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校式教研活动的社会深远影响

走校式教研活动的社会深远影响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市开展“走校式”连片教研交流活动取得了预期成效。“走校式”教研业务交流活动的开展,对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直接促进了区域内整体教研质量的提升和浓厚教研氛围的形成,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区域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通过“走校式”业务领导教研活动,不但提升了业务领导的教学管理效率,提升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更激发了业务领导积极寻求好的管理思路的积极性。

走校式教研活动的社会深远影响

通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市开展“走校式”连片教研交流活动取得了预期成效。首先,组织者和全体参与者有了合作交流共享的理念和思路,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保守观念和想法,交流了想法,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提升了境界。其次,所有参与活动的业务领导都有了紧迫意识,感受到了同类学校各自的特色与亮点,触动了各自在管理中的惯性思维和守旧思想,发现了自身在学校业务管理中的欠缺和不足,或多或少地发现并找到了改进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使得更多的业务领导更愿意参加此类活动或愿意承办此类活动,由此来展示和暴露各自学校的不足和困惑,以求得参与者的真实建议和积极帮助。再次,通过参与具体的学科教研活动和学校其他各类活动,经过参与者的积极思考和真实建议,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有效的开展校本教研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走校式”教研业务交流活动的开展,对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直接促进了区域内整体教研质量的提升和浓厚教研氛围的形成,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区域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通过“走校式”业务领导教研活动,不但提升了业务领导的教学管理效率,提升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更激发了业务领导积极寻求好的管理思路的积极性。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教科研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与传统意义的教研内容和形式不同了。从内容上看,原来教科所教研工作更多的是课堂调研、课堂教学诊断,及有关文件和工作的上传下达;现在活动目标比较明确,活动落脚点聚焦了师生发展的各方面,是热点,也是难点,覆盖面在拓宽,研究力度在增大,在学校现场更多。从形式上看,浸入式、深度互动、持续改进是最大的特点,特别是增加了指导学校教学的整体改进和个性化问题的解决。

目前全市的教研活动有深度、有宽度、有广度,既有“点”上的深入研究和创新突破,也有“面”上的统筹安排和系列规划,更有立体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互动。具体表现在:点上突破——以各学科教研基地为着力点,各基地要在深入分析、精准诊断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学科研究能力和示范作用,力求各学科教研基地工作有特色、成亮点;线上见效——以学科专家团队引领指导,切实加强所有“学段学科建设”这条主线来提升学科专业教学质量,出一批学科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在全市推广应用;面上均衡——以大金川区和永昌县为片区,通过“走校式”教研活动及学科专家团队的力量来引领、带动、辐射更大的教育面,通过联片教研活动,力争全市教科研在面上均衡优质发展;体上提升——通过学科专家团队的引领、学科教研基地的示范带动、走校式教研活动的交流互动、专家的专题讲座和名校长论坛、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带动、优质课竞赛活动、优秀教科研成果的展示与推广等,全方位提升我市的教育科研水平,初步形成了全市教科研整体协调推进,区域联动优质共享促平衡,学校做精校本教研求创新的立体化、网络化大教研氛围。教研活动效果好,教师参与积极性高,学校大力支持,社会反响强烈。(www.xing528.com)

通过深入学校和课堂教学一线,借助问卷、访谈、观察、实验等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三个体系:一是以校为本的课程实施与质量保障体系,以引导学校按照基于课程标准、注重教学环节、关注学生需求、促进教师发展的原则,校本化、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学校自我评价、分析与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二是建设学校教育质量检测体系,保证及时、科学地检测、分析、报告学校教育质量,反馈、指导和改进行政的教育决策,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三是建立对学校课程体系、实施状况、课程评价等的研究、指导、服务体系,通过丰富教学资源、扶持改革实践、推广研究成果等多种手段,为学校和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咨询、服务与专业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