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情戏与乡村社会的契合

道情戏与乡村社会的契合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情戏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首先体现在道情戏以家族或宗族为主的内部传承制度。即使在现代剧团、戏校制度较为完善的情况下,也不乏世代道情传家的例子,可见道情戏受乡村社会影响的影子。道情戏的演出也与农事活动安排相关。

道情戏与乡村社会的契合

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为主的乡村社会,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们来说,乡村的公共空间构成他们基本的人际交往、共同记忆和道德规范等许多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精神世界,乡村的文艺活动是联络乡民情感、凝聚宗族力量、传承家族精神的重要纽带。尤其对戏曲而言,农村是其最重要、最广阔、最活跃的演出市场。因此,道情戏与乡村社会密切关联,两者互为里表,共同塑造着道情戏的乡土品格

道情戏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首先体现在道情戏以家族或宗族为主的内部传承制度。尤以蓝关戏为明显,与八仙戏、渔鼓戏不同,蓝关戏为“远点式”的传播方式,如在招远县的大河头村和小河头村,相邻的村子常常东村会唱西村不会,因此有“小河头的蓝关开了锣,大河头家家跑掉靴”的民谣。其组织传承以传统的村落为主要单位。其次,蓝关戏以家族封闭式纵向传承为主线,以保持宗室仁义强盛为标志。“传说,在蓝关戏流行的村庄,列祖列宗曾留下这样一条不成文的祖规,其大意是光扬祖宗功德,承续蓝关代代相传。这些祖规,这些遗训,虽不成文,却有口皆碑,一直潜隐在人们心头,制约着人们代代恪守,辈辈遵循。如以演文蓝关著称的莱州季家村,据记载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全村村民同祭一个祖宗,同属一个宗室,无杂姓,都姓季。正如当地俗话所言,‘季家赶集儿,没有外人儿’。因而,数百年来,唱蓝关、演蓝关几乎全是本村季氏宗谱(家族)的村民所唱所演,真是剧中人物姓氏百家,演员其人却都姓季。当时有一民谣:‘季家村,真稀奇,人人会唱蓝关戏。’这样,子为父传,又为孙承,成为季家的蓝关戏纵向传承发展的主线,又像遗传基因一样,使之打上了季氏的印记,在气质和风格上有着明显的承继性,体现了自己的地方特色。”也正是这种家族内部封闭传承的强大力量,使蓝关戏得以连绵延续。

陕北道情戏民间剧团(图片来源网络)

山陕中心的子弟班,也多以家庭或家族内部传承为主,其传承模式影响至今。从学者对现存陕北子长县强家沟道情戏班社的考察中可知,陕北道情戏的传统传承模式也与传统的乡村结构相契合,主要以家族内部的血缘传承和婚配传承、师徒传承为主。如强家沟道情艺人的传承谱系,“第一代:强猛(清末至民国初年),第二代:强不屈、强文成等,第三代:强美功、强智胜等,第四代:强世斌、强德华、强德哲、强德奎等,第五代:强联社、强三、强昌等,第六代:强娇娇”。这六代人都姓强,都有血缘关系。即使在现代剧团、戏校制度较为完善的情况下,也不乏世代道情传家的例子,可见道情戏受乡村社会影响的影子。

道情戏与乡村社会的关系,其次体现在乡村社会对道情戏内容和风格的影响。从内容上,在乡村社会,四季是群众对时间的最基本感知,时令节气是群众劳作的重要依据,以至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无形中也受此浸染。如太康道情戏《张廷秀私访》中张廷秀之妻王月英思念外出赶考的丈夫,她以对四季错乱的感知来表达自己相思成疾的强烈感受。

王月英:(唱)我为你把我的心思操坏,

春秋和四季颠倒不开。

正月里摘樱桃大街去,

五月里五月五连冬数九,

六月里下大雪铺满长街,

七月里七月七红灯高挂,

八月里贴门神都过新节,

九月里九月九春风摆柳,

十月里过紫燕对对南来,

十一月立了夏农人锄地,

腊月里入了伏天气好热。

打罢春春气开,

鸿雁归北紫燕来,

奴盼二哥咋不回来。

为闺女一十四五花骨朵,

二十四五花正开,(www.xing528.com)

