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来源于哪里?对此问题,笔者认为想象更多地与学生自己遇到的问题有关,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才会开始开动脑筋想办法,想办法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想象力最佳时机。因此,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应该合理地设置任务问题,让学生大胆想象,提出假设,继而小心求证,每一个假设的论证过程就是一种创新。中学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影响,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还不成熟,对于问题的思考等还欠缺理性的反思,这就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古人曾讲,思考源于疑问,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那么就完全等同于死读书、读死书,不带有疑问的学习对于创新思维的养成没有任何作用。在工作中,笔者也十分赞同这一点,所以常常鼓励学生提问,认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这一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长期的授课模式中,学生成了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兴趣和其他非必考课程都被大幅度地减少。尽管信息技术有丰富的信息量和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面对单一机械化的你教我学模式,在基础技术已经掌握的同时还要面对学校课堂上重复的课程内容,且在没有考试压力时上课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击,上课途中便会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技术去做其他的事情,如电脑游戏、浏览网页等。这样的教学会造成学生对信息技术认识的偏差,忽略信息技术除了日常生活中聊天、搜索信息外其他的重要功能。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使得他们在学习中没有发现问题、解答问题的完整思维体系,也缺乏探索精神,在接触信息技术知识时只能学会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不懂内涵,也不能举一反三地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例如,电脑系统升级后,Windows 诞生之初,许多XP 用户不习惯;Windows不断升级后,也有用户依旧保留着Windows 7 系统;软件更新后,在类似的软件中无法区分两者间的差距,缺乏创新思维研究软件间的差异性、产生的社会背景等因素。
如上文对信息技术特征的解读,多元化知识的融合性是信息技术的特征之一,信息技术的诞生、完善、操作、创新等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各种理论的支撑。中学生的知识层面大多局限在数理化等科目考试范畴内的延伸,其他信息接触的频次不高且需要学生自己主动获取,存在的疑问解答渠道也有限。有部分学生依赖教师的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向着考试内容冲刺,在信息技术学习时没有其他的知识来支撑,也不会耗费多余的心力来研究不同信息技术间的差异和规律。(www.xing528.com)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所以,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对计算机学习、能力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能主动学习。但长期以来,学生习惯教师讲,自己只听,也不提问,教师说怎样便怎样,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另外还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因素,如我们国家还在进行基础教育,而美国青少年学生三分之一课程是在博物馆上的,天文馆和图书馆也是他们的好去处,还有电脑网上教学。据报载,美国12 岁以上的少儿都会操作电脑,被称为网上一代。相比之下,我国青少年的创新应用能力怎能不落后?学生的创新也需要条件,传统教育造成了学生的思维定式,再加上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很多生活情境常识缺乏了解,使得计算机创新应用远离了学生的计算机世界,以致学生认识肤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