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们任何人,阅读一本书,都会想得到这样一些答案:整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这本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
为此,美国哲学家、教育家、著作家艾德勒提出了阅读的四个层次理论。他认为,我们可以将阅读分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和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四个层次。
1.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又可称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我们此时只需了解语句的字面意思,而非深入探索它背后的含义。
“这个句子在说什么?”是这一层次阅读时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来说,基础阅读是在小学时完成的,是进入更高阅读层次的先决条件。
一个人只要具备这个层次的阅读能力,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在获得这个层次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
这样的阅读能力是我们大家早年便已学会的,大部分是技术性的。但是当我们读外国文字的时候,仍然需要基础阅读。
2.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快速阅读,也叫略读或预读,是系统化略读的一门艺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
这一层次的阅读特点在强调时间。
检视阅读是系统化略读的一门艺术,至此,才算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
在这个阅读的层次上,你的目标是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学习到书的表象所教给你的一切。如果基础阅读时所问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那么在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
方法一为略读:快速地浏览书中辅文诸如书名、内容提要、序、目录、索引等信息,随意翻读内文;方法二为粗读:读一本难读的书,必须从头到尾读完,不停顿地思索或查询任何不懂的地方,初步了解书的类别与内容。(www.xing528.com)
3.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者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这是一种专注的活动,阅读者会抓住一本书,进行咀嚼与消化,直到这本书成为他自己的为止。
分析阅读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一小段文字来概括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按照顺序与关系,将全书的大纲、各部分的大纲列出来,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诠释一本书的内容,包括诠释关键字,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重要主旨。主旨往往是书中重要论述的段落。在任何一本书中,有许多段落根本没有任何论述,需要你去架构出来,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组成的论述。你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做上编号,再加上其他记号,把一些应该排序而读的句子标出来,这样架构一些段落就容易多了。在这项工作中,作者整理的摘要可能帮得上忙。读完整本书后,就能确定作者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解决。
第三阶段是评论一本书。除非已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评论。在评论之前,要分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能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知识错误、不合逻辑或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4.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也可称比较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
主题阅读时,阅读者需要阅读很多书,列举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并构架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进行分析。
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所牵涉的绝不只是一本书,要知道应该读哪些书。在准备阶段,要针对所研究的主题,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设计一份试验性书目;然后浏览这些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接下来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提供答案。再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出来。各个作者之间,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解读他的观点,才能建构出这种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主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主题之前,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总的来说,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