三十四五花开败,

四十四五血气衰,

为人到了五十岁,

我的亲娘啊祖奶奶,

我再想青春哪里来啊。

以四季交替、节令转换的错乱来表示女子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的感悟。

从风格上来看,乡村社会对道情戏的影响,体现在道情戏中所体现的乡村情感。黄河流域以农耕为主的乡村社会塑造了沿岸人民淳朴敦厚、坚韧顽强的性格,势必影响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道情戏,进而形成了道情戏率真、热烈、淳朴的艺术风格。

陕北清涧道情戏在窑洞前演出场景(图片来源网络)

道情戏与乡村社会的关系,再次体现在演出时间与农事活动的安排上。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民间崇拜的主要是驱灾治病、保佑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传统农业社会型神灵,因此旧时戏曲演出多以农事活动为主题,并产生了祈雨戏、谢雨戏、青苗戏、秧苗戏等演出习俗。此外,农业生产完全按照时序节令安排,春播夏锄,秋收冬藏,季节性强,因此保留有农闲聚戏的传统。正如晋北有民谚,“立了秋,挂锄钩,唱戏挠羊放牲口”。道情戏的演出也与农事活动安排相关。以蓝关戏为例,“它的演出活动的时间是这样的: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演出四五天,二月十九季家山会,演出二至三天,三月初七为求雨而演出三天,七月中旬演出十天左右。冬季农闲时,十一月至十二月演出五十天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蓝关戏在施肥、播种、薅草、收割、装仓的三、四、五、六、八、九、十这七个月中,基本上是停锣息鼓的,三月的演戏目的不是娱人,而是一种祈祷丰年的求神活动。总之,民间小戏的演出带有很大的季节性,与农村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此外,在黄河流域道情戏中大量存在的草台班子,多遵从“农忙务农、农闲演戏”的传统,一方面因为艺人多为农民,以农事生产为主,不完全以演戏为业。另一方面,道情戏的观众群体也多为农民,也只有农闲之时,农民才有时间和精力观看演出。因此,农事活动安排影响甚至决定着道情戏的演出时间。

晋北道情戏演出剧照,演员头饰为特色的剪纸造型(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乡土文化并不都是质朴的、美好的,为了迎合知识水平相对匮乏的底层观众需求,道情戏中也不乏低级甚至恶俗的东西。如太康道情戏《张廷秀私访》中卖花婆子原来有段唱词是这样的:

我在那城墙以上尿了泡尿,

只淹了西华、扶沟和太康。

我在那城墙以上拉了泡屎,

三楼粗,五里长,

美国鬼子不识货,

他一把把当砂糖

唱词粗俗不堪,毫无美感可言。在早期的道情戏表演中也不乏色情的成分,如20世纪20年代太康道情戏著名的女演员梁芳,艺名“秃妮”,人称“大脚芳”“俩大脚”。“据二十五里铺一位年长者介绍说,一次在路西某集镇上(道情戏班)与梆子戏唱对台戏,因输于对方,管班让她在台上解开衣襟,裸胸露出乳房并涂粉抹彩,以此招引观众,企图以此战胜对方,梁拒演,遭打骂,羞痛郁结,自此病故。”可见为了迎合某些乡村陋习,道情戏班中也有很多糟粕的东西。当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历次运动和戏改,这种恶习已不多见,但在乡村社会道情戏的演出中并未完全消失。

总体上来看,道情戏的乡土品格与黄河流域的人文环境、地域特色、宗法制度等紧密相连,而这些因素随着乡村近现代的社会转型面临挑战。道情戏赖以生存的乡村环境和以农民为主体的观众审美观发生变化。传统社会中,几乎整个冬天都是农闲期,道情戏班社会利用这个时间,尤其在春节期间,举行各种娱乐性民俗活动,这就为道情戏的演出提供了时间和场所。而现代社会中,种地早已不是农村人唯一的生存手段,他们大部分人进城务工,作息时间变得城市化,农村没有了农忙与农闲之分,戏曲失去了它所依托的诸如赶会、年节等乡村活动,自然慢慢地淡出人们视野。再者,社会的转型带来审美价值观的变化,城市中以时尚为美、以流行为美的审美风向也影响了乡村,在农民的审美视域中,音乐也被贴上了时尚与落伍两种标签,他们以追逐这些流行的音乐形式为时尚,而戏曲在他们眼里则成了老土的、落伍的代名词。道情戏的乡土品格不断弱化,这也是保持地方戏曲特色和传承戏曲艺术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