶中氧化酶的活性,中止茶叶的氧化,以保持绿茶应有的色、香、味,也蒸发掉部分水分,散发掉青草气,发挥茶香。同时高温也会改变鲜叶中的内含物质的性质,形成绿茶特有的品质

杀青的方式有手工锅炒和机械杀青,手工杀青多用于等级较高而量较少的高档茶,如明前茶。或家庭小量的制茶也多用手工炒制。手工杀青的锅内温度在200℃左右,投叶量400克左右,锅小些的则再减少投叶量,鲜叶入锅后,用双手翻炒,抖散使鲜叶均匀受热,散发水分和青草气。时间大约15~20分钟。

机械杀青多见于中小型茶厂。机械杀青加工量大,温度控制易掌握。机械杀青的一般温度控制在200℃左右.常见使用的有:滚筒式杀青机、锅式杀青机、槽式杀青机,现还有微波杀青机。

近些年,还原唐时制作茶饼的古法工艺,杀青采用“蒸之”,亦称“蒸青”。

(三)理条

手工杀青的同时还结合揉捻理条,对芽叶细嫩的鲜叶稍作揉捻或不揉,以保持茶叶的完整。对较粗老的鲜叶,杀青时的揉捻程度较重些,使鲜叶茶汁渗出,芽叶容易成条卷曲,干茶的外形显得紧细一些(见图2-21,图2-22)。

机械杀青后使用机械揉捻机,鲜叶在揉捻机上揉捻同手工揉捻的原理是一样的。用揉捻机加工的茶,大多是较粗老一些的鲜叶,产量也高。

图2-21 手工炒制顾渚紫笋茶

(www.xing528.com)

图2-22 顾渚紫笋手工炒制成品茶

(四)初烘及干燥

杀青后的鲜叶干燥加工过程,是根据加工茶的等级和条件不同而定。传统的紫笋茶手工加工工艺是先在炒锅中翻炒,完成杀青理条和炒干的过程,最后再上烘笼用炭火烘干。当地茶农使用竹编的茶叶烘笼,烘笼高约60厘米,中为空间直径约80厘米,用竹篾编成席状围作一圈,中间置放燃烧后的炭盆,以绝对没有烟为原则,因为稍有余烟也会影响茶叶的质量。顶上放一竹编的盖,形似草帽,再摊上洁净的纱布,茶叶就放在纱布上进行初烘(也称毛火),此时的笼顶温度约在90~100℃,要勤翻动,翻动时从纱布四角轻轻拎起茶叶后,再将纱布茶包在笼顶轻轻放下,茶叶会从笼顶自然滑下,均匀散在烘笼上,如此勤翻多次大约20~25分钟,这样操作不用手去翻动茶叶,纱布可以防止茶的碎片和茸毛掉入炭火盆,产生烟味而影响茶的香气。也有不用纱布,将茶叶直接摊在烘笼盖上,要翻动茶叶时,端下笼盖,放在大竹匾上,翻整茶叶,然后再将笼盖放在炭盆上方烘干,这样也避免茶毫落入炭盆里(见图2-23,图2-24)。

图2-23 传统加工紫笋茶的烘笼

图2-24 顾渚紫笋传统加工过程中的烘焙工艺

初烘后将茶叶取下烘笼,进行摊凉,然后再复烘(也称足火)方式同前,只是炭火温度低一些,笼顶的温度约60~70℃也须勤翻动,使茶叶均匀烘干,大约30分钟,用手捏茶叶即成粉末状时即可取下茶叶,这时的茶叶含水分约百分之六。

稍做摊凉即为成品茶,有些还用干石灰块用洁净布包好后,放入茶叶包中再吸掉一些水分(一般是在约15公斤的成品茶叶包中放一拳头大小的干石灰块即可),这样处理使茶的香气更好一些,也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茶的色泽不变。

(五)紫笋茶加工的发展

紫笋茶加工方法,多见于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用于少量新茶刚采摘时,茶农在家中自制炒茶的方式。近几年,茶叶产量增加,茶农家中大都添了理条机,以减轻劳动强度。

即将手工的杀青、揉捻过程在机器加工完成后,再用烘笼将茶叶进行干燥,更加快捷的方法是用电烘箱烘干茶叶,由于理条机构造较简单,设备成本不高,使用操作方便,在山村里有不少这样的茶叶加工点。

当鲜叶大量采摘下来时,都送到较大一些有机械设备的茶厂加工,特别是清明前后是茶厂最忙的日子。茶厂有大些的滚筒杀青机,电加热的理条机、揉捻机、烘干机,对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都可以控制,对茶叶成品的质量有较全面地掌握,可以制成大量或较大量等级相同的成品茶,一般茶厂加工茶叶都按前面所讲的加工工艺流程操作。鲜叶经杀青、揉捻后,用烘干机将茶叶烘干,茶厂都有冷库贮藏茶叶,这样可以满足茶叶贮藏的两个基本要求:低温及干燥,使茶叶能较长时间的保持色香味不变,以保证茶品质的原味。

近几年来,随着茶叶产量的增加,为减轻人工劳动成本,又要注重提高茶叶的品质,长兴的茶叶企业也投入资金,对茶叶加工设备升级提高,一些茶厂开始用上紫笋茶自动化加工流水线。对紫笋茶的加工进行标准化管理,从鲜叶杀青、理条、烘干等工艺流程,都在流水线完成。茶叶的加工自动化标准化的运用,对紫笋茶的品质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茶叶的加工工艺看上去流程简单,但变化很大,因鲜叶的等级不一,采摘时的天气情况不同,如阴天和晴天采摘的鲜叶,加工出来的茶叶香气就不一样,加工过程中各工艺的时间衔接,以及温度控制,操作手法等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茶叶的香气、色泽和茶水的滋味。总之,最重要的是制茶人的经验和心情,是决定茶叶质量的基础。以上所介绍的加工工艺是紫笋茶的加工过程,而真正的门道是在做茶人的心里,体现在茶香茶味中,融化在茶水里。同一个品种的茶,即使是在同一个产地,也会有不同,就是受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正因为要在这不同的品味中,去寻觅原始天然的真味,找到记忆中的清醇。这也是品茶人所追求的,也是品茶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和回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