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访顾渚山:古茶山的风采

探访顾渚山:古茶山的风采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他们祖辈生活、劳作在这片大山,他们熟悉顾渚山里的一沟一壑,只有他们才能带我走进紫笋茶的王国,才能解我心中之不惑,才能让我更加了解紫笋茶。顾渚山很大,又有这么多的古茶山遗址,吸引我一次次地进山,寻访紫笋茶,记录下紫笋茶。顾渚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紫笋茶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探访顾渚山:古茶山的风采

顾渚山是紫笋茶的家乡,那里层层青山翠竹,涧溪流水潺潺,丛丛茶树,生机盎然。茶圣陆羽当年在这里置茶园、考茶事、著《茶经》。他认为,顾渚山上的紫笋茶生长于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为了更进一步掌握紫笋茶的品质,我感到应当向当地的茶农学习了解紫笋茶的生长环境,以及采摘加工工艺等。因为他们祖辈生活、劳作在这片大山,他们熟悉顾渚山里的一沟一壑,只有他们才能带我走进紫笋茶的王国,才能解我心中之不惑,才能让我更加了解紫笋茶。

(一)顾渚山中我的居所

早在2003年之前由许建军先生引荐,我结识了顾渚山里的种植户小方。他承包了几十亩山地,自己开荒种了桃树、茶树等。记得第一次去他基地时,刚好桃花盛开的时节,满眼的桃花盖满了半个山坡,十分美丽。简陋的小屋,衬在山里构成一幅山里人家的世外桃源之景。听说我是为紫笋茶而来,他热情地欢迎我在采茶的时节再来山里看看。就这样小方的小屋也成了我来长兴收茶时的住所。小屋实在旧了,要翻新重建。经小方同意,他在建新屋时,专门为我造了一个房间。进山时,我可住自己的房间休息,方便看他们加工茶叶,也可多了解山里的特产百合、鲜笋等情况。每年春笋上市时,会有许多朋友跟我一起来山里尝笋烧咸肉。十多年了,就像自家人一样。上海的许多朋友,也都熟悉小方,成了朋友。在小屋后,有一片很好的山地,种了猕猴桃、茶树等。有一年,黄金芽茶刚刚走上市场,芽叶金黄、汤色清亮,感观效果很好,价格也很高。我与小方商议后,我到茶场买来300棵黄金茶苗,栽在屋后坡地上,不巧的是,茶苗栽下后,恰逢大旱,又是持续高温天气无降雨,致使茶苗大都枯死,所剩不多,几年下来,亦可采摘,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试验吧。此山地土质很好,据说是含硒元素高,所以这些黄金茶也特别鲜爽,也许是茶叶中的硒含量高的缘故吧(见图2-14)。

小方在空闲的时候会带我去山上的茶场看成片的茶林,到山涧溪边去看野生的紫笋茶树,给我讲解野生状态下的紫笋茶和茶园种载的茶有何不同之处。那时候交通不太方便,我没有车,所以每次进山购茶我就住在小方在山里的那个小房子里。到了晚上可以看茶农们炒茶叶,看他们如何将新鲜的紫笋茶叶加工成可以泡茶的紫笋干茶。

晚风拂面,摊晾的鲜茶叶,微微散发出特有的清香;茶农的手在炒锅中不停地翻弄着,时时散发出浓郁的茶香,这一切对于我这个来自上海门外汉是那么的新奇。手工炒几斤茶,要花上很长时间,尤其是传统的紫笋茶在加工过程中还要采用炭火将茶叶烘干,很费时间。我在一旁时而举起相机拍拍照片,记录下炒茶的场景;时而跟他们聊上几句,以解心中的不惑,看累了就回小屋睡觉。在山里,我亲眼目睹和体验到茶农们在采茶季的辛劳。茶农们在采茶季,都是上午上山采茶,下午回来,将采摘的茶叶摊晾;晚饭后,开始炒茶烘茶,其中花费的人工劳力是很大的。现在大多的茶场和茶农都用专门的机械设备代替人工炒茶,因为人工炒茶太累,能省力的事肯定要省力去做了。

