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情的费解与渊源:历史、称谓与起源探析

道情的费解与渊源:历史、称谓与起源探析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首先对道情的称谓进行释义,力图正本清源。汪玉祥也提出,道情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这个说法既笼统粗疏,也未追溯至道情的真正源头”。有的地方称道情为渔鼓或竹琴,现在多数仍为说唱形式。又据明人记载“渔鼓、简板始于宋朝”,而这两件乐器正是道情所专用的。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对道情起源提出不同的观点。此外,敦煌文献斯坦因5648号文书中,也有几首题为“道情”的诗歌。

道情的费解与渊源:历史、称谓与起源探析

研究道情戏,道情是无法绕过的重要一环。然而,道情的性质和面貌又是多样的。它是道教教徒抒发心志、宣扬教义的布道工具,又是文人士子直抒胸臆、嬉笑怒骂的诗词散曲和雅韵稀声;它是书肆茶馆、街头巷尾、乡村原野中民间艺人求食谋生的手段和职业,又是百姓喜闻乐见、于节庆民俗中惯用的艺术形式。它的复杂和多变引起了诸多学者的讨论和关注。道情的本来面目究竟如何?笔者首先对道情的称谓进行释义,力图正本清源。

关于道情的定义,流传最广的是《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曲艺音乐”中“道情”的词条

以渔鼓和简板为主要伴奏乐器,也称渔鼓或渔鼓道情。流传各地的有陕北道情、义乌道情、湖北渔鼓、湖南渔鼓、山东渔鼓、广西渔鼓、四川竹琴、河南坠子等。道情源于唐代道曲,为道士传道和募化时所唱的歌曲。唐代道教盛行,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安贫乐道、无荣无辱的出世思想的道曲如《九真》《承天》等应运而生。道情至明清有较大发展,题材有所扩大,演唱者也不局限于道士。道情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助,也有只唱不说的……

这个说法多为后学沿用,对此,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车锡伦先生认为,“这种说法,没有研究者提出过文献依据,也没有研究者认真论证过,但人云亦云,说来说去,似成定论”。汪玉祥也提出,道情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这个说法既笼统粗疏,也未追溯至道情的真正源头”。

[明]王圻、王思义编集《三才图会》(中)有渔鼓、简子的形制与介绍

图片来源:《三才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34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也有“道情”词条,与“道情戏”词

条一并叙述:

道情戏:戏曲剧种。指流布于民间的说唱道情,在不同地区与当地戏曲艺术相结合而发展形成的各地戏曲道情。有的地方称道情为渔鼓或竹琴,现在多数仍为说唱形式。

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吸收词调、曲牌,演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淳熙十一年(1184)宫中唱的道情,与鼓子词相类似。又据明人记载“渔鼓、简板始于宋朝”,而这两件乐器正是道情所专用的。由此可知,至迟于南宋时已有曲白相间说唱故事的道情存在了。后来,道情中诗赞体的一支主要流布于南方,仍多为说唱道情;曲牌体的一支主要流布于北方,并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发展为戏曲道情。它以【耍孩儿】【皂罗袍】【清江引】等为主要唱腔,吸收和采用秦腔或梆子戏的一些锣鼓、唱腔、表演、剧目,以及民歌、小戏,逐步形成为各地的道情戏。其形成的时间,大约在梆子腔兴起之后的清代末叶。其变化脉络如下图:

此则词条勾勒了道情到道情戏的历史,亦认为道情来自唐代的道歌,并引用《武林旧事》中的材料,认为“至迟于南宋时已有曲白相间说唱故事的道情存在了”。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对道情起源提出不同的观点。日本的泽田瑞穗认为,道情是以宋代的“步虚词”为基础发展而来。陈汝衡的《说书史话》,则从《新唐书•礼乐志》中“调露二年……高宗自以李氏老子之后,于是命乐工造道调”等材料,探究道情的起源。郑振铎则认为,“道情之唱,由来甚久。元曲有仙佛科;元人散曲里复多闲适乐道语。道教的词集在《道藏》里者不少。曲集亦有《自然集》等”。从元代的散曲中追溯道情的起源。争论的重点就集中在道情的起源上。

