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素有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之称,华夏民族的祖先在这里勇敢顽强地劳动和开拓,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文化,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及我国历史上诸多王朝皆建都在黄河流域。“文明的要素——金属、文字和城堡,最早在黄河流域出现和形成。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了我国最早的文明的中心。”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的古文化遗址,如磁山、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形成了农耕文明时代的一个个文化高峰。
黄河流域的艺术活动,尤其在戏曲方面,具有成熟早、规模大、剧种丰富之特点。“黄河两岸的沧海桑田自古呈辐辏之形,表里河山,世世代代繁华竞逐,山川灵秀、物华天宝、人才荟萃。尤其是那淳朴的民风、粗犷的歌舞、原始的民俗、多彩的画卷,为黄河戏曲的形成培植出漫散的艺术因子。”
道情戏活动频繁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更是古代戏曲活动的中心地带之一。如山东,“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和明初无名氏的《录鬼簿续篇》中记载的山东籍戏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山东东平是元代重要的戏曲活动中心,杂剧作家辈出,有高文秀、张时起等人。明清时候,戏曲活跃,后继更是有李开先、孔尚任等。张岱《陶庵梦忆》卷四“泰安州客店”更是描述了山东泰安州百余处戏曲演出活动。(www.xing528.com)
在河南境内,戏曲活动频繁,在河南偃师曾出土刻有杂剧演员丁都赛的宋代雕砖,“这是我国戏曲史上最早的形象资料”。《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北宋汴京城内诸棚伎艺杂剧“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的热闹景象。明代开封元宵节,“诸王府、乡绅家俱放花灯,宴饮。各家共有大梨园七八十班,小吹打二三十班”。戏曲活动的繁荣可见一斑。
山陕地区隔河相望,向为同宗,有“山陕商人”“山陕会馆”“山陕梆子”之称,戏曲活动较之山东、河南,唯有过之而无不及,“陕俗祈报类多戏会,洵邑亦然”。“各乡聚落虽即穴处山居、靡不建环堵之宫,以为祀神之所。每届夏麦纳场,秋禾登陇,大凡乡社演唱歌台,即三五家村亦必辟汙莱,结緜蕞,舞傀儡,延影戏,谓是为祀田祖,劳农功。殆有报赛意也。”民国《宝鸡县志》卷一二“风俗”亦称当地“乡俗好祀神,社会演戏不下数次”。康熙五十七年(1719)《临县志•风俗篇》亦载,“元宵,张灯结彩献戏,赛毕,各坊社聚金合酺,谓之破盘”。“献戏”“破盘”都是临县一带农村正月演戏的风俗。强大的文化向心力,波及甘肃陇东、宁夏、内蒙古北部等地,形成了黄河流域戏曲活动蔚然成风的壮观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