图2-14 黄金茶

(二)狮坞岕

十多年了,在顾渚山的日子里,小方尊我为兄长,我身在异乡不觉得孤单冷寂。只感觉留住的时间太短。顾渚山很大,又有这么多的古茶山遗址,吸引我一次次地进山,寻访紫笋茶,记录下紫笋茶。小方人缘好,待人真诚。他有几位好友,如结义兄弟一般。他介绍我认识王祥红,王祥红是经营一家农家乐的老板,也非常热情好客。我第一次上狮坞岕茶山,去了解野生紫笋茶的情况,就是他俩陪我上山。狮坞岕在长兴顾渚山区,海拔相对高一些,山岕更纵深,山上植被繁茂,大量的野生紫笋茶树分散在竹林山涧乱石旁,这里就是陆羽在茶经中提到的獳狮坞,正是“上者生石”的环境。

王祥红对紫笋茶叶颇多了解,还能讲出一些与紫笋茶不同的品种及野生茶为什么长在石头边的原因。他说:每年茶树结籽后,一些小动物如小松鼠田鼠等会将茶籽藏在石缝中,作为冬天过冬的储备食物,但是往往是忘的多,到了来年春天,一些茶籽就发芽、生根,长成小茶树了。这就是野生茶树生长的一个原因。还有的是风吹落的茶籽,滚落在山坡低处竹林、山涧边的石缝里,山涧附近有水分,茶籽很快发芽长成树。是啊,谁会把茶树栽在大石缝里呢?这石头挖都挖不动,怎么种茶树,这些都是天然生成的野生茶树,联想大家去黄山游览所见的奇松(黄山松),也都是生长在岩石裂缝里,从裂缝里汲取养分,你就很容易理解了。只有他们才熟悉这山、这水、这茶树。记得是2008年春,谷雨前一两天,与王祥红约好他带我去石坞岕(也称漫石坞),王祥红告诉我,山上有他哥哥的茶山,正是采茶的季节;山上也有野山茶。我一听就精神十足,正好要去看看。

那天下午,王祥红开摩托车带我到山脚下,停好车,开始上山,这样可以省去一段步行的山路,因是自然状态的山峦,没有路,随着山势的高度升高,斜坡也越来越陡,山上的泥土非常松软,一脚踩下去,脚陷下去三四寸,这样用不上力,有点累。上山的路确实不太好走,王祥红找来一根树枝,让我当拐杖撑。指点我走之字形,沿斜着的路线上山,到了山顶,确实有一种登大山的感觉。常说山高人为峰,站在山顶上,头顶蓝天,极目远眺,西北方向可看到远山重重,东面则是以平原的田园风光为主了,俯瞰山下,从长兴城里到水口顾渚山的一条公路,如一条弯弯曲曲的带子,汽车玩具小车,在带子上移动。远处的房舍如积木般,散布在绿色的海洋中。

王祥红指着东北方向,突兀在平原上的几个山峰说:“那几个山峰仔细看它的组合,两边的山峰和中间一个低点的山峰,形成一个元宝。”经王祥红一说,那山峰还真像个元宝端坐在那块平原上,周围可看得见一些房屋,隐约在树丛中。王祥红又说:因这山峰像个元宝,所以那个村就叫“金山村”了。

王祥红他哥哥正在山上采茶,山上是他哥家的茶地,种了成片的紫笋茶,正忙着采摘新茶,如耽误时辰就错过季节了。我在山上稍作休息,王祥红指着一些石边、石缝中的野山茶树,给我介绍其不同之处。原来野山茶是当地本土的群体种,也是属于鸠坑种,这类品种的茶在江苏、浙江、安徽的茶山里都有广泛分布,只是地区不同,气候不同,水土不同,使茶味有不同的香气,但仔细品味,也有相同类似的口感和香气。顾渚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紫笋茶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也有受小环境限制的情况。王祥红带我到一棵大树前,树下有一二块巨石,石边也有棵茶树,齐胸口高,蓬径一人抱不过来。这棵茶树叶子的颜色,与不远处的其他茶树相比,明显灰黄,叶瘦,茶芽叶也细。王祥红说,因这棵茶树被那棵大树遮挡了阳光和雨露,终年晒不到太阳,因此生长受到限制,就像生病一样,这样的茶叶不能采,吃了会生病。(www.xing528.com)

