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当地为主,重点优先,兼顾结构”的原则。[3]
“以人为本”。馆藏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需求本质上就是人的需求。而社会的人是有组织、分团体的,组织和团体是分领域、分行业、分层次的,人的需求较集中地表现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组织、团体、社会机构的需求。馆藏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以收藏人、社会组织经常、长远的利用和需要的档案资料为根本,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以当地为主”。由于多层次的工作关系和广泛的社会交往,各地、各机构在产生自身文件的同时,也会积累大量的外地和上、下级文件,其中不少内容是重复的。在判别、选择馆藏时,应该立足当地、立足本级,以当地、本级自身形成的档案材料为主,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内容,既精简馆藏,又有利于形成地方特色。此外,在收集名人档案时,其名人也必须是当地名人,或是在当地出生、当地工作过或是对当地产生过直接影响的人。(www.xing528.com)
“重点优先,兼顾结构”。“重点优先”主要是重要机构、名人的档案材料优先收藏。一般来说,重要机构和名人的行为活动的社会意义较大,其形成的材料有较高价值,对于主要的党政机构、团体组织和有重要社会影响的各类著名人物形成的档案材料,在接收时应予以优先考虑和择取,可以确保档案中反映社会活动主流的内容和成分。但在馆藏建设中,除体现“重点优先”原则外,还应“兼顾结构”,即不仅要重点收藏主要机构、著名人物的档案,还必须兼顾其他非主要机构及非著名人物的档案材料;不仅要收藏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重大社会事件材料,还必须兼顾逆历史潮流而动或灾难性的事件材料;不仅要收藏档案本体材料,还必须兼顾某些特殊的与档案本体有密切联系的物件和标记。坚持“重点”和“兼顾”相结合的原则,才能组成合理、优化的馆藏结构。
馆藏建设要遵循“整体性”的原则。进入21世纪以来,档案馆面临着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局面,已经进入信息资源共享时代。档案馆收藏要彻底摒弃各自为政、求全发展的观念,要用整体、系统、网络的观点指导馆藏建设。微观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当地为主”的原则,建立“结构合理、特色明显、高效质优”的馆藏结构;宏观上,要加强规划协调、分工合作,最终建立“合理、有序、科学、经济、互补、共享”的馆藏体系。馆藏建设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档案馆要服务社会,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馆藏档案。但并非馆藏档案的数量越多越好。馆藏不仅要有数量,还必须有质量,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一方面,要合理扩大收藏范围,增加馆藏档案数量;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馆藏档案质量进行控制,坚持数量与质量并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