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阅读历史,你可以吸取教训,可以增长间接经验、丰富阅历,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在思想上经历数百年的沧桑、增长智慧,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古今中外,但凡有才能、有建树的成功人士,尤其是在政治军事方面,几乎都读史书,“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成为中国古代无数能臣良将的写照,关羽常夜读《春秋》,李世民也常以史为鉴,毛泽东一生读史,单《资治通鉴》就读了17遍。史书读得多,见多识广,间接阅历丰富;史书读得精,看破人世玄妙,参透世间迷茫。读历史,能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而历史对于习惯思考的人,是常读常新的,总有新的体会和感悟,有助于自己不断提升。
第一,可以引发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让自己明白很多道理,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齐家。
第二,有助于加强我们对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认识。
第三,可以避免我们对错误重蹈覆辙,习古而鉴今。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所谓“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我们都必须以史为鉴。古人又云“不读书者鄙,不读史者鄙”,所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乃是蛮夫所为。
一个国家,历史是经验、教训、明鉴、秉承,是过去的沉积、未来的向导;一个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你融今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进步的信心。那么,什么是“历史”?就事实而言历史就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真实地发生的事情,另一种“历史”则是被记录的历史。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现在所能了解的历史都属于后者,因为不论科技如何发达、再怎么还原也不可能百分百了解过去那个时间发生的真正的事情。根据记载以及各种历史文物的佐证,我们得到了现在了解到的历史。因此,阅读历史类书籍,我们一定要理性辩证地去探索、去了解。
我们可以读的历史类书籍有很多,如《史记》《资政通鉴》,以及现代出版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春秋战国》等。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该如何阅读历史类书籍呢?(www.xing528.com)
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第二,阅读历史类书籍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我们每个人做的每件事,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来说都有意义,这个意义不仅会在空间上产生意义,更会在时间上产生意义,而各种大事在时间上产生的重大意义在时间长河中都互相影响。
第三,善于提出问题。
还是用提出问题这一方法来进行阅读,问题和之前大体一样,一共三个:这本书的主题、这本书的故事、所讲与我何干。突出学以致用、读以致用。先了解书中所讲内容及含义,再向其学习。
总的来说,我们阅读历史,要带着批判的精神,因为历史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因为归根结底,人才是传播事情的媒介,人的不确定性导致事情发生不确定性,所以这里并没有给出什么明确的规则,这是告诫读者,在阅读这类读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