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遗热潮的推动下,道情戏如何保护传承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河南大学陈家海主持《关于抢救和开发河南道情戏的研究》(研究成果,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01年)、冯建志《河南濒灭剧种唱腔艺术研究》(《河南濒灭剧种唱腔艺术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陶娜娜《河南太康道情剧团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大舞台》,2010年第3期),对抢救和开发河南道情戏提出建议;张燕丽《从晋北道情剧团的兴衰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宫文华《晋北道情戏的生存状况及其发展前景》(《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等文,探讨晋北道情戏发展之路;高鹤《临县道情现状调查及发展初见》(《太原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及《试论临县道情的价值与市场需求》(《晋中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提出以旅游文化、市场需求等为切入口重振临县道情戏;刘红侠《蓝关戏的艺术价值与传承》(《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提出保护蓝关戏六条对策;路畅《山西兴县李家湾道情的现状与保护》(《音乐研究》,2013年第5期),通过对李家湾道情的田野调查,分析衰败原因并找出对策。
朱忠元《融合创新出奇葩,新曲乡音颂乡情——50年陇剧创作经验刍议》(《艺术研究》,2009年第4期)、刘厚宇《河南太康道情戏程式化浅议》(《戏剧文学》,2012年第3期)、宫文华《晋北道情之传播特点及其晚近的变化》(《大众文艺》,2015年第15期)等从创作、程式、传播等方面论述,扩展了道情戏的研究领域。
在专著方面,《陇原艺术探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收录了相关陇剧研究19篇论文,从陇剧的历史、发展、音乐、唱腔、舞台、审美、程式等各个角度对陇剧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郝震川《清涧道情》(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年版),通过谱例分析了清涧道情戏音乐;樊奋革《陕北道情艺术》(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重点对陕北道情戏曲牌进行归纳,分为唱腔、北路调、丝弦曲牌、唢呐曲牌等;田继宁编《陇上奇葩:甘肃省陇剧院五十年》(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记述了甘肃省陇剧院50年发展历程;吕自申等《道情戏》(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从太康道情戏及剧团历史、音乐、表演艺术、舞美等方面全面呈现太康道情戏的研究成果;杨学业《蓝关戏》(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年版),内容涵盖蓝关戏的渊源与流变、传承与延伸、剧目与表演特点、唱腔分类与结构解析、旋法特征与常用手法、帮腔衬腔艺术特征与运用,包括此书在内的“山东地方戏丛书”还有八仙戏、渔鼓戏相关论述。
除上述外,倪彩霞《道教仪式与戏剧表演形态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五章“道教与仪式剧”,论述道情戏保留了宗教功能;李艳《明清道教与戏剧研究》(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四章“道教与地方戏的结合”论述了道教的形成发展与明末清初道情戏的关系;张泽洪《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七章“中国北方的皮影、戏曲道情”也涉及道情戏相关研究。
这一时期,道情戏研究论著数量和质量大为提高,呈现出新的研究特点。一是除音乐唱腔、剧目表演等本体研究,更有对文化生态、保护传承等研究,涉及音乐学、民俗学、宗教学、文化地理学、传播学等领域;二是研究方式转变,田野调查的普及,研究者尤其是高校研究生走出书斋,走向为道情戏生存和发展提供肥沃土壤的草台原野,大量一手资料使研究更“接地气”;三是借助非遗东风,从政府扶持、传播媒介、剧团市场化运作、演员培养,与民俗旅游产业结合等方面提供新思路、新对策。论著数量虽大,但参差不齐,存在着局部研究多,整体研究少;历史溯源多,展望预测少;艺术本体研究多,深入拓展领域少等问题。(www.xing528.com)
20世纪以来道情戏研究简评
纵观20世纪以来道情戏研究,研究史呈正弦上升曲线态势“两高一低”构成,两高分别指20世纪20至5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低是由于政治因素而造成六七十年代研究低谷期。
随着三个时期的推进,道情戏的研究内容、方法和领域也不断拓展。 20世纪初至中叶,学者们大抵还是采用描述式、现象论的简单论述,研究也不够全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内容由较为单一的现象论到音乐论、表演论、文化论,视野更为开阔,涉及戏曲理论与实践各个方面;研究方法也从单纯文献梳理、文本分析到运用音乐学、文化地理学、民俗学等理论分析,尤其是近十年以来,田野调查的普及,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图像采集等普及运用,道情戏剧种(剧团)的演出活动、生存状况等资料大量挖掘,田野调查已然成为道情戏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研究领域也由“一剧一团”的个体研究向外放射,扩展到道情戏与文化地理学、民俗学、非遗保护等更为广阔的空间,并由这种交融引发了学界对于戏曲与宗教独特现象的关注,如道教仪式与戏曲、说唱与戏曲等研究,而这种博约相兼,又反过来促进了道情戏研究自身的全面与深入,涌现出一批学者和较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出现了一些热点论题,如对道情戏渊源的再考察、新时期道情戏的继承与发展等,这些都提升了道情戏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首先,道情戏作为承载着宗教精神、民俗风情、娱神娱人的综合性艺术,单纯依靠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来研究道情戏明显力不从心,必须突破文献和方法的瓶颈,多视角、多侧面、跨学科促进道情戏研究的深入发展;其次,道情戏呈点状分布在黄河流域多个省份,与整体的文化地理环境、宗教生态状况等息息相关,应打破有形的行政区划和无形的本土研究壁垒,改变以往个体性、地方性研究为主的格局,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以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提升道情戏的学理层次;再次,戏曲艺术是活态的艺术,至今仍有众多道情戏的草台班社活动于广大农村地区,对道情戏的探索,要将共时性与历时性研究相结合,并回到田野进行活态研究,以期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