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坑镇东北的洪坑村,距县城45公里。13世纪(宋末元初)林氏在此开基,2000年有638户2310人居住在该土楼群内,均为林氏后人。洪坑村,习惯性分为上下两村,农耕为其主业,20世纪90年代,由政府投资建立了“洪坑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1993年被列为中国客家民俗文化村,2004年1月,被评为省级园林式村庄,同月被宣布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它是永定县开发最成熟、规模最大的土楼旅游风景区。
洪坑溪横贯全村,溪两岸地势狭长,123座土楼沿溪而建,其中明清时期的58座,土楼布局合理,与周围山林、小溪、自然村融为一体,土楼造型有正方、长方、圆形、半月形、五凤楼等,被列为世遗范围有著名的振成楼、光裕楼、奎聚楼、福兴楼、如升楼、庆成楼等。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前后,林钦德、林庆德兄弟从上杭县白沙村迁此开基。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洪坑村林氏六世林永嵩开始兴建土楼,开基时所建方形土楼崇裕楼、南昌楼已坍塌。明代中期至清代初期,洪坑村土楼建筑技术走向成熟,但仍较简单,不讲究装饰。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峰盛楼、永源楼等13座。
明清时期,洪坑村拥有20多家条丝烟加工作坊和18家烟刀厂,产品在长江以南及东南亚各大商埠独占鳌头,为村民带来了巨额财富,从而为洪坑土楼的发展积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以后至近代,洪坑村所建土楼设计精巧,装饰华丽,规模宏大,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较有代表性的要数福裕楼、奎聚楼、振成楼等。
清代中期,是福建闽西的“条丝烟”非常畅销的时期,这里宗族势力非常发达,民俗活动也大都以其为核心来组织。清末民国时期,随着洋烟的进入,原有的烟刀制造和烟叶种植受到沉重打击,粮食种植和山地茶叶种植和果树种植变成其主业,但土地稀少,人均不到两分地,土地又在离村十几里外的六联村附近,生活水平不高。洪坑历史上,人多地少,缺粮严重,延续外出移民的习惯,是永定县著名的侨乡之一。现今外出经商、打工挣钱是中青年人的首选,社区经济、文化在申遗前较为停滞。
目前,农业仍然是留在当地的人的主业,他们大都辅以柿子种植以及梅、李、梨、玫瑰茄的简单加工为生,粮食可以自给,但村民普遍反映经济收入较少。
表5-1 洪坑土楼群申遗土楼一览表
资料来源:《福建土楼申报文本》。
表5-2 福建土楼保护称号(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资料来源:《福建土楼申报文本》。(www.xing528.com)
洪坑村主要土楼有如:
光裕楼:坐落在洪坑村北部,福裕楼南侧,东临洪川溪。长方形土楼,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坐西朝东,占地约2500平方米。
福兴楼:坐落在洪坑村中部,振成楼西北侧。长方形土楼,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坐北朝南,占地约800平方米。
奎聚楼:坐落在洪坑村西北部,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坐北朝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三堂两落。
福裕楼:坐落在洪坑村北部,东临洪川溪。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坐西朝东,占地约4000平方米,三堂四落府第式(五凤楼)。
如升楼:坐落在洪坑村北部,与福裕楼隔洪川溪相望。因规模形状如同旧时民间计量大米、谷子的竹制器皿(俗称米升),俗称米升楼。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林氏民居。
振成楼:坐落在洪坑村中南部,由洪坑林氏二十一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俗称八卦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
按照家族谱系关系,洪坑村内申报世遗的几座主要土楼之间也有着相应的谱系继承关系(如图5-3)。
图5-3 洪坑村主要土楼的谱系关系结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