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衣服与人的生活、工作、社交的关系最为密切。
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当地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水平。服装也是精神产品,有很高的审美功能。一般来讲,服装具有实用性、审美功能及社会标志性等特征。
服装是为了人的生存、生活、工作、劳动的需要而设计制作的,这是服装的首要功能,是人穿衣的第一要求。人们为了避寒、防冻就要穿保暖的衣服,制作单薄的、浅色衣服是为了防暑。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衣的解释是“衣,依也”,人类依靠衣来避寒防暑。服装除了满足人们生活、季节变化的需要外,还要着眼于穿者的身材、年龄,学习、工作的性质以及场合、地区等的实际需要。
例如,用特殊衣料做的炼钢工人的石棉工作服,渔民穿的宽裤腿下衣,赤脚便于上船、下水干活,而蒙古族牧民穿紧身长袍既防寒又能掖起来方便上马等,是根据劳动和生活的特殊要求而制作的。
服装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人们追求美感享受最直接而切身的一种方式,也是形成人们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造型形式之一。
郭沫若在1956年为服装展览会的题词是“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我们常常讲这件衣服好看或难看、颜色喜欢或不喜欢,这就是一种审美判断,反映人们的思想情趣、文化修养、性格、爱好,同时也受到政治体制、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经济条件等的影响。
服装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欣赏习惯、审美标准的变换而不断变化。
可以说,爱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人们在生活中注意穿着打扮,对衣服的款式、色彩、材料的选择,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人们的审美标准、审美判断是非常个性化的,“人各有所好!”人对色彩、样式的喜欢或不喜欢都反映出鲜明的个性,即使在全国上下“一式(中山装)三色(灰、蓝、黑)”的时期,人的穿着也能看出在细节上因个性不同而出现的变化,如有的人喜欢穿淡雅的钴蓝色,有的人则偏爱穿深暗偏紫的藏青色,或在领子、兜儿等细部有不同变化。
另外,审美习惯和标准是一种社会现象,有很强的社会性,不能脱离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等,会形成人们不同的审美标准。服饰的时兴、流行等能反映出人们在某一时代下社会审美标准的追求。
例如,盛唐时期的女子服装流行宽袖、袒胸、长裙,形成宽松、线条优美的服装特色,这时期的服装审美标准与当时的经济繁荣、对外开放、文化交流频繁的社会环境有直接关系。清代满族女子流行穿的旗袍盘金线、绣花,形成这一时期的服装特色。
此外,服装还有一种社会标志性的功能,即以服装的样式、色彩、饰物及其他标志性的装饰物等来象征身份、表示职业、划分等级等。
例如,陆、海、空及特种兵服装的颜色、式样、标志的区别以及不同级别的区分等。
在日常生活中,以经济、实用、美观为目的一般服装,与电影或电视剧中人物的服饰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电影、电视剧中的服装作为一种造型手段,它的功能和特点要服从于影视特性,要在银幕或屏幕上展现,是以塑造剧中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为目的的。
影视剧中的服装已完全失去一般生活服装的实用性功能,实用性对影视服装毫无意义。在电影或电视剧中,人物服装的式样、色彩,服装的更换、选择,完全根据剧本的要求,服装设计师对人物造型设计的依据是剧本。
服装设计师就是通过服装这一艺术媒介把演员塑造成剧中的人物形象的。
美国著名电影服装设计师伊迪斯·海德称“服装师是魔术师”。她讲:“在电影里,服装的作用是使银幕上的女演员给人的印象就是剧中人。”[1](www.xing528.com)
许多有成就的演员都很重视服装对塑造人物外部造型的作用,而往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往往会帮助、启发演员找到角色的感觉,服装对人物塑造起到很重要的衬托作用。
