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构成民间信仰的地缘因素

分析构成民间信仰的地缘因素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缘因素是构成民间信仰最显著的特征。地缘因素研究最著名的理论是由日本学者冈田谦提出,后由台湾学者林美容详细论述为“祭祀圈”理论。这一定义虽然过于笼统、简单,给日后的研究者众说纷纭留下了余地,但定义中祭祀圈指涉的共神信仰以及信仰的地域范围两大要素却是明确的。现在看来在研究民间信仰时回到祭祀圈最初指涉的地域范围此概念仍有相当的适用性。

分析构成民间信仰的地缘因素

地缘因素是构成民间信仰最显著的特征。台湾学者余光弘认为“在乡村地区的社区组成地缘常是唯一的因素,或许有些同姓或同籍群体的存在,但此种群体最后常会融入地缘的村落中,共拥一守护神共建一村庙以为象征”(余光弘,1988:3)。地缘因素研究最著名的理论是由日本学者冈田谦提出,后由台湾学者林美容详细论述为“祭祀圈”理论。冈田谦将祭祀圈界定为“共同奉祀一主神的民众所居住之地域”。这一定义虽然过于笼统、简单,给日后的研究者众说纷纭留下了余地,但定义中祭祀圈指涉的共神信仰以及信仰的地域范围两大要素却是明确的。林美容吸取前人的成果对祭祀圈的定义作了精确的表述。并以祭典时收丁钱的范围和神的巡境范围等指标来界定祭祀圈的范围,与此同时,她因观察到祭祀活动中志愿性与义务性的区别和意义提出了与祭祀圈相补的概念—信仰圈。“祭祀圈只是群体性(地域性)之民间信仰的宗教组织的一种,基本上它指涉地方社区内居民因共居一地的关系,有义务举行共同祭祀,祭拜天地鬼神等,因而祭祀圈为地方居民之义务性的宗教组织。另一群体的民间信仰,其组织与形态大异其趣,为其某一区域范围内,以某一神明和其分身为信仰中心的信徒之志愿性的宗教组织,笔者名之曰信仰圈。”(林美容,1989:96)

祭祀圈最初的含义是指涉共神信仰的地域范围,但后续的台湾学者均将其扩展为社会组织,乃至突破了宗教方面的地域单位或地缘组织等等,并将其视为台湾汉人社会的独特现象,将概念过于僵化了。现在看来在研究民间信仰时回到祭祀圈最初指涉的地域范围此概念仍有相当的适用性。因为“就生产方式高度地域化的农村而言,信仰界域与村落范围有着高度的重合性”(余光弘,1988:155),实际上地缘因素仍是构成民间信仰的重要因素之一。(www.xing528.com)

清代民国间,姑田有“三庵六庙”之说。《姑田镇志》共记载了十三个寺庙,当中有七个位于上堡、中堡、下堡三村的地理范围之内。和其他的寺庙相比,这几座规模大、香客多。其中的公王庙、天后宫、关帝庙被称为“姑田三大庙”。关帝庙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改做碾米厂,现已面目全非,故以下以公王庙和天后宫的调查为主进行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