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黄河曾是一条桀骜不驯、多灾多难的河流,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于世,被称为“中国之忧患”。她在造就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灿烂文化的同时,又泛滥迁徙频繁,给黄河下游两岸人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据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到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达1500次,大改道26次。多难兴邦,从远古时期的大禹治水开始,热爱家园的中华儿女,一次次团结起来,一次次战胜洪水灾害,一次次加深了对这块土地的认识和热爱,并在灾难中不断成长、成熟,走向新的胜利。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伟大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该民族与所处自然环境的抗争史,并在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而中华儿女与黄河洪患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则成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坚强不屈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因此被国人誉为“黄河魂”“黄河脊梁”。
从中可以看出,黄河对于塑造民族精神、集聚族群力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在文化上,就是“三教合一”的互融互通;具体到艺术上,就是对于传统文化“忠孝节义”的宣扬和讴歌。“在中华文化史上,儒、释、道三教并存,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与外来的佛教思想及传统的道教思想之间不断冲突、融合,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这种冲突与融合,使三家思想不断渗透,终于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明清时期,三教融合局面的形成,对于当时的思想乃至艺术影响深远。体现在道情戏中,就是孝贤劝善剧的出现。再者,我国是一个重礼仪、讲孝道的国度,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染,忠孝节义的观念贯穿于整个意识形态领域,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表现忠孝题材的剧目也历来倍受提倡。早期道情戏中也不乏此类剧目。(www.xing528.com)
总体而言,忠孝劝善剧在整个道情戏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剧本也相对较少,但就道情戏剧目发展而言,忠孝劝善剧体现黄河流域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研究道情戏与黄河文化必不可少的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