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别斯兰人质事件之所以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恐怕是与俄当局所采取的处置措施和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失误脱不了干系的,这些措施和失误值得我们仔细反思:
1.反恐防范体系和情报工作依然落后。2002年的莫斯科文化宫大规模劫持人质事件之所以能够发生,是与俄罗斯政府的反恐防范体系和情报工作方面的疏漏直接相关的,这种大规模的劫持人质事件本应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引起俄罗斯当局的高度重视,然后采取措施完善反恐体系和加强情报工作,从而有效地避免类似大规模的恐怖性劫持人质事件的发生。然而,这种更大规模的劫持人质事件还是发生了,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俄罗斯的反恐防范体系和情报工作。在这次事件中,据俄媒体透露,匪徒早已选定学校作为袭击目标,事前多次侦查踩点,并在校舍维修时装扮成维修工人将大量武器弹药分批运进了学校,这种情况足以显示学校管理上的疏漏和失误。在清理现场时,俄当局在校园内一个舞台下发现了大量枪支弹药,经认定,这些武器就是车臣匪徒于2004年6月从印古什共和国内务部军械库抢来的。长途跋涉地运输这么大规模的枪支弹药进入学校,俄罗斯的管理部门和情报部门竟然没有在此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现可疑之处,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而且,在事发前,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数十名匪徒携带大批枪支弹药在北奥境内聚集活动,这种异常现象竟然没有引起俄情报部门的高度关注和跟踪,俄管理部门也未采取高度的戒备措施,实在有些让人难以接受。此外,从事发到战斗打响的52个小时里,俄情报部门始终未能摸清恐怖分子的人数、部署、武器、爆炸物位置等相关情况,进攻行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也是情报工作不力的一种表现。综上所述,在这次事件中,俄有关部门的反恐防范措施和情报工作是让人诟病的。
2.针对突发事件准备不足,仓促作战。在这次事件中,虽然决策层制定了“两手准备”的基本策略,但是决策层和应急指挥中心仍然寄希望于和平解决,单方面认为谈判时间会很长,所以对武力解决的决心和准备不足。特别是在俄当局设想的解救模式下,俄当局对突发事件尚未制定周密的行动预案,参战部队也未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所以当体育馆内发生突发性的爆炸事件时,俄指挥部门和作战部队都事先准备不足,只能仓促作战,各作战单位之间分工不清、配合混乱,最终导致人质和作战部队的大量伤亡。这次处置过程说明了无论主观上如何判断事件进程,客观上都要做好谈判和武力的双手准备,制定全面、周密的行动预案,特别是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www.xing528.com)
3.现场管理混乱。面对这种大规模的劫持人质事件,俄管理部门本应在现场实施严密的封控,形成多层、立体、严密的围控部署,从而保障事件现场的正常秩序和解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在本次事件现场,虽然有大批军警,但是并没有实施严密封控,人质家属、群众和记者可以近距离围观,周围的交通要道、重要路口、制高点等仍然处于半开放状态。据媒体报道,在体育馆内突发爆炸后,最先冲入学校的不是军警,而是孩子们的父亲。在部队展开强攻后,部分人质家长也跟随进入学校,从而严重影响了作战部队的行动,也造成了一定的误伤。同时,在战斗过程中,多名匪徒竟然趁乱冲出了外围防线。外围的这种混乱状态足以显现俄当局在此次事件处置过程中现场管理的失误和不当。
4.疏忽对媒体的控制和引导。恐怖事件相关传媒是一把双刃剑。现代传媒向公众报道恐怖事件,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然而这种传播和报道也将恐怖主义气氛带到了世界各地,诱发了社会恐慌,不自觉地帮助恐怖分子实现了他们所期望的制造恐怖的目的。同时,现代传媒不仅是政府当局与群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也是恐怖分子获得他们所需信息的渠道。所以,在一些恐怖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新闻媒体的报道应当受到一定程度的引导和控制,否则,传媒就会变为恐怖分子的武器,为敌所用。在这次别斯兰人质事件的匪徒中就有专人收集相关报道,包括指挥部所在地点、军警的布防、坦克和装甲车集团以及人质中有哪些重要人物等,这给恐怖分子提供了大量信息。莫斯科一家报纸的记者再三向当地教育部门询问人质中有没有高官的子女,就是因为这则报道,恐怖分子找到了北奥塞梯议长马姆苏罗夫的儿女。因此,在恐怖事件中,需要对传媒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引导,把握好报道的度,立足长远利益和国家、社会利益,不能盲目地追求短期利益和点击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