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造型元素对人心理效应的优化影响

造型元素对人心理效应的优化影响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有必要了解造型形象元素对人产生的心理效应问题。联想是由造型元素引起并形成人们心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是形成心理效应的重要条件。

造型元素对人心理效应的优化影响

电影美术师进行设计、创造造型形象,要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因此,有必要了解和研究造型手段和元素是如何作用于观众和感染观众的,研究观众的心理效应和心理依据对于美术师的创作是很重要的。

要知道,银幕造型形象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信息、一种视觉印象,观众从造型形象得到感受、取得认知和产生反应是一种心理活动、情感活动。从设计者、造型形象与观众(接收者)三者的关系来讲,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设计者本人的意图和情感要融入富于感情的、具有美感特征的艺术形象之中,并通过造型形象,引发、刺激观众,使观众产生共鸣、受到感染。设计者与观众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交流,唯有通过造型形象才能进入观众的心灵,造型形象是重要的、特殊的载体

我们有必要了解造型形象元素对人产生的心理效应问题。造型元素的心理效应,简单地讲就是造型元素(如形体、色彩、光线、线条、空间等)作用于人的心灵所产生的反应和效果,即要了解人通过主要的感觉器官——视觉和听觉等(主要是视觉),从造型元素得到的信息和认知,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感受和反应的心理依据。

人、物、环境——所有这些都是物象。它们程度不同地作用于我们,它们当中一部分与我们的情感近在咫尺,能唤起我们内心世界的感情,另外一部分直接作用于理性。”

——毕加索

客观的人、物、环境、物体与人的关系,以及使人产生不同反应和印象的心理作用,是我们探讨这一问题的前提基础。

显而易见,客观世界的形、光、色、线、空间等造型元素对人产生的既是一种感染,也是一种刺激,是一种富于感染力的诱发因素,能够诱发人的想象和联想,进而产生心理、情绪或情感的共鸣和反应。可见,人的联想活动就是产生感情的心理依据,是产生心理效应的关键性因素。

联想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人面对客观对象在相关的条件和特定的环境刺激下,引发出对自己印象和经历中的自然、生活社会现象的回忆和联想,由此产生一定的感情。

另外,我们还应进一步认识到,引起或诱发人产生联想的造型元素与联想的形象之间必然有某种联系和关系,也就是说,有一种纽带、一种特殊关系把二者联系起来,由于条件和关系不同,因而产生各种不同的联想形式。

联想形式主要有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标志联想、接近联想等。

相似联想也可称为类似联想,即由某事物的特征联想到在形状、色彩、光、线、空间等方面与另一事物有相似之处。

在现实世界中,自然界的景物、人工建造的景物都有某种形态特征。例如,自然环境中的山峰,或平缓、或高耸(如泰山、华山),或如锯齿状(如狼牙山)或呈波浪形等;地貌如平原,或如陕北地区的塬、峁,或大西北荒原等;树木之挺拔、粗壮、纤细;建筑物之四方形、圆柱形、圆锥形、三角形、圆形等;室内空间之空旷、窄小、高低、纵深、封堵;又如器物之圆、扁、方、尖,形状之笨重感、轻巧感等。

自然景物或建筑物在不同光线下形成了不同的线形变化,如垂直线、平行线、弯曲线、折断线、倾斜线。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等在不同光线或条件下,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

以上种种景物的形态特征是人对客观景物经过比较、分析所获得的直接印象和认识,这些形态特征往往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纽带。比如,正三角形会给人一种稳定、牢固的感觉,使人联想到“稳如泰山”或象征“死后永生”信念金字塔;倒三角形会产生动摇的不稳定感,引发物体将要倾斜的联想;圆形物体会产生圆滑、柔顺之感;四方形则给人以凝重、安定、永恒之感觉,如天安门城楼、太和殿等。

