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相关理论,明晰“433”模式的内在结构
为了使教师们接纳“433”模式,课题负责人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及“433”模式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培训,使其明确此模式更侧重于“还原真实的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使“每一位孩子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成为终极目标。
(二)同年级组开展“同课异构”集体备课
2016年1月,课题组组织每位老师按照新的模式进行备课,要求在课堂中体现每一个环节里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各年级教研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本年级组所有的语文教师对同一节课进行备课,给同年级四位或五位教师充足的时间先进行个人备课,要求课题组的所有成员分散参与到每个年级组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大家随时交流讨论,讨论热烈,氛围浓厚。
(三)成立研课、磨课组,形成浓厚的辩课氛围
2016年开学初,课题组组织教师们在本年级组进行“组内”研讨课,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本年级的每位老师进行跟踪听课,在观课的过程中让老师们采用“细节点评”的方式,或某一环节,或某一种学习方式,或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或某一类评价方式是否运用及运用的时机和效果如何,最后学生学得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直言不讳的辩课。(www.xing528.com)
(四)选取典型课例,全校观摩展示研讨
在组内研讨课的基础上,让骨干教师进行二次备课,将辩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用更好的策略推进。在此基础上,课题组选取较为典型的优秀课例在全校进行观摩研讨,促使语文教师对“433”模式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提供课例要更直观地让教师们反观自己的课堂,发现不足,取长补短,将此模式固化在课堂中。
(五)搭建片区展示交流平台,推广优秀课例
在观摩课之后,课题组成员选取比较成熟的课例《漫画里的弦外之意》,由课题负责人在第二片区进行展示汇报。邀请兰州市教科所教研员阳韶晖、安西路小学校长田兰莉、七里河区教研室教研员耿斌、西固区教研室教研员张丽莉等专家对现场课进行现场点评,并对我校“433”模式的进一步操作进行了指导。专家对课中学生的表现给予高度赞扬,需要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生成,并将此化为有效的生成资源。“433”模式需要进一步内化在每一位老师心中,做到游刃有余,不留痕迹,这才是最高效的课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