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有效的知识引导,关注学生学习需求

建立有效的知识引导,关注学生学习需求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有效的知识引导应当建立在对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学习障碍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必须知道孩子此刻在哪,孩子是怎样观察事物的,这个孩子从他的角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因而不能“跨过街道”走进学习的领域。而现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总是把自认为最重要的知识及时地向学生进行灌输,一刀切的标准导致学生无法突破自己的学习障碍,所以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效果。

建立有效的知识引导,关注学生学习需求

(一)寻找知识学习障碍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不可能是从零开始,必然都得以已有的一些学科研究的相关知识为基础,计算机学科也是如此。所以,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体系中,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知识学习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总是需要一定有效知识的引导才能在主题方向不偏离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学习过程实现学习目标。但有效的知识引导应当建立在对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学习障碍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了学习新知识,学生需要跨过一些障碍才能来到教师身边。教师可能意识不到学生在试图“从街道的另一边”来理解事物。所以机智的教育者应当认识到,需要“跨过街道走过来”的不应当仅是孩子,也包括教师。教师必须知道孩子此刻在哪,孩子是怎样观察事物的,这个孩子从他的角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因而不能“跨过街道”走进学习的领域。教师应当站在孩子的身边,帮助孩子认识要跨过去的地方,为孩子寻找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顺利走到另一边来,走到这个另外的世界中。而现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总是把自认为最重要的知识及时地向学生进行灌输,一刀切的标准导致学生无法突破自己的学习障碍,所以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应当设法找到学生学习的障碍点并帮助其有效突破。

(二)区分主体性知识和客体性知识

知识本身分为主体性知识和客体性知识,即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知识和尚未获得的客观知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建构新知识意义并改变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知识学习的过程应当是在了解学生已有的主体知识经验水平上,通过提供一定的客体性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同化、顺应的学习过程,实现认知结构的转变,从而达到认知结构新平衡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语言,因为语言是主题经验性知识的载体

(三)事实性知识多样化的学习策略

在计算机的客体性知识结构中,知识又大致分为两种主要的形式,分别是事实性的知识和概念性的知识。在计算机的课程内容设置中,有很多基础性的事实性知识。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常规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是教师讲,学生记,这种方式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于这种知识的处理可以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结为松散型的师生关系,学习的方式可以由学习小组根据课程设置的相关内容,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课程辅助资源搜集相关补充性的资料,由学生合作讨论整合成多个知识单元,并分工讲解完成。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对讲解者进行提问,可以进行知识的修正和补充。在这样的知识讲授过程中,学生占据了主导地位,教师只是一个辅助者。或者也可以由教师主导该部分知识的讲授过程,如教师利用图片或文字资料,整合成遵循一定历史发展进程的故事方式呈献给学生,允许在讲解过程中学生提问,同时也在讲授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设置问题向学生发问,让学生以动态发展的认知模式习得新知识。(www.xing528.com)

(四)概念性知识的分层学习与具体呈现

概念性知识的获得需要以事实性的知识为支撑,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或是课前,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相关研究方向的,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建构相关概念的事实性知识。遵循着事实性知识—下位概念—上位概念的建构顺序,教师在引导启发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讲授。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为了满足青少年学生对抽象活动的精神需要,我们应当做到在提供事实上是慷慨的,而在进行概括上是吝啬的。对于青少年来说,最有趣的讲述是那种不要把一切都说到底的讲述。我们叙述事实,而让学生分析和概括。在由事实到概括的过渡中,学生的思维迅猛成长。当学生在具体事实与概括之间建立联系时,他们体验到发现的乐趣,这就加强了学习的信心,同时思维也能反向由概括转移到具体事实中去,并乐意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事实性知识可以由多种方式进行呈现,以引导概念的生成。例如,以资料小阅读的文本方式呈现;事实性知识的呈现也可以由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呈现。

(五)合作学习的认知预测与分层预期

概念性知识的讲授过程,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设置相关的情境、问题和任务模式,调动学生研究问题矛盾的内驱力,让学生不断地由表象感知走向理性思维,从而逐步生成抽象概念。但是教师应当注意一个问题,无论教师如何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引导教学过程,学习群体中总会有部分学生不能达到设计者心理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也应当做好相关的预测工作,只要学生能够在规定的研究范围内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合作探究过程中去,有自己的发现与收获即可,切不可盲目地、急功近利地要求学生去理解和记忆所谓的重点内容,从而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如果学生长期在一种外在服从而内在抗拒的制度下学习,他将会变得性格乖戾,就会出现人格的失调。

所以,在引导学生建立抽象概念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并结合教师本身对学生已有的了解,做好相应的不同能力学生群体的科学预测工作和分阶工作,在引导学生建立概念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预测学生概念生成的基本程度,对于每个群体中达到相应的概念生成水平的学生都应当给予及时的反馈强化,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