电影《黄土地》的创作者们在陕北走访了一个多月,见了黄河,看了腰鼓,听了信天游,坐了老汉的炕头,再到佳县的高山峁,只见“冬日的残阳悬在峁尖,四面望去,全是沟,全是梁,全是峁,全是黄土。这块好大好厚的土,沉稳地坐在这里,不知有多少年了,像个老人。静极了。太阳远远的,像张饼。在淡淡的黄色光线下,这土塬博大、雄伟、悲怆”。[11]

这种博大、悲怆、雄伟的“黄土地精神”是创作者们面对夕阳照射下的土塬地貌形态特征,经过情感联想而产生的,也是艺术家们最宝贵的创作灵感。

另外,人们面对地球上这块好大好厚的土,“沉稳地坐在这里不知多少年了,像个老人”,这种印象的取得可以说是在其形态特征基础上体味出的带有情感的形象和通过联想产生的特有的神态特征。

如被称为“黄山天下奇”的黄山、“峨眉天下秀”的峨嵋山及“青城天下幽”的青城山等,这些山的奇特、秀丽、幽静的印象,正是人们对自然景象不同形态的观察、比较,品味出不同神态的联想,是形象元素对人产生心理效应的结果。

线形也会使人产生类似的联想,例如,水平线会使人产生平静的海水、一望无际的水平线的联想,而给人以恬静、舒展之感;弯曲的线给人以温柔的、流动之感,似摇曳的柳枝、弯曲的河流、通幽的小路等;而垂直线则会使人联想到挺拔的松柏、人的直立姿势,给人以坚挺、向上、刚强之感。

对比联想是在事物之间对比的基础上产生的,或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在形体和性质上与之相反的另一事物而产生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马克思在谈到天主教堂建筑时讲:“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使人吃惊。……这些庞然大物以宛若天然生成的体量,物质地影响人的精神,精神在物质的重压下感到压抑,而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点。”[12]

马克思的精辟论述说明了物质与人的精神,造型元素与心理效应的辩证关系。“压抑之感”正是对比联想产生的心理反应。教堂建筑庞大的空间体量,高与低的对比,人与空间环境的对比,向上升腾的线条,加之光线的效果和唱诗班的音乐,使人产生压抑和崇拜的心理活动。

在生活中,事物或现象能产生对比联想的情况随处可见,如空间、形体的高与低、大与小、空旷与窄小、明与暗,色彩的冷与暖,光的虚与实等,都会产生压抑、亲切、冲突、舒畅等的感觉联想。

关系联想是指通过对某一事物或形象的了解、认识而联想到与它有某种关系或联系的另一种事物,并引起心理上的反应。如由骷髅、白骨联想到死亡、危险,由脸谱、面具联想到戏剧,又如富士山与日本长城与中国等关系引发的联想。

另外,特定的标志或符号也能起到联想的作用,如十字架是基督教的代表,红十字就会使人自然地联想到医院、卫生组织等。

联想是由造型元素引起并形成人们心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是形成心理效应的重要条件。

以上我们从形象元素之形体、线条、光影等方面分析了对人的心理、情绪的效应,下面重点谈一下色彩的感觉效应。

世界上的物体都具有形、光、色、线、空间的特征,人们可以通过五官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感知这些物体,但是,真正能准确并直接捕捉到物体的主要是视觉,而视觉感觉到的是物体的形象和色彩。其他器官,如听觉,只能间接地感知物体的形态、色彩,还有触觉、味觉、嗅觉等,是非常困难或者是完全不可能了解物体的色彩和形体的。

列宁讲:“颜色是物理对象作用于眼视网膜的结果,也就是说,感觉是物质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结果。”[13]

我们说人们能感觉、捕捉到物体的色彩,分辨和识别客观世界五彩缤纷的空间,意思是说,人通过对客观的色彩空间的认知来获得信息。这种信息是感觉的信息,是色彩的信息,是通过感觉器官——眼睛得到的不同类型的色彩信息,并使人产生某种感觉效应。