例如,在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饰演雍正皇帝的著名演员唐国强身穿皇帝的龙袍,头戴皇冠,塑造了一个真实、自然、有血有肉的雍正皇帝的形象。他在《开国领袖毛泽东》中,把神采奕奕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再现在银幕上。
作为一位非特型演员,他与所扮演的剧中人物雍正皇帝、毛泽东之间的距离是很大的,两个不同的历史人物有着巨大的历史跨度。对这两个人物的成功塑造,首先来自于演员的演技和艺术功力及表演的突破,但是,服装包括化妆对人物外部造型形象的塑造是功不可没的,起着很重要的衬托作用。演员身穿灰色的粗布棉袄,披着农村式样的棉大衣,将一个心理状态、内心动作与外部动作、神态完美统一的人民领袖形象体现在银幕上。
影视剧在银幕或屏幕上要求造型形态的逼真性,对于服装设计是同样的要求,服装的质感、表面效果以及装饰物等都要求具有极逼真的视觉效果。
所谓逼真的、酷似的效果,首先是指服装、饰物要符合历史、时代、民族、地方的特征,符合人物的性格、职业、身份、爱好等,就是说服装的造型要真实,要准确。
其次,服装所具有的逼真和自然的视觉效果要向周围的真实、自然的环境靠拢,要与人物周围的自然景色,场景的气氛、光线、色彩协调一致,形成极其真实、自然的效果和氛围。假如在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战马嘶鸣、杀声震天的战场氛围下,扮演士兵的演员穿的军服式样与年代不符,色彩、质感是鲜艳的、崭新的衣服,那么,这个士兵端枪冲进战场,产生的气氛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就似往火里泼了一盆冷水,虚假的服装效果起了很恶劣的破坏作用。
我们要求环境空间具有逼真、自然的气氛和效果,身临其境的人物服装、装饰、质感效果等,毋庸置疑地也必然要求其视觉效果上做到最大限度的逼真、自然,二者应该是协调而统一的。
最后,在服装的制作、加工、做旧、做效果上,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服装的“做旧”和“做效果”应视为一种影视服装制作的特殊工艺技术,它不仅仅是把新衣做简单的破坏性的处理,还应该包括做出磨损、火烧、烟熏、风吹、雨淋、褪色、补补丁等的效果,这是一种特殊的模拟技术,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可以以假代真、真假结合。
重要的、有特殊要求的效果,可以起到展现细节的作用。
据说著名演员石挥在电影《我这一辈子》中,为了演好老乞丐,他专门到北京天桥体验乞丐的生活,并用新棉衣裤换回一个老乞丐身上穿的破烂棉袄,这对于他成功地扮演这一角色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件事说明,演员对服装在塑造人物外部造型形象上的重视,也说明具有细节真实的、有表现力的、符合人物性格的服装设计会帮助演员为塑造人物形象找到创作灵感。
服装要适应、符合运动拍摄的特殊性,服装不能只顾前、不顾后,只顾外、不管内。有的美术师对影视服装尤其是古代宽袍大袖的服装,要里外三层,即二层内衣加一套外装,都是要符合当时时代的特色,以免“穿帮”。
服装设计师和服装员在安排服装的分配和着装上,应考虑镜头的各种特殊条件和限制。如镜头的种类(广角、正常、窄角镜头)、镜头的景别、镜头的运动等,这对服装的设计和搭配有重要意义。
例如,中意合拍的电影《马可波罗》的意方服装设计师曾展示过一幅中国武士的服装设计,示意要从最里层的内衣到最外层的盔甲,三四层服装都要按照当时样式、色彩和材料制作,盔甲用的是真材实料,重约30斤,其意图就是要有真实感。
服装的色彩和造型形象在影视片中是一种造型因素,它与场景的色调和空间共同构成总的色彩基调和单元场景的色彩关系。银幕或屏幕上的色彩关系是指:服装的色彩在场景空间中与场景色调的关系,在场景空间中不同人物服装色彩之间的关系,不同人物服装色彩在情节发展中本身色彩的变更和环境色调之间的关系,等等。
除了服装与环境空间的若干关系之外,还应包括服装色彩在电影或电视剧中总的色彩结构的变化。
在影视片总体色彩结构中,服装的色彩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具有特殊作用的色斑或色块,随着情节的起伏变化贯穿于画面、场景、场面、段落中,在形成影视剧的整体造型结构、色彩布局和色彩结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