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美联储货币政策中性化这一称谓逐渐进入投资者的视野。但是对于“货币政策中性化”一直未能有明确清晰的定义。“货币中性”(monetary neutrality),“中性利率”(neutral rate),“中性货币政策”(neutral monetary policy)等名词与“货币政策中性化”相关但又有所区别。为正确理解货币政策中性化的内涵,有必要理清这些相似但又有区别的概念。瑞典经济学家克努特·维克塞尔(Knut Wicksell,1898)提出了“中性货币”的概念,认为在真实和静态分析中,货币只是作为表现价值的计量单位,应当消除其干扰作用。维克塞尔同时认为,如果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投资利润率,亦即“中性利率”)相等,则投资者不会借贷,社会真实资本不会变动,社会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也不变,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这时各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产量,完全由非货币的即实物领域的因素所决定,因而货币对经济过程是中性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Hayek,1932)认为,在生产要素已经充分利用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已定,投资与消费保持一定的比例,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由于人们自愿缩减消费,增加投资,而使生产结构发生的变化不会破坏经济体系的均衡,但人为地扩大货币供应,膨胀信用,则会诱发危机。哈耶克同时强调应将货币中立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因为货币供应量变动破坏了总供给与总需求间的均衡,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如果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商品相对价格就会维持稳定,货币扰乱消失,起严格中立作用。
“中性利率”常被描述为充分就业,平稳增长以及物价稳定时的利率或者利率区间,处于这种状态下的经济往往不需要货币政策的刺激或者调节。联储旧金山分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2003)曾指出,定义“中性利率”容易,但是计算“中性利率”困难。“中性利率”并没有确切值,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估计值。就像经济学家对于许多议题都存在争议一样,对于中性利率的区间以及中性利率如何随时间变化,经济学家们也是各执一词。研究显示,实际中性利率大约在1.5%—3%,而名义中性利率(实际中性利率加通胀预期)大约在3.5%—5%。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2005)曾指出得到中性利率的精确值的困难性,只有当经济真正到达那个均衡状态时才可得知中性利率的取值。[1](www.xing528.com)
中性货币政策理论由维克塞尔创立,哈耶克发展。该理论认为货币只会起到扰乱经济的作用,货币当局不应调整货币的数量。该理论只看到了货币对经济的负作用,忽视了其积极作用。其理论框架只适合于静态经济社会,而不适用于当代动态经济社会。中性货币政策建立在货币供给可直接或部分地引起价格水平变化的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且以完全竞争的自由经济为框架。但现实情况是即使在货币中立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也会因各种因素而发生变化,且经济的现实变化又要求中央银行见机调整货币供给,以实现货币中立目标。但中央银行管制与自由经济又存在着相互矛盾。现任美联储主席珍妮·耶伦(Janet Yellen,2005)在接受国际经济杂志采访时表示只有当经济状况处于一个“恰好”的状态时,货币政策才会是中性的。[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