一般说来,色彩的感觉效应有三种:(1)物理效应;(2)心理效应;(3)生理效应。我们进行美术设计主要是了解其物理效应和心理效应。

人对各种色彩的感觉是有所区别的,这是任何人都有的切身体会。我们试分析一下,各种色彩作为客观条件对人有什么影响?当人面对各种不同色彩时,又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譬如,色彩会使我们有冷或者热的不同感受,还会有轻重、远近等的不同的感觉变化,这就是色彩让人感觉和体会到的重量、距离、温度、体积等的物理效应,这些效应在影视作品的空间环境设计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1.色彩的温度感

人们对色彩的冷暖感觉是从长期生活体验和观察中产生的,如有强烈光线的红日、火堆旁的火光必然与温暖的感觉联系起来。因此,我们一般把黄色、橙色、红色称为暖色或热色。而蓝色、蓝紫色、青色会使人联想到寒冷的夜色、天空、冰雪、清凉的水或者是阴凉的树荫等,我们称之为冷色或寒色。其他色彩,如绿色、紫色,一般可看作是中间色,也有称之为温色的。

色彩的冷暖感是来自于温度感觉的联想,是色觉与温度感觉联结的色彩感受现象。

一位日本色彩学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将一个工作场地涂成青灰色,另一个场地涂成红橙色,这两个场地,其客观上的温度,也就是物理的温度是相同的,但主观上的温度有很大差异。在青灰色场地工作的人,在华氏59度时感到冷,但在红橙色场地工作的人在华氏54度降至52度时仍然感不到冷。”[14]

以上例子说明,由于场地色彩不同,人的温度感竟有5~7华氏度之差,这种差别是人对色彩主观感受引起的变化。暖色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感觉受到刺激而使血液循环加快,让人激动、兴奋,而冷色的环境则让人感到冷静、平稳,进而引起人的机体收缩,体温降低。

在现实生活中,色彩的冷暖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地存在着的,因而在实际的创作和设计中,我们认识到色彩冷暖关系是相对的、是相比较而言的,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比较才能获得色彩关系的正确表达。例如红色与蓝色比较,当然红暖、蓝冷,而红色与橙色相比较,则红色相对成为冷色。更微妙的是,即使同一色系的色彩,也会有偏暖和偏冷的区别,如橘红色与玫瑰红色同属于红色系,但一个偏暖,一个偏冷。

在场景空间的设计中,色彩冷暖的空间效果对于形成场景气氛,使观众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是很重要的因素。

2.色彩的距离感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会随时随地感觉到色彩有明显的距离感。

譬如,黄色的土山在近处是很鲜明的黄暖颜色,而距离很远的山则是蓝灰色、蓝紫色,越远蓝色越深。这是一种尽人皆知的自然现象,是由于空间透视现象造成的,这一现象也正说明了暖色是一种向前突出的色,是前进的色,而后退的色是冷色,色彩越冷后退越远。大自然的现象如此,室内的空间也同样如此。总之,暖色如黄色、橙色、红色等是前进色,也有人称为近感色,而冷色彩如蓝色、青色、紫色等为后退色,也可称为远感色。(www.xing528.com)

另外,色彩明度和暗度也是造成色彩前突或后退的重要因素,明度高的、强的色彩给人造成明显的前进和突出的感觉,而明度低的色彩会让人感到后退而深远的印象。

色彩距离感对于空间结构的形成、产生空间层次、造成纵深效果、改变比例关系、形成特定气氛起着重要作用。

3.色彩的重量感

色彩是有一定重量感的,有的色彩使人感到很轻,有向上飘浮、升腾的感觉,如飘浮的白云,向上扩散升起的蒸气、烟雾等;而另外一类色彩则会给人一种沉重的、下坠的感觉,如煤块的黑色等。这种现象与人的观念联想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长期对不同的物体色彩的观察和体会而形成约定俗成的轻重感觉和认识。