这一段话,使我想到陆羽《茶经》中的论述:

其地……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陆羽经考察认为: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谷中的茶树,不值得采摘,其性凝滞,饮这样的茶,会使人得病。“瘕”在中医是指腹中有病。看着那棵不知名的大树,枝茂如伞,压抑着那棵茶树,王祥红这简单的道理,与《茶经》所述相吻合,这真是山里人有山里人的经验。也曾听人说:茶在阴山背后的好,看来这个说法不一定对呢。对于野山茶的品种变化,王祥红也带我去看了,整株茶树与另一株茶树会有色泽差异的情况,他认为是茶树自身的变异,就像白茶、黄叶茶都是自然变化的原因。假如人工再作重点栽培就会成为新品种的茶树。

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只有亲眼看到,才能提高对紫笋茶的认知。通过对紫笋茶的家乡深入了解,多看多听多记录,才逐渐汇集起紫笋茶的整体形象。这也是我后20多年中最大的收获。

时隔不久,王祥红又骑摩托车带我去他家的茶山——原旧岕古茶山,去山里看那里的古茶树。悬臼岕(别名原旧岕),古称明月峡,位于水口西北8公里,东起龙头山上,西北至啄木岭,长达4公里,为古时紫笋茶产区之一。

据《长兴县志》载:“悬臼岕在县北四十里,顾渚山达宜兴。”悬臼岕自悬臼岭起,沿顾渚山北麓向东南延伸,两侧峰峦叠嶂,翠竹丛生,溪水潺潺,为顾渚山风景区之一,中有霸王潭,巨人足迹,唐湖州刺史杨汉公,宋龙图阁直学士汪藻等石刻多处。”《长兴县志》有:“明月峡茶生期间,尤为绝品。”湖州刺史张文规也曾赋诗:“清风楼下草初出,明月峡中茶始生。”

王祥红的摩托车开过霸王潭,一路向北,到他家的那片山地,山坡上毛竹参天,竹林间山土松软,此处的野山茶的生长环境,与叙坞岕、獳狮岕、石坞岕等大致相同,这里真是紫笋茶的家乡。一千多年前,唐代贡茶产于此地,茶圣陆羽走遍了这里的茶山、峡谷、山岕,以他专业敏锐的眼光,把紫笋茶推荐给皇帝,使紫笋茶成名于世,陆羽把这片茶山茶树写进了《茶经》。我发现时隔一千多年后,这里的茶山依然保持着《茶经》中记载的几个古茶山当年的模样。走在当年茶圣走过的茶山小道上,仿佛跨越时空,回到了唐代(见图2-15)。

面对起伏延绵的群山,静心聆听涧水从石间流过的低声吟唱,伴着山风轻舞的翠竹发出沙沙声响,远处林间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成为林中的最高音,组成一曲美妙的山林之歌。唯有那紫笋茶茶树默默地倚靠着山石,轻摇枝叶,不争不显,衬绿着群山,用它深扎于大山的根系,吮吸着好山好水的精华,舒展的每张叶片,呼吸着山间竹林湿润清新的空气,捕捉着空气中的各种花香、竹香、山野的气息,并将其贮存,待到来年春风吹拂,萌发的茶树新芽就是奉献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图2-15 石坞岕

(a)古茶山 (b)陆羽置茶园处

此时,不管你在什么地方,打开远方寄来的顾渚紫笋,沏上一壶。茶叶在沸水的作用下释放出贮存在茶叶中的生物信息。此时,闻香观芽,啜口茶汤,就可以体会到这山、这水、这森林的气息,品味出柔绵甘醇的山野之韵。

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历尽几千年的沧桑,青山还在,山岕还在,生生不息的茶树还在,茶圣走过的路还在。这里是紫笋茶的家乡,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瑰宝,还有走不完的茶山小道,写不完的紫笋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