我们先从“道情”二字正本溯源,道情一词,早在南朝谢灵运的《述祖德诗》(其二)中已经出现:

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崩腾永嘉末,逼迫太元始。河外无反正,江介有圮。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秦赵欣来苏,燕魏迟文轨。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随山疏潭,傍岩蓺枌梓。遗情舍尘物,贞观 丘壑美。

谢灵运以此诗称颂祖德,关于道情二字,李善对此有注:“拯,济也,溺,没也。《孟子》曰:‘天下溺,则援之以道。’《庄子》曰:‘夫道,有情有信’。”意为以仁道、有道情感拯救处于苦难中的人民。可见早期道情,为有道、仁道之情,并无道教意蕴。

唐代已出现题名为“道情”的诗,如唐初王梵志的《道情诗》:

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

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

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www.xing528.com)

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

王梵志作为一个“信奉佛教又不那么虔诚的在俗佛徒”,诗中佯狂和讽世的情调更多是受佛教思想的浸染,道情二字与道教关联不大。此外,白居易也有《岁暮道情》(二首),其一如下:

壮日苦曾惊岁月,长年都不惜光阴。

为学空门平等法,先齐老少死生心。

因为白居易信奉佛教,他诗中所指的道情,“具有抒发通过佛教顿悟恬淡心情的意思”。此外,敦煌文献斯坦因5648号文书中,也有几首题为“道情”的诗歌。摘录其中一首如下:

鹤辞林去羽初成,休向人间取次鸣。

透出碧霄云外□,直交天下惣闻□。

这些诗虽然残缺不全,但游佐昇判断,“这首诗前后并列写有佛教色彩很浓的诗篇,而在这些诗的后面则写着《梵本般若经》等等,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一份出于佛教徒之手的文书”。这位不知名的民间诗人肯定具有一定程度的佛教倾向。

五代名僧贯休也有名《道情偈》的诗四首,其一如下:

草木亦有性,与我将不别。

我若似草木,成道无时节。

世人不会道,向道却嗔道。

伤嗟此辈人,宝山不得宝。

“偈”为梵语(Gatha)的省音译,为讽诵、重颂之意。全诗写世人未领悟成道的方法,却嗔怪道不可得,主要表达佛教的旨趣。一些诗作虽然没有题名为道情,但在诗句中也常出现道情二字,如“为依炉峰住,境胜增道情”,“暇日无公事,衰年有道情;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岁月怜清景,眠松爱绿阴;早年诗思苦,晚岁道情深”,等等。

可见唐代已有为数不少的道情诗存在。对此,车锡伦先生认为,“唐代题名道情的文学作品,都是诗歌,均与道教无关;而自唐代以下题为道情的作品,体裁和形式多样,也不可能用‘道士传道和募化时所唱的歌曲’来概括”。这些题为道情诗的作者,大都是佛教信徒。诗中所抒发的也多是淡泊心声的有道之情,与后世所指的与道教密切相关、表达超凡脱俗的艺术形式——道情,相差甚远。

[宋]苏汉臣,《杂技戏孩图》,内已有渔鼓和简板的出现,团扇,绢本,现藏于中国台北博物馆

图片来源:杨永胜主编《中国传世名画》(第一卷),济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在早期载有道情的诗歌里,仅仅是“有感而发”之意,并非特指。后来道情一词在佛、道诗歌中均有出现,多为“道德之意”,与宗教相关。唐之后,道情已经脱离早期无具指意义的词汇,主要指与道教相关的艺术形式,以诗歌或说唱两种形态,广泛存在于道教及宣扬道教思想的活动中,两者时有交叉,并无明显的界限。

窑洞前演出的陕北道情戏艺人(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