总的来说,色彩的明度对色彩轻重感起主要作用。也就是说,明度高的色彩,如白色、浅灰色、浅黄色、浅绿色、淡蓝色等都显得轻飘,有向上升浮之感,而明度低的,如墨绿色、深蓝色、深褐色等是重色,使人看后产生沉重、压抑、闷堵的感觉。

另外,在明度相等的情况下,往往冷色会让人感到轻飘飘的,而暖色则使人感到有重量。

色彩的轻重感在空间结构、画面构图中,有左右画面构图的均衡与稳定,协调空间中前后、上下面积,调节尺度和比例的重要作用。

4.色彩的体量感、体积感

日常生活中这种色彩的体量感是人们常常会感觉到的,例如,有的人很胖,在选穿衣服时会想到穿深色的,目的是让人感到瘦了一圈,或选择有竖线条的料子做衣服也会使人感到苗条了许多。这是由于深色造成的收缩感,在空间中采取深色调可使大体量的空间减少空旷感。

相反的情况则是色彩的膨胀感、扩散感。我们还以人的服装色彩为例,穿白色、浅色服装必然会使胖人感到更胖,而在空间中使用浅色、明度高的色彩就会使小的空间体量产生扩大感。

色彩的膨胀感和压缩感与色彩的温度感——冷、暖有一定联系。我们知道热胀冷缩是物理现象,与色彩的冷、暖色给人的收缩感和膨胀感是一致的。

色彩的心理效应简单来讲就是指人对不同色彩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情感表达。

这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人面对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并对其呈现出的色彩信息给予反馈,产生联想,得到感情体验,进而流露出美丑感、好恶感或是兴奋、激动、喜悦、忧伤等的心理反应。

心理学家把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情感现象归纳为自然感情和社会感情法则,这是很有道理的。这就是说,人面对自然界的景物和社会现象时,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情感流露,二者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自然界的万物,如植物动物山川、河流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等都是有色彩的,这种色彩往往就代表着某一事物的特征,引起人们情绪和感情上的变化,进而使人们产生联想。

植物的绿色是大地回春、春光明媚的代名词,进而使人们联想到平缓的草地、绿色的田野、平静的湖水,产生复苏、希望、新生、青春、宁静等情感。

黄色在自然界往往与秋天的金黄色、张开笑脸的向日葵、丰收的果实联系在一起。黄色光是明度最高的,光感也最强,日光、火光、蜡烛光均是黄色光。黄色往往会给人以温暖、丰盛、收获、喜悦、光明的情感。著名俄国风景画家列维坦的名画《金黄色的秋天》奏响了令人难忘的黄色旋律,它又是喜悦、希望的象征。女画家雅布隆斯卡娅的名画《丰收》,以浓重的暖黄色调传达出丰收的喜悦、热火朝天的场面,吹响了“热情”的奏鸣曲

蔚蓝色的天空是人们经常看到的最大面积的色彩,海洋的蓝色是天空蓝色的直接反射,是大自然最冷的光源,天空的蓝色影响到物体朝向天空的若干角度的面,使得物体都会受到蓝色光的影响而有冷色调的成分。蓝色调也会影响到室内,在没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受光部分肯定是冷色光。蓝色调在特定环境下带给人幽静、清爽、透明的深远感,在与暖色调并列或对比的条件下,往往使人产生强烈的紧缩感、冷酷感等心理感受。

例如,苏联影片《去看看!》(美术师:彼德洛夫)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在白俄罗斯土地上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10万村民被活活烧死、620多个村庄化成了灰烬。色彩在影片中起了非常重要的渲染作用,可以说该影片是以红色与蓝色结构起来的,在焚烧村民的冲天火光的对比下,村庄、道路、木桥、树林全笼罩在昏暗的深蓝色调之中,加之严寒冬天的大雪,蓝色在影片中完全失去了幽静、清爽之感而给人带来冷酷、惨痛的感受,是人间悲剧的象征,令人不寒而栗(见彩图3-1、彩图3-2)。

