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视过程,注重结果的教育现状,让信息技术课陷入了看似学生有兴趣,但事实是学生提不起精神的怪圈。
从现状来看,其实信息技术课在很多学生眼中是能够让他们提起兴趣的课程,但事实却相反。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进一步提升思维的基石。根据调查,很多中学生第一次听到信息技术课或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时候,他们更多地是将计算机看作游戏机。他们本身的兴趣的出发点出现了偏差,当他们开始上课,接触到信息技术之后发现与他们之前的“兴趣”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心理上的落差。没兴趣也就是从心理落差出现的那一刻产生的。
为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的教师,笔者认为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堂计算机课对于纠正学生的兴趣是十分有帮助的。作为教师,可以尝试设计开场白、向学生展示案例,如Flash 等来转移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理解计算机的另外一面,从而为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做好铺垫。
例如,在关于“文字编辑”的教学内容认识方面,很多学生认为文字编辑就是敲键盘、码文字,这个内容是一学就会的,根本不需要教师教。所以在刚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很多学生键盘还没有摸热,他们就坐不住了,觉得计算机没意思。为了让他们产生兴趣,笔者尝试从学生文字编辑的色彩和计算机的特点出发,设计了以下开场白: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哪种纸张容量最大且无污染吗?很多学生你看我,我看你,纷纷摇头。这时,笔者用PPT 向学生展示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设备,让学生了解电子纸张的优势,帮助学生获得对文字编辑的新认识。(www.xing528.com)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继续保持兴趣,笔者还设计了很多游戏,如打字游戏、文字设计游戏、文档查找、文档修饰等,让学生在“比一比”中保持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
在课堂结束的时候,笔者让每个学生利用PPT 进行作品展示,并给予鼓励,激励他们,帮助他们获得自信心,进一步巩固他们学习的兴趣,为他们今后开展自主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