白色是色彩中明度最高的。古人云“白玉无瑕”就是用洁白的玉石比喻事物或人的十全十美。白色会让人联想到没有污染的雪、乳汁、白云……给人以纯洁、清白、朴素的感觉,也可能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寒冷、悲哀的气氛。

红色是极富刺激性的色彩,经研究发现,红色光波最长、穿透力最强,使人联想到血液的色彩、火焰和炽热熔岩的热量,它成为热情、激动、革命的象征。红色是不少国家国旗的主色调,如中国、苏联、古巴等,象征着革命、胜利。另外,红色在中国很多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是喜庆、幸福的象征,婚礼、祝寿、春节等节日场面中都离不开红色。

社会生活是变化的,人们对色彩的社会情感含义往往与社会现象、政治事件、社会潮流紧密相关,并会产生新的心理感情。如“文化大革命”中那惊天动地的“红海洋”成了横扫、砸烂、打倒的代名词,是罪恶、浩劫的象征。

绿色,在阿拉伯国家是一种极神圣的色彩,代表回教徒“永恒的乐园”的希望,是吉祥的象征,给人们带来在无边无际的荒漠之中远望一片绿洲的情感联想。

在中国的历史中,绿色则是一种不吉祥的颜色,并有过贬绿、贬青的典章,绿被黜为“贱者”,唐代在法律上就规定:“吏人有罪,令裹绿以辱之。”明朝法律也规定,官妓用碧绿巾裹头。

黄色历来是皇室的主要代表性色彩,是帝王传承下来用以象征崇高、权力、尊贵的。有的朝代甚至规定,布衣百姓不许随意用黄颜色,否则要治罪,以此显示统治者的至高无上。因此,也就形成了人们对黄色的一种威严、神秘的心理感受。

许多国家的国旗颜色以黄色为主色调,用以象征希望和辉煌。黄色调常常被看作光明、自由的代表性色彩。电影《幸福的黄手帕》中,当女主人公用一串串的黄手帕来迎接从监狱获释的丈夫时,黄手帕迎风飘扬,抒发了女主人公对团聚的渴望,黄色成了光明和期待的象征。

人在接收色彩信息后的感情反应,一方面激发了人的观念联想,由广泛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另外一方面也是人的一种情感反馈、一种情感移入,赋予大自然中各种物体色彩以人的感情,成为“人化的自然”。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联想和情感的移入现象,对于社会现象也是同样存在的。

广而言之,人是生活在不同的社会里的,生活在特定的时代、国家、地区,又由于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个人的职业、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导致个人对于色彩的感觉和看法截然不同,这种色彩象征性有着约定俗成的传承性、习惯性和延续性。

[1] 倪震.电影造型[N]//电影艺术讲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252.

[2] 谢飞.思考的一代·奋起的一代[J].电影艺术,1984(4).

[3] 吴厚信.电影的空间思维与设计[J].电影艺术,1987(5).

[4] 相马一郎,佐古顺彦.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2.

[5] 相马一郎,佐古顺彦.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24.

[6] 电影作品,1990(1).

[7] 《电影通讯》编辑室.电影美术创作研究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2.

[8] 罗艺军,徐虹.赋予电影艺术以民族诗情[J].电影艺术,1987(5).

[9] 刘光恩,王洪海,尹力.《邻居》·美术设计的两个课题[M]//电影美术创作研究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6.

[10] 沃尔柯夫.小说—改编—造型处理[M]//电影艺术译丛:第3辑,1962.

[11] 张艺谋.就拍这块土[M]//论张艺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10.

[12] 同济大学建筑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外国建筑史图集[M].1978:79.

[13]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

[14] 郭廉夫,张继华.色彩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